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盗窃      讲信修眭
  濠梁(háo)   幼有所长(zhǎnɡ)
   B.自强      半匹红砂
  俄顷(qǐng)   徙于南冥(xǐ)
   C.祗辱      两鬓苍苍
  布衾(qīn)    选贤与能(jǔ)
   D.槽枥      唇焦口燥
  尘埃(āi)    教学相长(chá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知鱼之乐
   B.男有分(分别、区分)
   C.执策(马鞭)而临之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红色经典”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
   B.每次灾害使人类遭受重大损失,同时也使人类提高对灾害的认识,汲取教训,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
   C.带着地球一起走,这种“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面对地球灾难,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共济天下。
   D.当他迈着踉跄的脚步,经过原来老程的办公室时,却闻到了扑鼻的酒香,刺耳的狂笑。
   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埋设的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如此非凡的本领呢?因为蜜蜂                                ,                                  。加之                                           ,因此在搜索同樣面积的情况下,
   。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
   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5.下列文学常识和对课本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又名《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其特色是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B.《大道之行也》中的“大道”和“大同”都是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都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C.《虽有嘉肴》选自《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D.白居易的《卖炭翁》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6.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整段文字构成排比句。(2分)
   我们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好少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美好的生活伴随我们健康成长;我们是充满希望的一代,美好的理想激励我们立志奋发;                                              ,                                              。
   7.名著知识填空。(3分)
   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地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上面的选段出自名著《     》,文中的“他”指的是                                                      。    (2)“他”的身上具有                                                                  的高贵品质。
   8.综合性学习。(6分)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为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希望中学决定举办一系列“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活动主题】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2分)
  
  
  
   (2)【表达志向】我们都有一个复兴民族、强大国家、幸福家庭、完善自我的“中国梦”,请用诗句表达你对“中国梦”的理解。(2分)
  
  
  
   (3)【成就调查】假如让你对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作调查,你会采取哪些途径?(写出两条)(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9.默写填空。(6分)
   (1)无意苦争春,                                                          。(陸游《卜算子·咏梅》)
   (2)青山横北郭,                                                          。(李白《送友人》)
   (3)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5)《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艰难处境和卖炭的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的句子是:
   ,                                                          。
   10.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中,诗人“叹息”的是什么?(2分)
  
  
  
   (2)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脚体现了“歌”的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刘南垣公规劝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嘉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上接第2版)
   【注释】①刘南垣公: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⑤箸:筷子。
   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不知其善也(友善)
   B.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C.自朝過午(早晨)
   D.直指以师命,不敢辞(因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2)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译文:
   13.甲文“教学相长”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乙文直指使在老师的开导下,明白了做人的什么道理?(2分)
  
  
  
  
   14.甲、乙两文虽都出现了“嘉肴”,但所讲的道理却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梯 子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儿子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儿子站在梯子上,他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儿子张大了眼睛,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爸爸笑出声来,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了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作者周粲,选自《哲理故事》)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和主题。
  (2分)
  
  
  
  
   16.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2分)
   笑→     →     →笑
   17.下面两个句子,分别描写出了儿子脸上怎样的神情?(2分)
   (1)他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2)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了儿子脸上。
  
  
  
   18.“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为什么“比刚才还要疑惑”?
  (2分)
  
  
  
  
   19.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简要说说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学习幸福
   人生一定要幸福,                ?
   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人大概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文化、艺术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
   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我30岁时已經得到了台湾文学讲坛所有的奖项,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只有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幸福。为了觉悟,我辞掉了所有工作到山区去住。一天我到山下去采购,我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我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我很气,我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我又跑到卖肉的地方,有人跑过来问我说,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你跟所有人是一样的,但是内在是不一样的,幸福的感觉决定你的内心。“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的时候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你才可以时时用一颗平常心来看世界。
   第三,要有欢喜的心理。其中两个方法,一是快乐活在当下,一是尽心即是完美。有一位弟子问师傅,你怎么修行?师傅说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有一位老先生说,他要找一位最完美的女子结婚,结果60年过去了仍在寻找。他说30岁时曾找到一个,但是对方说自己也要找最完美的男人!其实发现人生的不完美才是快乐。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在的,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
   第四,要有柔和心。柔和心透过慈悲心而来,通过爱己而来。小时候我喜欢读伟人传记,发现一个真理:伟人都喜欢散步。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因为从容,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尊重,你会发现多元的价值。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在画画。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动就很痛,最后用两个木板把手绑住,还在画。家人不理解,他就对家人说,痛苦会过去,但是美好会留下来。生命的痛苦、考验都是台阶,是我们走向智慧的营养。只要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就会不断走向幸福。
  (作者林清玄,选自《新概念阅读》)
   20.作者认为“学习幸福”需要做到哪几点?
  (2分)
  
  
  
  
  
   21.整体感知全文,试给第一段横线处填补合适的语句。(20字以内)(2分)
  
  
  
  
  
   22.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说说其作用。(3分)
  
  
  
  
   23.文章结尾写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带病坚持画画,旨在阐述什么?(2分)
  
  
  
   24.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3分)
  
  
  
  
   四、作文(50分)
   25.田径场上,运动员你追我赶的接力,用团结、拼搏跑出佳绩;生命通道,爱心司机和医护人员分秒必争的接力,用爱、谦让呵护生命;复兴征程,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接力奋斗,用信念、梦想与汗水实现中国梦……接力,是一种态度,一种梦想,更是向上的力量。
   请以“接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50分)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其他文献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阐述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即我们自身的学习与教育实践是相互促进的,教是另一种学的形式,教是学的一种实践,教与学是学习的两个侧面。   那么,文章是怎样逐层阐述这个观点的呢?   1.明确学的重要性。作者先用“嘉肴”类比“至道”,从反面说理,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
期刊
剧情简介   电影中的苗宛秋老师,在学生的管理上,作风霸道,乾纲独断,不懂变通,一切唯分数论。学生给他找丢了的自行车,为此耽误了宝贵的高三冲刺时间,他就疯了似的批评全班学生。在他的一声令下,学生们终止了一切课外活动、文娱项目、班级团建。即使深知学生们的努力,哪怕知晓他们获得的荣誉,苗老师终究也没有站在光源與掌声的尽头,拥抱这些学生。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成绩,他不容许奋战中的学生有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因
期刊
我的书桌靠着一扇窗,略带锈迹的铁皮窗框衬着素雅的暗花磨砂玻璃,我每天坐在书桌前,应对着越来越繁重的功课。低头读书、写字疲惫的时候,抬眼眺望窗外的景色,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一棵大榕树挺立着,浓密的枝叶占据了半个窗口。秋冬时节,有些许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到书桌上。我常常会挑一些好看的叶子,轻轻夹在书页里,让课本弥漫着淡淡的叶香。一些“小伙伴”不时来这里做客,有时是几只小麻雀,叽叽喳喳、谈天说地;有时
期刊
浙江杭州市余杭崇贤街道运河路边有一个小农场。农场里,不绝于耳的是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农场的鸟特别多,还不怕人,原因是这里有鸟充足的食物来源——虫子。   虫子哪儿来的?秘密就藏在农场中央鸟儿扎堆的温室大棚里。大棚一共13个,是用来处理垃圾的地方。   第一个大棚里,有一台漏斗形设备,附近居民的餐厨垃圾倒进去以后,经过粉碎、搅拌,添加益生菌发酵一晚上,就可以变成适合虫卵孵化、生长的昆虫“口粮”了。  
期刊
美文引路  意外之外   冬季去成都出差,傍晚与同事散步路过一个花店。   花店门面不大,铺面设计也很普通,或者说压根没设计过,就是常见的那种路边店。吸引我们驻足的,是店门口那一簇簇蜡梅,很远便已闻到风中阵阵幽香。   毕竟天府之国,冬季的风虽有几分寒意,却颇为清新,湿润宜人。微风与清雅的梅花香缠绵在一起,一缕缕飘然而至,时有时无,忽近忽远,偶尔浓得沁人心脾,间或又要用心感受才寻得着,让你不得
期刊
三国时吴国人万震所撰《南州异物志》中有记载:“琉璃本质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琉璃是从铸造青铜器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从制作工艺上来讲,琉璃的色彩斑斓如行云,质地剔透似流水,给人以光彩夺目之感。  前世传奇  王者之剑   传说,琉璃是春秋时期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剑”时所发现,范蠡将其赠与越王勾践,越王感念其铸剑之功,原物赐回,并赐名为“蠡”。之后范蠡请雕刻家将其雕刻为
期刊
小区王老太家住一楼,屋里闲置的小房间有一扇玻璃窗破了小半边,玻璃残骸上落满了灰尘,挂着稀稀拉拉的蛛网,像一个掉光牙齿的老人空落落的牙床。   一日,我路过老太太家,瞧见她正扯着嗓门骂人,上前询问,老太太用拐杖拄了拄地说:“这帮孩子太不懂事了!一个接一个拿石子丢我家的窗户,正想着教训几句,他们一看见我就跑没影了。唉,这些皮孩子!”   我瞅瞅那扇破窗,莞尔一笑道:“啊,破窗效应。”老太太一头雾水,问
期刊
天 籁  ——约瑟夫·施特劳斯作品《天籁》联想   你仰头、仰头,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去承接由高无穷尽的天空滑落下来的声音。然而,你什么也听不到。人的耳朵不是听天体而只能听取俗世之音;所以人们说茫茫宇宙,寥廓无声。   这宇宙天体,如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它一定是一种美妙奇异、胜过一切人间音乐的天籁。你怎样才能听到它,你乞灵于谁?   你仰着头,屏住气,依然什么也没听到
期刊
55年前,新疆罗布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背后,有一位奇女子——年近半百,多次改行,一次次从零开始,为国家隐姓埋名30多年,用“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她是王承书,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   王承书从小有着极强的数学天分,在1941年就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留学期间,她提出“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一观点至今仍在沿用。1956年
期刊
从古至今,词义变化大的汉字,“的”应该算一个了。在古代,“的”字表示“鲜明”之义。宋玉的《神女赋》中就有“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的句子,意思是说,仙女唇部熠熠生辉。不过,如今的“的”早已没有了美唇之感,它集“dī”“d픓d씓de”四种读音于一身,每个读音都有不同的含义。   据说,“目的”的“的(dì)”源自隋唐时期的一个故事。北周旧臣窦毅的女儿不仅姿色出众,而且仗义执言,对杨坚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