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中学生心理压力的意义和途径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李某,初三女生。小学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进入初中后,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刚开始,她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她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上,成绩也每况愈下。
  案例二:张某,初三女学生,考入初中后,虽刻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中下游水平。原因是:数学极差。虽然情况如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却手忙脚乱,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寒假考试数学竟不及格,而当时班上只有少数同学不及格,其它科也成绩平平。本学期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第一次数学测验破天荒考了90分,这给了她极大自信和动力。以后她感觉上数学课很有兴趣,听得也很明白了,慢慢地对数学产生了信心,不怕考数学了,而且还带动了其它科的学习。
  思考题:上述两组案例有什么共同点,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造成当前学生心理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为中学生减压的意义和途径有哪些?如果你是学校校长,你认为学校应该开展哪些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竞争压力。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人们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成长空间,也因此必须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们看到,这种压力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学校教育。升学压力、以学业成绩为单一衡量尺度是我国教育体制的老问题,而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学业成绩、升学和就业压力,紧张和消极应对压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并反映在学校教育的三个要素当中:学校、学生和家长。
  由于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以升学率为核心指标进行衡量,使得部分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成绩,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了一句口号。而追求分数、竞争、忽视成长中的其它方面。一些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就开始上英语班、奥数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校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将来能否考上好大学非常看重,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和升学压力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
  压力本身不是坏事,通常人们都会面对适度的压力。当对压力做出积极反应,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时候,会产生愉快满意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得到成长,在未来遇到相似情境时将有信心应对,并且可以激发出更高的问题解决、计划、决策等未来所需的能力。
  然而当压力成为压倒性体验,例如,长时间承受压力,如学习成绩长时间达不到家长的期望、或不得不经常受到无法预期和控制的压力影响(可能来自家庭或学校),学生往往将失去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和动机,形成消极应对模式。例如,情绪上的紧张、挫折感和愤怒,认知上不现实、否认、幻想、合理化,等等。在这种状态下,人格的成长将遇到挫折,不能发展为解决问题等心理能力,并且对压力的耐受力也得不到成长。
  在这个压力普遍存在的社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本着“教书育人”必须承担的责任。那么在学校教育当中如何保护学生免受过重压力,维护一个适度竞争,健康成长的空间呢?
  深入这一现象时我们看到,学生压力的来源主要有:学校、家庭、同伴和社会,因而也应当从这几方面入手进行压力的分担和疏导。
  首先,学校应为学生承担一部分压力。如前文所说,学校和教师本身就面临着学校升学率、学生学业表现的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随时调整状态,积极应对这种压力,找到提高升学率和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平衡点,而不是一味地把这种压力下放给学生。一些反面的例子包括,片面和过度使用考试和分数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向学生宣扬社会上的竞争和优胜劣汰观念等等。这种压力分担包括学校管理和教师两方面。在学校管理中,应设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衡量机制,为教师营造相适应的教育工作环境。教师应了解相关知识,在班级内引导适度竞争和积极成长。其次是家长教育,应适时让家长了解压力与健康的相关知识,让家长为保护孩子的成长而承担压力,成为孩子的保护伞而不是压力源。最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会积极的情绪疏导方式,用积极的方法应对压力。
  此外,中学时期正值学生成长进入青春期,而心理专家告诫我们,青春期正是解决早期心理问题的一个有利时期,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和辅导机制。一方面,应让教师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能做到心理问题的甄别发现,以适时移交专业人士进行辅导和治疗;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和辅导人员可以按校或按区设置,为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
  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的健康成长越来越为人们了解和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并且也要本着科学发展的观念不断学习探索。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黄圃马新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我国一流学科在门类分布、区域分布、校际分布存在的非均衡现象,其背后隐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系统“缩长”现象.一流学科的非均衡分布是国家资源正面供给冲击与负面需求冲击综合影响的结果.一流学科建设要进行资源制度改革,面向所有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等,建立起多主体共治共建共享、资源要素全通道供给和循环的全开放格局.
总体而言,我国英语水平不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有必要对我国英语教育的战略进行审视,并采取有效对策。  一、加强各阶段英语教学的衔接。中国学生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一直到博士,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依然难以过关。这里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之一,是小学、中学、大学的英语教学缺少沟通,教学内容重复。以词汇为例,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生毕业后英语词汇可达3000(6级)至4500
期刊
校本教研主要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等几种形式,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把握终身学习的时代理念,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以完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使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教育实践者转变为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层次和特点。因此“以校为本”的教研也同样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且是过
期刊
本文重点分析了弗兰西斯·哈奇森的道德哲学,认为18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运动是由哈奇森的道德哲学开启的.为什么苏格兰启蒙思想会走向一条不同于欧洲理性主义的情感主义之路,首先在道德领域而不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掀起一场思想的革新,并赋予道德情感以如此关键的地位,这是哈奇森的思想洞见和问题意识所决定的.哈奇森承前启后,对于人的主观情感给予了深入而独特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建的观点,他的感性主义美德伦理学开创了苏格兰思想的道路,对于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影响深远.
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财产性收入作为老年人经济支持的重要性愈发显现,有效配置家庭资产对增加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保障养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首先通过三阶段DEA-SBM模型从家庭层面测度家庭资产配置效率,弥补了过去测度家庭效率时未考虑房产的不足;然后借助T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债务杠杆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率受老年人占比的正向影响,而债务杠杆所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减弱这一正向效应.且这一基准实证结论在进行Lewbel工具变
一、教学背景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一直以来,对学生的安全自救教育相对滞后。自从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安全自救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社会宣传、网络教育、学校单位开展形形色色的防范自救教育和演练。时值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来谈谈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安全自救教育。  对于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与“电”打交道的频率非常高。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
期刊
家庭和社会生活等非政治领域的权威,是一种建立在需求基础上、以尊重为实现的心理机制,本质上反映"能力—需求"的社会关系.权威的这种碎片化和潜在性的特点使其难以直接引入政治领域.罗马共和国以神圣化的政治奠基事件作为基础,通过塑造对政治传统的尊重信仰确立了独立于权力、强制力的古典政治权威范式.面对传统解体和个人主义成长的现代社会境况,霍布斯以"代表—授权"理论为基础建构了新的现代政治权威观念.这种新的权威观念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变成政治权力赢得权力对象服从的一种品质,而无论这种服从的基础是什么.传统上以人内心尊重
随着现行标准下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工作进入以解决相对贫困为主、促进可持续减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后扶贫时代".如何建构缓解相对贫困、防控返贫、促进内生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治理效能、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结构洞"理论和"靶向治疗"方法,分析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结构洞"问题,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可持续减贫战略的比较优势,确立赋能增权框架下社会工作作为农村可持续减贫的信息传递员、赋
乡村振兴一经提出,在短时间内就成为热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其话语大多停留在"是什么"或"该怎么做"上,而对过去几十年乡村只是给出了简单的"衰败"或者"空心化"的解读,忽视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性和阶段性.乡村振兴并不是凭空而生的,本文从其社会时空区位的分析入手,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后来的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兴起乃至21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乡村并非一直在"衰落"之中,甚至有了显著的发展,这一切都为乡村振兴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积淀.也就是说乡村振兴是这个积淀带来的一种新社
基础设施特别是关键基础设施为城市的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前提.但是,城市基础设施本身也是风险的重要来源,并可能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从现有的制度安排来看,城市基础设施的风险属性被弱化,在以效率、服务为主导的制度逻辑下,城市基础设施的风险控制逻辑被削弱.政策关注缺乏、央地政策衔接延迟、基础设施管理分散化而形成的制度缝隙使得基础设施风险回应面临失效的可能.因此,基础设施韧性的建构要坚持整体性治理思路,打破基础设施风险防控的部门分割格局,在专业管理碎片化与部门协同、伤害破坏性与设施安全性之间达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