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对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并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不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而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无论怎样强调实验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为了推进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和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化学的实验操作考试已成为中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几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我都有幸参加了其监考工作。在监考的过程中,以及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无惊喜地发现,学生无论是在对实验的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上,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学生整体的实验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这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性及正确性。
  然而,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学生们在化学实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实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化学实验素质。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对基本仪器、药品的使用上,不能达到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熟练性等几方面的的要求。
  例如,在对于胶头滴管的使用上,就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胶头滴管不竖直、不悬空;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但是操作不熟练,动作生硬;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但是用完后随手就把滴管平放于桌面上,或是夹于两手指间,继续下一步的操作,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深思的。
  中学阶段的化学课程,是一门启蒙性的基础课程,学生们初次接触化学。我们在这个阶段要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操作技能、学习方法。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奇妙性、趣味性、生动性,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
  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一切化学试验及探究活动的基础,也是化学学科后续学习的一种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化学,对各种仪器、药品都是初次认识,对一切都感到惊奇。在这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建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规范的操作方法,良好的实验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对未来的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
  在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方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规范演示,精彩登场。
  老师在对每一件仪器的第一次介绍时,详细地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规范的演示自不可少,但是,如果只是单调地介绍、机械地表演,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如果配以情景教学,讲与仪器有关的小故事,展示精美的图像、视频,或者介绍一些由于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的事故等,让每一件仪器都有不同寻常的闪亮登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仪器的正确使用记忆深刻,而且能引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2.亲自动手,记忆深刻。
  由于实验条件不完善,器材、药品短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许多老师只是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或者只是播放录像、视频、课件、多媒体等让学生看,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既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人对实际操作的东西遗忘最少,两天内仅遗忘10%左右,记忆量达到90%左右。由此可见,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调动各种感官参与记忆,不仅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记得更牢固、更准确,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多加练习,自然熟能生巧,达到操作的规范、准确、熟练。
  3.反复强调,形成习惯。
  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不难,难的是让他们养成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实验习惯。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是常常忙于观察实验现象或急于实验记录,而忽视对仪器的操作,在不经意之间犯下一些错误。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反复强调,多次提醒,让学生时时注意、处处留心,不马虎、不随意,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的学生在实验中往往是只看重结果、数据,而忽略了实验的过程,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欣赏。
  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学生们往往只重视结论:碱加酚酞指示剂变红色,滴加酸中和后溶液变无色,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观察。比如:滴加指示剂时,碱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是慢慢变红,还是突然变化?滴加指示剂的量不同,或者碱的浓度不同,它们所呈现的颜色相同吗?加酸中和时,碱和指示剂溶液的红色是怎样消失的?是慢慢变浅还是突然消失?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在化学实验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质量。其次要观察反应物的的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再观察反应中的现象,这是化学实验观察的重点,包括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燃烧、气泡、气味、沉淀等。最后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及质量的变化等。只要学生用心去观察,会发现很多美好、奇妙的东西。
  三、如何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记录、整理的能力
  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基础上,而且要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系统的记录、整理、分析、判断,从而抓住其发生反应的实质,可以排除谬论,发现真理。例如:将锌、铁、铜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可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的结论。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写报告时,一定要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即使结果跟预期的不一样,也要如实写。学生报告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一个完整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自己的语文水平与化学知识高度结合的环节。而且,记录不能随便写在一张纸上,应该写在一个准备好的专用记录实验的本子上,这样可以对自己的实验结果随时查阅、整理。
  总之,在学生化学实验中,教师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做好指导和转化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技能和技巧,培养他们运用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使他们真正成为21世纪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段玉峰主编.综合训练与设计实验.科学出版社,2001.8.
  [2]张寒琦等编.综合和设计化学实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9.
  [3]雷群芳主编.中级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5.1.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而建立的一门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探索物理知识的源泉,它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因此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自然具备的,它需要体育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唤醒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促使学生动起来。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的“心”动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有的课堂教学需求,面对新的形势,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 体育课教学 新课程理念 渗透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摘 要: 本文采用非线性变换和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理论,建立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线性系统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STATCOM的状态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器,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并基于PSCAD/EMTDC的数字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反馈精确线性化 非线性控制    1.引言  与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相比
白细胞介素是一类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对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抵抗病原感染具有积极作用。白细胞介素-34(IL-34)是2008年首次报道的一种新型白细胞介素,目前已知IL
摘 要: 根据新版《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大纲》,本文分析了新题型的特点,提出了阅读部分的解题和备考攻略,建议考生从识别标题、快速阅读、利用构词法、排除法等方面,通过词汇积累、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应对新题型。  关键词: 新版大学德语四级考试 阅读 解题攻略 备考攻略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始于1995年,并于2010年根据全新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大纲》对题型有较大的改动和
摘 要: 高考地理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解题能力强,谁能解题,谁就把握主动权,就能取得好成绩。怎样才能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呢?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练”。多练,巧练,有目标、有系统、有层次地练,最终就能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强化练习法” 提高解题能力    一、对高考地理的认识  在高考中地理要想取得好成绩,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有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