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sb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生物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
  氛围;创新动机;设疑;思维定势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1—0044—01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对人一生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民主思想,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生物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意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民主交流、师生良好互动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发表有创意的见解和想法,设计有创意的实验,从而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无形中就将教师的意愿化为学生自己的意愿,能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现代心理学教育》中讲到:“人的创新动机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调动积极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对于中学生来说,社会和家庭的作用能促进学生产生适应性的学习需要;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促使他们形成发展性的学习需要;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适当诱导能使其产生过程性学习的欲望。例如,人为什么有男女之分?父母体内有什么物质基础?又是通过什么遗传给后人,怎样形成了男性和女性?除性别不同外,男生、女生在10岁以前形体没有多大不同,10岁以后男、女生形体对比变化较为突出?这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神秘感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的欲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过程性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心态和获取知识的需求,才能让学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有处于最佳的动机状态下,才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开展创新思维活动,有效解决问题。
  三、精心创设疑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创设疑点。疑点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多方位地独立思考。教师要深入分析每一节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生物知识的思维价值,结合学生生物知识水平,依据生物科学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并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讲“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分析家乡的苍鹰在繁殖季节会捕食家鸡,村民组织人力消灭了本地区的全部27只苍鹰,结果导致野兔泛滥。野兔大量吃农作物,特别是豆科植物,造成豆科植物颗粒无收。针对家乡的动物与人类的这种关系,教师有意设疑,问:“是保护自己的鸡重要,还是保护国家级动物苍鹰重要?为什么要保护苍鹰?苍鹰被消灭后为什么野兔大量繁殖?为什么又会造成特别是豆科植物颗粒无收?人、鸡、苍鹰、大豆几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当前家乡的苍鹰濒临灭绝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这一事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考,还有的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写出了三百字的短论文,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有时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才能克服思维的固定性和单一性。因此,中学生物教学应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进行独立的思维、创造。例如,测得某个DNA分子中的A的含量为m,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几次,则需原料A的量为多少?此题的常规解题思路是依据DNA的复制过程,采用数学归纳法求解,但此种解法繁琐,费时且易出错。在分析本题时,我们若抓住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这一本质特征,就会省去冗长的中间步骤,快速准确地解答。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可得2n个DNA分子,则所需原料A的量为(2n-1)m。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拓展思路,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究问题,就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编辑:张 昀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质疑   问难;合作学习;实践活   动;发散思维;美好心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1—0042—01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目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教授语文,无疑
信息隐藏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比信息加密有更高的安全性.本文在分析了网卡结构及IPSec的基础上,对IPSec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隐藏的安全网卡设计方案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器械的不断完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2005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共施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26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76—02  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爱因斯坦曾提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提及:“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可见,问
〔关键词〕 阅读;心境;心情;心态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2—0084—01  大凡读书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大概可分为两种心态:一种为读书而读书,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随书中情节而悲喜,因书中人物而忧乐,真正享受读书的乐趣;另一种浮游于书外,一手拿笔一手拿书,时刻留心好句子、好道理,以备日后自己写作或研究所需,一
应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高炉炉墙的三维传热问题,探讨了简洁,实用的三维传热有限元求解方法,得到了近乎实际的计算结果。
以自组织理论两水平算法的为基础,采用组合投资方法,在证券投资GMDH两水平算法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GMDH两水平算法的证券组合投资预期收益模型。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思考、探索、实验、收集和整理资料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责任是创设情境,提供学习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寻求、发现、理解并掌握知识。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自
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完善救援措施一直是一个难题.但长期的研究工作表明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存在着一定规律,正
一是作结构助词。有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字。如下面句中的“之”字:“藐小之物”、“物外之趣”(《童趣》),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非常小的东西”、“超然物外的趣味”。这些句中“之”字后面的词语都是名词,是句子的中心词。  有的“之”字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以不译,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译成现代汉语是:“两只狼一起追赶像原来那样”,译文中“之”字就没译出来。如果将“两狼之并驱”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