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与集体记忆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事件在美国被描述和纪念的情况,从战后年代的低调处理,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屠杀热",反映出不同时代中,集体记忆如何受变化的风气以及当前需要的影响,而族群谋求生存的主题贯穿其中。作者对人们不假思索接受的观点提出反思,关注其对道德实践的影响,强调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其他文献
在这本教导式的书中,庞德遵循了“一切批评都是一种界说古典作家的尝试”。在希腊人中,庞德喜欢荷马和萨福,在罗马人中他喜欢卡图卢斯、奥维德和普洛佩提乌斯;而对于品达和维吉尔,庞德作出鲁莽而果断的否定。这种强调直觉的方式引起讲究逻辑性的教授们的不满,却给了艾略特、威廉斯为代表的同辈诗人极大的启示。
发生在1950年代初的罗森堡间谍案曾被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称为"世纪要案"。在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反共气焰愈演愈烈、美国在朝鲜战争上损失重大的政治气候下,罗森堡夫妇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影响。虽然纽约星星监狱里的电椅已从普通民众的记忆里淡去,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任何提及罗森堡间谍案的举动都意味着引发一场新的争辩。本文全面梳理并深入探讨历史学家、独立调查者、新闻记者和后现代小说家笔下有关该案的著作,揭示有关该案的非虚构性作品对纪念罗森堡夫妇事实上产生了负面作用,而后现代作家笔下的虚构性"罗森堡文
“我哥哥质疑记忆的根本真实性,而我质疑我们渲染记忆的方式。”《没什么好怕的》是巴恩斯唯一一部家庭回忆录,其中既有他与身为哲学系教授的哥哥的观念交锋,又有对家族往事抽丝剥茧般的按索。
莱斯利·玛蒙·西尔科从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获取创作元素,以故事为记忆政治之载体,将"最有效的政治宣言"置于其文学创作中。她以印第安女性特有的认知视角书写美国印第安文化,希冀重构"母系宇宙",为"属下女性"发声;作为传承美国印第安文化的"书籍人",她弘扬美国印第安循环时间观,以此解构欧洲线性时间观,重现被边缘化的印第安血泪史;作为"龟岛"原住民混血后裔,她形塑"龟岛"灵性,助力原住民收回被"偷走"的土地。从认知诗学视角对西尔科的作品进行细读,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诠释西尔科作品中的
--“我参不透人类的生活。”太宰治小说核心代表作《人间失格》《斜阳》合集。《人间失格》:自嘲着失去了做人资格的精神洁癖者,凝视着深渊,做着最后的独白。《斜阳》:在崩坏的时代,残阳贵族或优雅牺牲,或低入尘埃。资深日本文学学者优质译文精心打磨,详实注释,另附长文解读作家作品。一千遍工作室极简主义高级感设计,抽象面具传达作品精神内核。
澳大利亚努力建立一种蓬勃向上的民族文学,以摆脱作为英国附庸身份的尴尬。澳大利亚文学的精神追求表现在塑造与恶劣自然环境做斗争的典型丛林英雄,以及在艰苦丛林生活中不离不弃的伙伴情谊。但伊丽莎白·乔利的作品却偏离了塑造民族英雄的轨道,因此被批评为"怪诞"。这种批评反映了民族主义思潮背景下一些人对后现代思潮的误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后现代时期国际化与民族化、差异化与同一性、平等性与权威性之间的文化博弈与交融。
本书通过对法兰西文学史上,包括伏尔泰、雨果、萨特等诸多著名作家的生涯,以及他们所创作的经典作品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法国的国家意识和道德引领由古至今对法国文学造成的深远影响。
时光苒荏,21世纪的车轮又向前推进了近二十年。在过去的1/5个世纪中,外国文学批评借鉴了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科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我们将于2019年8月19-21日举办“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当代外国文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山东外语教学》协办,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威斯康星沙乡农场和谐生活的追忆,也记录了为追求科学的生态观而经历的教训和痛苦,并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战后外国文学发展与世界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呈现出色彩缤纷、演变频繁的格局,具有与以往历史时期外国文学不同的艺术特征和时代风貌。在国内外学术界,重要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主要是国别文学研究的对象,而关于文学进程的描写则在国别文学史中出现,关于战后外国文学进程的综合性研究尚不多见,特别是对外国文学如何参与世界进程的考察更是寥若晨星。在这一语境下,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等撰写的四卷本《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以下简称《进程研究》)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