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与英汉文化差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b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社会存在的产物。英语和汉语所属民族有不同的历史、社会习俗和自然环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英汉语言在含义上、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观念上的差异,使英汉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禁忌上都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不同,对于语言的学习运用十分必要。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做比较,以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汉语言;日常对话;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042
  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直接且根本地影响和决定了语言的语用原则和表达方式,影响到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因此,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
  中国人学习英语大多数从七年级开始,近年来才开始在部分小学或幼儿园开设英语课。从自己学习英语到教学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授课都存在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先教单词、短语,再讲授课文和做练习。对于单词的讲授无不遵循三个原则:音、形、义,其中“义”也仅仅停留在单词本身的字面意义上。而对于课文的讲授则过分强调语言规则,即一个个的单词是如何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句子以及某些单词和短语在这个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另外,对学生所掌握词汇的考核也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以及会运用单词简单造句,对于文化知识或是自身缺少了解,知识面不够广博,或是以为文化知识对学习语言,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因此往往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置之一旁。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绝大部分学生完成六年的英语学习,脑袋中也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惜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学到的仍然是“哑巴英语”。
  1. 英汉语言中的差异
  语言根植于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因而人们所使用的语言都有用动物来做比喻的。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由于地理环境、传统习俗、历史文化的不同,即使同一词语,抑或同一表达方式,可能具有不尽相同乃至于完全不同的意义。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我们常用“癞皮狗”“走狗”“丧家之犬”等来描绘所厌恶的人。但在英美两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善意。
  2. 不同语言文化中词的感情色彩差异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以“颜色”为例,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在中国代表一种意义,在西方又表示一种涵义,甚至对“颜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
  二、交際用语中的文化差异教学
  中国自古讲究礼仪,言语当中多是体现自谦和敬人。在听到别人赞扬时,中国人一般表示用谦词来表示谦虚。中国人在交谈中必须使用称谓,以示对对方的尊敬。而西方人讲究平等,在外国晚辈可以直呼长辈和上司的名字。对于别人的赞扬,外国人则会表示感谢,接受赞扬。 中西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词语的含义上,在日常交际中也有巨大的差别。中国式的关心,可能被英美人视为“好为人师”与“多管闲事”。如英美人患了感冒,中国人见状,可能说:“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英美人要出门,户外天气寒冷,中国人可能会说:“You should put on more clothes.”英美人来中国旅游,有个翻译对年岁较大的“老外”说“You must be tired, you’re old...”诸如此类关照,中国人听了心里感到暖呼呼的,可“老外”觉得中国人太“好为人师”。特别是“You’re old”很容易让英美人看成“你太老了,若不休息一下,你要走不动了”。
  三、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教学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用拥抱或接吻的方式向他人表示祝贺,而在大多数的东方国家里,人们是用握手的方式来向他人表示祝贺。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比如,在英美国家,人们举行婚礼时,新娘一定穿白色,以表示“纯洁高贵”,而中国的新娘一般穿红色,以表示“吉祥幸福”。更有趣的是“红色”被英美国家的人们视为“罪恶”的象征。这样富有情趣的对比观察,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培养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以期达到语言、情感上的沟通。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增强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注: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差异问题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699)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中学 7460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人类进入到崭新的信息时代。同样,教育教学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工作。作为边远山区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中学教学的新路子。就是利用有限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已经显现,黑板、粉笔更甚者PPT等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电子白板以它交互式功能的强大优势,出现在了高中数学课堂,让师生互动起来、生生互动起来、师生与课件互动起来,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子白板;高中数学;数学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
摘要:语文课堂活动是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在活动中,教师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和提升的平台,真正有助于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做加法”的形式使文本解读变得丰富,在学生“碎片化”的解读中,选择合适的节点,以“做减法”的形式深入指向教学重难点,使文本解读走向深处,这是发散和归纳思维的有效训练和提升,也是生成课堂活动的有效策略。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作为一门新学科,其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与以往的学科必然有所不同。初中物理所学知识虽然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的各方面,但物理的学习难度系数较高,容易使初次接触物理这一学科的初中生产生抵触、厌学心理。本文旨在探讨同伴教学法被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所带来的效果。  关键词:同伴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摘要: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校本教研是将教研、科研、培训三者有机整合,它的终极目标是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得到解决,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校本研修意识得到强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校校本研修文化得到加强,使学校成为研究性学习型组织。   关键词:探索前行;共同体文化;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新出现的题型,是对新材料作文的一种改良。任务驱动型作文着重考查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关键词:任务驱动;作文;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45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有创造性地使用阅读素材,易于接纳学生的新思想,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思考。反思性教学活动强调教师对个人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思考与反思,重视教学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动态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会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促进教学有效性提高。本文主要研讨英语阅读教学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应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为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学的效果能充分体现教师是如何引导的?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高度地融合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教师的导;学生的学;探究活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025  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
摘要: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打破传统复习方法,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围绕知识梳理网格化、教学串联网格化和学生合作网格化三方面进行实践,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网格化教学,学生对知识具有更大迁移性,达到举一反三效果,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格化教学;高三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107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种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107  一、案例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史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学生对生物科学史感兴趣,主要偏向于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知识,但对于科学方法的学习及运用还比较薄弱。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