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应用研究

来源 :现代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起,在我国教育部大力推动下,慕课正式开启了建设元年,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引导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并对基于慕课MOOC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文章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结合基于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巨大优势,对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应用研究进行深入探索,进而摸索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升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本研究分析了师范认证对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英语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师范认证的实际,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以及实习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完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旨在提升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助力.
文章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及对接使用理论,试举雅思口语第二部分博物馆话题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例,以期为其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发挥些许作用.
在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下,如何做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提高课程的育人效果是当下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时代要求.文章主要以读写课为例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框架,即“中国价值─中国情怀─跨文化对比”三个部分,并就如何将教学内容融合在设计框架中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新文科建设为外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英语作为大学教学的重要课程,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利用新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现状,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难题.文章尝试从艺术学生特点出发,探索新文科背景下艺术高校公共英语立体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寻求知识结构完整、思想健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艺术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力图发挥传统课堂教学和学生线上学习的各自优势,从而实现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文章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为例,探求慕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网络在线学习和课堂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文章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需要,通过课堂组织形式的变革,创新三维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使用技巧技能,旨在整合网络课堂强化学习和网上自我教育的效益,加强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自1984年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万·伯曼首次提出“翻译伦理”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是切斯特曼2001年在《关于哲罗姆誓约之建议》中提出的五种翻译伦理模式: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承诺伦理.文章即以此为理论框架对比《迷宫案》两译者的翻译伦理取向,希望能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进行了线上线下教学实践.文章以综合英语教学为例,对线上线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然后再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线上线下教学措施,希望能够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全面有效发展,保证综合英语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为各类学科的教学模式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其中,MOOC和SP OC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与翻转课堂结合后,能够彻底改变酒店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而帮助学生顺利提高成绩.基于此,文章通过对MOOC和SP OC的教学特点及作用进行阐述,分析酒店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最终基于MOOC和SPOC,为酒店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具有可行性的策略,以期显著提升酒店英语的教学水准.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涉及区域广泛、教学时期较长的课程,是大学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引入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高人才指导质量、继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必须将课程思政的观念贯穿大学英语教学全过程.通过在大学英语中引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向确定、教学方式选择和教学策略设计等各个步骤,在讲授英语理论知识、培育学生语言运作等各项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养成坚定的理想理念、深刻的爱国情怀、崇高的道德修养、浓烈的民族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心,让大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