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教媒体进入农村学校,教师们都在努力探索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科中的作用。本文试述电教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① 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把握探索的方法;③运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④运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⑤运用电教媒体,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关键词:电教媒体 初中数学
  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此,本人谈谈电教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 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创造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所以,在教学软件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利用图形、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来补充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我设计了有关的教学课件,使用这些课件时,屏幕就出现了: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将这一美丽的景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在舒缓、优美的《日光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首“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教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像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并且这样探索的兴趣也会持续下去。
  二、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把握探索的方法
  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特别是CAI,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如我们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寓教于乐的特点,设计运用了二次函数增减性的二维动画片。这样,就有机地把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
  三、运用电教媒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初中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过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课中,先使用计算机演示长方体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同时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通过以上的观察、练习,再用计算机演示本课时的学习难点“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这样,利用电教媒体演示,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结构,解决抽象性数学的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矛盾,建立空间观念。
  四、远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用电教媒体就能恰如其分的解决这个问题。如在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上给出的探究情景,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神州行和全球通两种电话卡各有各的优点,但当自己要为父母选择适合的电话卡时,应该如何选择呢?这样用多媒体设置情景,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切,情趣盎然。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运用电教媒体,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数学是人类思维体操”,学生是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受到思维训练的。因此,现代数学教育观特别强调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现,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借助各种电教媒体的经验替代功能,将感觉器官、思维触角延伸到浩淼深邃的多维空间,从而达到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虚为实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的时空领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展示的奇妙绚丽的声、光、形、色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
  1.中国数学教育[M].中国数学教育出版社 2008年3──6期
  2.信息技术教育[M].中国教育学会出版 2004年第29期
  3.《初中数学教学参考》2011年合订本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疗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区Bcl-2、Bax蛋白的影响,探讨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疗法对PD大鼠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活血理气益肾法内服、外治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治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它的作用机理,以便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临床治疗方面找到行之有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推行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要面临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转变。本文就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媒体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力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
作为人类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启发式教学是获得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思想,基础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方法是通过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最终
【论文摘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有效性;解决问题;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数学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致力于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培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学习而言的读书活动,“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借助于这个“风”和“帆”。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和谐发展——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课程与课外阅读思想的意义所在。“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行为:教材以阅读选文为主,写作是阅读的附庸;教学以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是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一章中很重要的知识 , 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新型教学模式的确定,实际上是针对学习对象需求而确定的。是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在此模式下,只有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确立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所以教师理论扎实、必须科学设计、精心实施,使其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行动中加大引导,相互探究;使學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学习活动中,达到对已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