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zi229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主要有:第一,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地理课;第二,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多媒体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成功的重要动力。正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要想提高地理成绩,在较短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那么,如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上好每一节地理课
  首先教师要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因为教师的课上得精彩,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被吸引到课堂上来,不容易讲话、睡觉或者做其他事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若长时间被老师生动、幽默、精彩的语言所吸引,就能形成一定的兴趣。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每一节地理课都上得生动、精彩,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得到提高。反之,如果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条理不清楚,语言不生动,啰唆,甚至不到位,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不少学生不愿意再听下去,感到听地理课是受罪、是一种负担,甚至有一些同学在上地理课时会睡觉。由此可见,教师要想在地理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首先要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即地理课要上得生动、精彩、有条理。那么,如何上好地理课呢?
  1.地理教师要有渊博的地理知识,较强的管理能力。“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只有拥有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丰富的管理能力,才有可能上好地理课。所以说,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是教师上好地理课的前提。
  2.地理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敬业爱生的理念。地理教师光有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而没有敬业的精神,是不可能上好地理课的。假如教师在上课时不认真,上课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教学重点,上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教师上好地理课的重要保证。
  3.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地理教学手段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极大地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尊重学生、赞赏学生、热爱学生,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有缺点、有错误时,教师要耐心教育,不能体罚、挖苦、讽刺学生。只有教师真正地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地尊重老师,热爱老师,才会在听课时配合老师,积极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地举手发言。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经常在课堂教学时训斥学生,甚至体罚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反感、厌恶,不喜欢听该门课程,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课失去兴趣。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时,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当学生在课堂上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更有自信。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缺点时,老师要能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从自身多找问题,想想学生为什么会在地理课堂上有缺点,比如讲话、做小动作等,是不是和自己所讲的地理课不精彩、不生动有关。如果是这样,教师就要更加努力地把地理课上得更精彩些,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爱上地理课。总之,当学生有了错误和问题时,教师千万不能当众训斥、体罚学生,要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只有真正地建立起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在上课时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热情才会被激发出来。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
  地理教师要想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除了要上好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为什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教学呢?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多媒体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课堂狭小天地,让地理事物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地理概念、地理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使地理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透彻、直观明了,通俗易懂。另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增强生动性和趣味性。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对教学效果的增强是有积极影响的。教师要想在地理课堂上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总结了三点: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地理课;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校园网的未来设计进行建议,使之满足现在及未来几年内的学校网络需求,能很好地为学校服务。  关键词: 校园网 需求分析 设计目标 设计方案    校园网在国内发展还不成熟,学校、媒体甚至计算机业界对校园网都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见。同时因为应用软件匮乏造成了只注重有形网络建设而忽略了无形文化建设的后果,使大多数校园网失去应有功效。建设校园网要
目的研究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冠心病(CHD)患者血瘀征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血清炎性标记物OX40L(OX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中医辨证血瘀型CH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50)和西药组(n=50)。西药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两组均用药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血瘀征象计算有效率、测量cIMT并检测血清OX4
摘 要: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成长需要,过于成人化、政治化和模式化是导致思想品德教学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只有让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充实课堂,才能让学生在动态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 回归生活 充实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教学做合一。”教育
从2005年到2011年,我市信息技术中考已经顺利进行了七次,考试采用上机的形式,考试时间为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按满分10分计入中考文化总分中。七年来信息技术中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不要再争论考不考的问题  翻开这几年的信息技术中考《考试说明》可以发现里面都有类似这样的说明:“希望各地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合
目的:通过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去卵巢家兔性激素水平及子宫ER表达的影响,探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  方法:将5-6月龄的40只雌性家兔随机分为药线
摘 要: 新课改要求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历史教学如何转变,这需要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创新 研究方法    当前新课改要求我们由传统教育的单纯的知识传递、灌输,向创新能力提高、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文情感的塑造方向转变,这对中学教育来说是
摘 要: 历史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它昭示并传承着人类发展史所兼具的强劲生命力,另一方面,其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意义不可低估。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方法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现实性分析与理论性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现状 教学短板    在教育规划与设置中,各国都会开设历史这门学科,这有其必然性。因为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包容与替代的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把现实的内容注入教学,让课堂时时奏响时代的音符,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精选时政、用好时政,真正做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培养多种能力的同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时政教学 精选时政 用好时政    教材知识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新情况、新信息却随
摘 要: 情境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但由于部分教师认识偏颇,导致情境化教学偏离了健康轨道。情境化教学务须秉承求真求实,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法则。  关键词: 中学地理学科 情境化教学 静态创设 新课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1]其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新课程的要求:“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
摘 要: 如今,那种“课堂学、课外练”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课外不允许布置很多作业。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过去主要侧重于课堂,现在,在规范办学背景下,如何设置自主性课外作业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一方面,学生课外自主分配的时间增多了,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的学情千差万别。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作为“三案六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