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校本教研的考核评价制度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x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主要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等几种形式,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把握终身学习的时代理念,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以完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使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教育实践者转变为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层次和特点。因此“以校为本”的教研也同样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且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弹性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校本教研。
  1.教师教研活动的参与度。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专家或教育管理者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教学科研也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产生于教学活动之中,而且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同伴互助,即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要求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学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教师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的人能有同样的表现。所以校本教研在重视教师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间的相互切磋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全体教师都应是校本教研,特别是反思性、课题化研究的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因此教师的参与程度是评价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评价校本教研的参与度不仅仅是评价参与研究的教师数量,更应该体现出校本教研是否为教师提供了宽松的教研氛围,是否真正表现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否为教师搭建了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是否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2.教师教研活动的研究深度。校本教研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使之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创新者,从而提高了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但校本教研由于受区域、人员和理念的制约,导致校本教研研究内容的深度也就不尽相同:如校本教研的研究是以片面追求智育、单纯提高升学率为目的,还是以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为基础;教师的反思内容是否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是否有利于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具有较大的迁移性;是否促进教师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等等。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就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即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所以,评价校本教研的深度,要从所体现出的教师素养的高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学校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和推广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程度。校本教研要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重点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走上一条研究之路。因此校本教研的根必须扎在课堂,把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做成一件事,让教师带着研究意识上课,围绕学校的整体规划在课堂上研究、改进和提升。这样,教师才能因课堂叙事、因课堂反思、因教学需要而进行理论学习,把课堂教学改革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也不会因为教研而增加工作负担。应该说,最有价值的课题,就是实践中产生的课题;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校本教研的活力,在于用各种现代教育理论给教学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对于校本教研与实际结合度的评价要围绕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并取得实际效果。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更要重视理论的指导,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使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4.教研成果的评比与激励度。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肯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而每一个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和教师的探索性实践,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会使校本教研产生质的飞跃,才会使教研结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反之进行教研成果的评比与激励也是促进校本教研更加深入的动力和保障机制。因此,加大力度对校本教研的成果进行评比和激励也显得更加重要,学校应该在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多途径鼓励教师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当然校本研究成果也是一笔宝贵的智慧资源,能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受益者肯定是学校的师生。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校本教研,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师。研究评价,改革和创新评价制度是深化和持久校本教研的保证,相信在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校本教研必将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趣味纸雕》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作为学校校本课程,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工作的需要,拓展教学空间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开发教学资源,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利用纸雕艺术的可塑性进行创新,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体验探索的愉悦与成功感。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2.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3.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4.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长的关心支
期刊
以艺术作品展示不可见之物,一直是艺术实践、艺术理论中的重要目标与论题.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对此问题也作了独到论述.首先,审美理念凭借其中的丰富直观展示不可见之物的理性理念;然后,想象力为审美理念附加一个作为艺术作品可感形式的审美标志.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志的运用必须以“美的艺术”为基础.不同于现代视觉艺术理论以视看者在主体阈限内自主的“创造”去展示“不可见之物”,康德的路径则强调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主体向那个被给予的理念极力趋近.
图像中主体之间的“观看”及其伦理是视觉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特质在俄国宗教画中尤为突出,并于十九世纪经历了世俗化进程下的双重变革.第一重变革属于作品内部,十九世纪俄国宗教画打破东正教圣像传统,消解了圣像面容向观看者发出的“不可见的”目光,使图像成为了被观看者把捉的文本,画中的宗教事件从神圣时空落入世俗时空;另外,图像中主体目光中心的转移使其宗教叙事从上帝恩典转向了“无求于外”的“因信称义”,俄国宗教画自此进入世俗化进程.第一重变革直接影响了属于作品外部的第二重变革,俄国宗教画对人类自身力量的确信与同
在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潮下,学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在体育教学中已成共识。体育是涉及校园安全事故比较敏感的学科。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出现在体育课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体育课自身所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是分不开的。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出现,不仅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而且给学校正常教学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给体育
期刊
一、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Atkinson,1964)把动机分成两个层次,即Motive和Motivation,只有适当的刺激出现时,Motive才会被激发,并转变成Motivation,我们所运用的动机概念既有Motive也有Motivation的含义。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
期刊
当前,实现量刑精准化的效果有限以及“类案不类判”等有违司法理性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准量刑.精准描述司法理性是精准量刑的重点;精准化量刑得益于司法理性的实现.在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大数据技术与司法适用充分结合等前提下,精准描述司法理性可分次序进行:量刑规范信息化—具体个案、类案精准描述—具体个案理性自由裁量—民众反馈司法理性.为此,应着力解决刑罚量的数值化表示、通过实证分析表达法官理性与民众生活理性等难点,以实证确定量刑起点、实证确定量刑因素作用力大小、实证辅助宣告刑的确定以及实证反馈司法理性等为实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中居于关键性的枢纽位置.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鲜明的政党主导特征,中国共产党统领并协同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城市应急管理实践.有效构建中国特色政党主导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全面领导、组织动员、资源统筹是中国特色政党主导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运行机制,为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动力支撑和资源保障.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全面
伴随商业文明的兴起,人性科学成为18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理解人类社会的一把钥匙.亚当·斯密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其社会性激情同情与合宜,是人们行为规范的生发之源;实际的旁观者和公正的旁观者分别充当低级法庭和高级法庭,维系着人们的上述激情.将合宜具体化为"完美的审慎"、"严格的正义"和"恰当的仁慈",从而将人性中的同情原理由一般的道德领域延伸到商业社会必需的智力美德、经济美德和现代法权领域.斯密的人性科学,实为一种针对普通人的美德激情论,实现了伦理学在道德主体、来源及其范畴方面的现代性转向,为现代商
我国一流学科在门类分布、区域分布、校际分布存在的非均衡现象,其背后隐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系统“缩长”现象.一流学科的非均衡分布是国家资源正面供给冲击与负面需求冲击综合影响的结果.一流学科建设要进行资源制度改革,面向所有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等,建立起多主体共治共建共享、资源要素全通道供给和循环的全开放格局.
总体而言,我国英语水平不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有必要对我国英语教育的战略进行审视,并采取有效对策。  一、加强各阶段英语教学的衔接。中国学生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一直到博士,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依然难以过关。这里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之一,是小学、中学、大学的英语教学缺少沟通,教学内容重复。以词汇为例,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生毕业后英语词汇可达3000(6级)至45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