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科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zhen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低效表现
  
  1、课堂喧哗
  “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停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敲得咚咚响,以致难以听清发言者的说话声;有的学生当老师没有让自己发表意见时,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于是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其后果必然是学习效果的低下。此时,教师需采取某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1)一定要让不相关的活动都停下来,小声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特别是有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提醒听的学生要尊重别人。或者也可以利用某些信号来提醒大家,比如“拍掌两下”等。
  (2)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教师可让学生叙述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逐步明确: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提高认识。
  
  2、时机不当
  有时,我们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甚至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个人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教师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比如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问题以及学生的质疑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此外,一节课中合作学习次数不宜太多,以免导致合作学习的随意性与形式化。
  
  3、组内气氛不和谐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之间有时不能友好相处。这主要是由于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一问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解决。刚开始,学生可能会对现有的分组不太满意,但在得到他们小组的第一次小组分数后,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整体,有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必须合作才能成功。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慢慢地,他们就会和睦相处了。这也是保持小组相对稳定的意义所在。
  
  4、教师监控不到位
  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监控。尤其是实施实验之初,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还较低,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
  (1)防止过度依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对这样的学生,应当让他明确个人责任,引导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鼓励他积极创造条件,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帮助同伴。
  (2)消除误解。研究发现,关于学习内容学生经常有误解,这些误解在小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监控,及时消除学生的误解,以免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步入误区。
  (3)防止冷场。在开展合作学习初期,有的合作学习小组可能缺乏组织观念,小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出现冷场的局面。另外,合作学习小组在讨论问题时,有时也可能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教师应当分析冷场的具体原因,或指导合作技巧,或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4)纠正偏颇。合作学习小组在开展讨论时,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进行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
  (5)关注消极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6种类型的消极学生:沮丧的学生;未被承认的学生;灰心的学生;缺乏动机的学生;厌烦乏味的学生;炫耀聪明的学生。教师对这几种类型的学生应予以关注,加强监控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
  (6)问题预测。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作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5、时间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或者不到几分钟就叫“停”。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由于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所以,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有时,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不够,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1、小组的建立
  合作学习小组的大小与构成可以随活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当然,最常用的就是4人小组。分组时要考虑的因素有:(1)成绩。一名成绩好的学生、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和两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应使各小组的学生平均成绩大致相同。(2)性别。两男两女。因为不同性别的混合小组合作学习比相同性别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更为显著。(3)家庭背景等。一般不允许学生相互选择。因为学生通常喜欢选择一些与自己相似的学生,如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学习进度慢的学生作为小组成员,这样不利于小组活动展开。
  
  2、小组的分工
  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如作文水平高、文笔优美的学生充任“记录员”,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文字加工;胆子大、语言组织能力强、表达条理清晰的学生当“汇报员”,对小组学习结果向外发布信息,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当“操作员”;严于律己的学生担任小组纪律监督员的职务,随时提醒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绘画特长者充任小组美工工作,为展示小组的学 习结果进行美化加工,以期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小组间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了。而由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以期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并使每位成员知道如下规则:
  (1)每位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
  (2)只有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后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3)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
  
  3、制作小组情况汇报表
  小组情况汇报表要反映小组成员的基础分、小组总分、小组平均分和小组奖励情况。
  
  4、确定基础分
  基础分代表学生在以往测试中的平均分数。第一次,则以上一学年的成绩为基础分。接下来,以学生测试成绩(合作学习后)的平均分为基础分。
  
  5、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般情况下,只给每个小组两份作业单和答案单,目的是迫使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一份又太少,组员间难以兼顾。
  
  6、阶段性的测试
  目的是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不再允许学生之间互助,必须个人独立完成。
  
  7、综合评价
  评价的方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教学过程中,不管时间多么紧,教师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与学生一起讨论小组合作的情况。每个小组的观察员要花时间进行观察,活动后与组员一起评价活动的有效性等。教师在每次活动后要对全班的情况进行总结,给全班以反馈,教师的反馈要尽量具体,使所有学生都知道发生在自己小组或其他小组的事情,并了解别人是如何解决的。
  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水平作为评价的内容,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为组员的共同期望与目标定向,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获得成功。这些思想意识的指导能够极大地消除学生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有效地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并产生“我能行”的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主动、更积极。
  
  8、重新分组
  一个阶段(如一学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目的是保持各小组力量的相对平衡,可以给那些经常得低分的小组成员一次新的机会,还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同其他组的同学进行合作。当然,这时也应重新计算每位学生的新的基础分。
  
  9、座位安排
  小组成员应尽量坐在一起,以使他们能共同合作学习,保持与小组成员间的目光交流,并在不打扰其他小组学习的情况下彼此能进行意见交换。各小组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至于相互干扰,并使教师易于通行。所以,围坐成圈是一种最好的安排方式。
其他文献
自1987年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以来,该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流通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此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在逐步深入,国内经济的市场化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集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杭州市中小学干部培训中心于一体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大潮流中,依托杭州师范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城市化的推动下与《预算法》的约束下应运而生。"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对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文化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惯。被一定范围大多数的人认同,并作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下来的东西都可称为“文化”,像各种民族传统节日、宗教仪式、婚丧习俗、部落图腾、医疗偏方,等
当新课程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之时,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新洗牌”,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启蒙运动”。而作为一个多年来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考虑最
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问题,开发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对节能和环保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的工作原理,吸附工质对的选取以及其在应用中的制约因素。
在电网供电过程中,低压侧的无功补偿对用户功率因数的提高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它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功率损耗以及电能损耗。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实现节能的目的。本
目的探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对发生于纵隔及合并肺癌的2例LAM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
教师的职业具有情境性、非实证意义上的科学性、强烈的个体性等特征,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性的提高,引导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是集研究与实践、研究者与实践者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