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新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m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教学评价手段受到国内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旅游英语的课程特点,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在旅游英语课程考核中的应用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成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了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旅游英语课程 考核方式 形成性评价
  
  一、引言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的高教教改工程。因此,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还能反映出教师的授课水平。同时需要通过创新的考核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更全面地评价。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考核方式的一种正受到国内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形成性评价的涵义和意义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M.Scriven)于1967年在论及课程改革时第一次提出来的。Black和William(1998)将评价宽泛地定义为教师与学生进行的旨在获得信息并诊断性地利用信息以改进教学的活动。Hein和Price(1994)也认为学生进行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作评价。如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并且将在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真正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这种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和效果进行的考核,目的是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以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依赖于多种信息,其中包括学生的课堂行为、他们对学校或对自己的态度、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策略等。当教学内容与各种技能和生活知识相关时,教师应该以学生及时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和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即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实际行为和作品,然后做出判断。因此,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画面,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的评价。
  三、旅游英语课程特点
  旅游英语是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专门化英语。学生通过对旅游英语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之后,能够直接将所学运用到旅游行业中去。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旅游英语,其课程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性强
  旅游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职业专用英语。课程内容中包含成型的专业词汇及专业语言结构模式。该课程强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尤其是旅游信息传递的能力,即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必然会涉及深厚的旅游专业知识,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以及旅游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资源等各种相关的知识。
  (二)综合性强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建筑、宗教、文学、艺术、园林等多学科的知识,旅游英语课程内容也非常广泛,涵盖了机场、车站及码头等旅游交通、酒店、旅行社、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购物等旅游六要素中的诸多内容。
  (三)实践性强
  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英语导游员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运用能力强,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旅游英语理论知识并可以将其熟练运用于工作当中,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导游员。
  综合旅游英语课程特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形成性评价的涵义及其意义,我认为,旅游英语课程考核应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本课程的课程总评成绩。其中形成性考核应该占总评成绩的较大比例(60%以上)。旅游英语课程考核应该以平时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为主,是一种过程性考核和全面性考核。
  四、形成性评价在旅游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一)旅游英语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根据课程的特点分析,对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来说,期末考试一纸试卷是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因此,应该运用多元化的考试标准,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由于形成性评价的手段和内容的多样化和广泛性,注重的是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自我表现评估,因此,通过形成性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正确评价课程教学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学习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对旅游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旅游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1.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要求,更好地体现了教学规律要求。
  2.加强学习过程控制,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最大限度地结合了旅游专业的专业性特点,为学生的实践和就业做好准备。
  4.顺应当前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使学生在走出校门的时候,都能够掌握基本的旅游英语沟通交流能力。
  5.锻炼和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
  6.反馈教学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对反馈信息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有效地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师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听课的效率,从而确保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稳步的提高。
  7.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课程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状况,其考核的结果与终结性考核结果相结合,能全面地对学生课程学业成绩进行评定。
  (三)旅游英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以下是形成性评价在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
  1.实践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旅游英语专业大二学生。
  2.考核内容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由平时学习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实践性作业组成。
  (1)平时学习表现。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评定成绩,包括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才艺展示等。其中,教师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每次课都进行考勤,做好考勤的原始情况记录,无故迟到或早退、旷课都在平时表现中扣除相应的分数。
  (2)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的形式有书面的或口头的。如背诵课文、对话;撰写景点讲解词和欢送词等。
  (3)阶段性测试。
  阶段性测试是在学习完单元模块之后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口头形式进行。如以3—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接机、餐厅用餐、景区讲解、应急情况处理及机场送团等模块的模拟导游带团测试。
  (4)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主要是模拟表演。学生自行选择某一景点,准备好相关的视频、音频或图片等材料后在课堂上进行某一景点的讲解;或是将学生带出课堂,到实地的景点去进行带团活动。
  (四)旅游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成效
  1.教师方面
  (1)使教师更加客观地、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通过记录学生的考勤、课堂回答问题、背诵、课堂才艺表演、模拟带团等各个项目的量化打分、质量评分,教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和策略等,促使了教师更加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更加关注每位学生个体,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
  (2)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控,促进教学良性循环。
  通过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记录和监控,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成功—自信—努力—更成功—更自信—更努力,这反过来可以使教师的教学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有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评价可以得到丰富的反馈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教师可以及时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由于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密切相关,教师通过对学生平时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和所取得的成果这样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后,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时就更加符合学生的实践和就业需要,更加具有实用性。
  2.学生方面
  (1)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在形成性考核模式下,平时成绩占了很大的比例,为总评成绩的60%。构成平时成绩的各项目都有老师按次数进行评估给分,这样,学生就更加重视了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单元测验、自主学习与合作化学习等每个环节或因素。学生努力争取教师较高评价的过程也是努力学习英语和接受教师反馈与指导过程,这对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有助益。
  (2)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形成性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实行形成性考核以来,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碰到困难学会首先自己解决再寻求帮助;在学习的进程中,有计划、有目标;对教师尚未点到的细枝末节也能自行弄懂。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在改变学习态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习方式。他们除了喜欢独立学习,还喜欢pair work,group work,class work等多种合作型学习方式。为完成项目化作业或准备型、拓展性的作业,如要完成角色扮演、模拟带团、景点讲解的活动时,他们会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去图书馆、进网络,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在整个活动中习得语言。大部分学生逐渐形成了有意识监控机制,注意自我调控,合理发展。
  (3)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信心和成就感。
  实行形成性考核以来,学生的交际能力很突出,不仅勇于与班内同学交际,而且敢于挑战教师,如针对某个案例分析和处理办法时会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在课堂上不怕出丑,懂得运用适当的交际策略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以提高。同时,由于评价标准的改变,也因为每个学生短期内所订学习目标不一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成就”点,如在完成集体合作项目时,学生充分发挥了个人在演讲、表演、资料收集、电脑动画、课件制作方面的长处,因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他们始终保持十足的成功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4)促进和谐、默契的生生、师生互动。
  形成性评价使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产生了很大变化,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日趋形成。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练习的场地布置更加灵活多变,学生间的活动更趋自然、更亲切、更贴近生活。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教师的角色变换自如,使课堂气氛更加民主、自由。同学间通过互评、自评、小组评,学习关系更为融洽。对待困难和疑点,他们更喜欢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师生通过平等的讨论、交流,增强了情感交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与教师的配合更为默契。
  (5)有效降低学生考前临阵磨枪的现象,提高学生成绩的客观性。
  形成性评价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紧张和不安情绪,减少了学生为了考试而临阵磨枪的现象,有利于其真实水平的发挥,从而提高了学生最终成绩的客观性。
  五、旅游英语形成性评价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形成性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碰到了许多事先无法预测的变量,它们影响了评价的实际效果和进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密性不足
  形成性评价应该早做规划,贵在坚持。每个学习阶段要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事先有具体的目标与长远规划。形成性评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并没有什么硬性规定,这样往往会导致整个评价活动虎头蛇尾。
  (二)多样性不够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获取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要采用各种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轶事记录法、检核表、学习档案、座谈法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会使学生感到不耐烦,对教师的要求敷衍了事。
  (三)针对性不强
  在进行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针对性很重要。评价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可以不同。在初期我们对学生不熟悉,评价应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这些评价,教师可以尽早地熟悉学生;而在中期,教师对每个学生都了然于胸,此时的评价应以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为主。通过这些反馈,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节奏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到了一定时期,评价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力。
  (四)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偏差
  在形成性考核的几个评分标准中,有些项目难于做到绝对的量化,而且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性作业及自主化学习方面的评分进行量化时,受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和公正。比如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的模拟导游带团活动的测试中,由于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按照同一个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时就会有偏差和不公正的地方。另外,评分标准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理解来设计的,难免出现考虑不周全和不准确之处,对学生的评分就会不够客观和公正。还有,这几个评分项目的权衡和比重方面的科学性还不够,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最终成绩的评定。
  (五)学生配合不够
  在实践中,并非所有学生都认可形成性评价这种模式。一部分学生通常不喜欢学英语,英语成绩也差,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上,对学习采取敷衍的态度,作业马虎搪塞,甚至相互抄袭。也有一部分学生认识不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对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作用,或者在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与其考级、考证任务相冲突时,同样会采取敷衍的态度,甚至对教师的要求置之不理,这样就削弱了形成性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六、结语
  旅游英语教学专业性较强,采用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双方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不断认识、调整和改进。当然,在对其积极影响给予肯定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分析和解决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更客观的评价手段、评分标准和对学生的激励策略,不断完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体系,增强其针对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司耀龙.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疯狂英语,2008.
  [2]陈莹.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评价.中国校外教育,2010.
  [3]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结果分析,2010.
  [4]莫小容.商务英语视听说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应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5]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http://fzxpj.cersp.com/XSPJ/chzh/200512/297.html.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有的课堂教学需求,面对新的形势,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 体育课教学 新课程理念 渗透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摘 要: 本文采用非线性变换和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理论,建立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线性系统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STATCOM的状态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器,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并基于PSCAD/EMTDC的数字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反馈精确线性化 非线性控制    1.引言  与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相比
白细胞介素是一类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对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抵抗病原感染具有积极作用。白细胞介素-34(IL-34)是2008年首次报道的一种新型白细胞介素,目前已知IL
<正> CNN和发达国家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的趋势显示:九十年代的电视新闻正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 缩小时间差,对可预见
高考是我国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是我国主要的招生制度。它涉及利益攸关者的机会分配,影响社会公众的制度预期。在现实条件下,高考进行多元化改革涉及面广,即考试内容与科目、考试
可视对讲现已走入了千家万户,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技术的进步,单一的可视对讲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基于数字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应运而生,并在一些高端楼盘中得
摘 要: 根据新版《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大纲》,本文分析了新题型的特点,提出了阅读部分的解题和备考攻略,建议考生从识别标题、快速阅读、利用构词法、排除法等方面,通过词汇积累、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应对新题型。  关键词: 新版大学德语四级考试 阅读 解题攻略 备考攻略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始于1995年,并于2010年根据全新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大纲》对题型有较大的改动和
摘 要: 高考地理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解题能力强,谁能解题,谁就把握主动权,就能取得好成绩。怎样才能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呢?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练”。多练,巧练,有目标、有系统、有层次地练,最终就能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强化练习法” 提高解题能力    一、对高考地理的认识  在高考中地理要想取得好成绩,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有过硬
摘 要: 本文主要对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并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不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而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无论怎样强调实验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摘 要: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学生本身有很大的潜在素质,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恰当引导,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养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