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yu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高中物理新课标规定: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在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挖掘出生活中相应的物理知识,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物理课堂,从而让学生更多的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实验探究意识和科学创新能力。
  1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各种活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特点,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他们熟知的自然、生活引进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学习参考系时模拟:车走时,车上坐的人看到树向后移动;探讨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是月亮在动还是云在动?为什么小小竹排江中游时,会有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现象?学习重力时可找来建筑房屋用的线坠、水平尺让学生看,原来线坠是一重物栓一细线,水平尺是一软橡胶管,若让学生亲自用它们判断教室墙是否竖直,某两点是否等高,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事实证明,“生活化”的物理课堂,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探索的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和强化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加以科学引导,就会使学生由“要我学”真正变成“我要学”。
  2 利用生活经验,丰富教学内容
  物理教材资源是有限的,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更多相关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就在学生的身边,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它和蕴藏着无穷奥秘的自然现象引入课堂,就会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例如在学习抛体运动时探讨:运动员怎样推铅球才能推的更远?学习蒸发时探讨:家里晒衣服时为什么要尽可能要摊开、通风,而且要放在阳光下?学习惯性时探讨:跑步时如果不小心脚下被拌了一下,为什么身体往往会向前倒?学习无线电波时探讨:电视机的遥控器发红光吗?学习共振时探讨:洗衣机脱水快停止时为什么会剧烈晃动?学习家庭用电时探讨:插座的第三个插孔有用吗?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它等?这些亲切又熟知的生活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关注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探究意识
  新教材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思考其中蕴藏的物理规律,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提高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观察:自然界中的雾、露、霜、雪、雨、冰雹、冻雨、闪电、雷鸣等的形成;交通工具中,特别是学生很熟悉的自行车的摩擦、润滑、传动、杠杆、气压等的原理;家用电器的使用、维护、原理、维修、改装等;朝霞、晚霞、彩虹、霓虹灯的颜色和相关光的反射、折射、散射、衍射、干涉、色彩等,亲近自然,走近生活,有更多更多的精彩在等待,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已经为物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为我们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自然的奥秘、生活中的科学,思考蕴藏在其中的道理和规律,学生将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这些都为物理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通过课堂的正确引导,使教学过程更加的顺畅,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将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将逐步增强。
  4 将生活中遇到的疑问引进课堂,增强实践经验
  面对身边的自然现象、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现代科技产品,学生肯定有很多的困惑,例如将带磁的电器靠近电视时使电视机的显像管被磁化,会使颜色异常;利用收音机的中波段可简单的判断遥控器是否坏;如何利用电笔判断家庭电路的问题;如何更换保险丝;如何将三孔插座接地等,将这些学生碰到的生活疑问引进课堂,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加强,因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意识会更加浓厚,会更加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真正落实高中物理新课标规定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也会逐步增强,探究能力得到训练。
  5 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创新能力
  “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高中物理新课标三维目标之一是:“过程与方法”,物理教学中,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创设学生进行实践的平台,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工具修理、社会调查等,引导他们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反应时间,自制弹簧秤,调查电视机待机状况,速度与安全等与课本联系较紧密的问题,还可以开展如“如何减少生活中的噪声污染”、“低碳生活”、“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等社会热点问题,这些探究活动,能促使学生对生存环境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科技发展的思考,形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实践和探究中,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实际的锻炼,创新精神会逐步加强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心生活、重视环保、热爱自然,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和意义。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生活走向物理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探索、应用,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科学探究能力,努力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促使学生适应充满生机、充满挑战的未来世界,并能开创他们更美好的未来生活。
其他文献
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精神的培塑无疑是确保学校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何谓学校精神,众多专家对此给出了界定,一致认为,学校精神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
期刊
笔者结合的教学实践,浅淡儿童早期英语教学的策略.rn一、理论依据和教学思路rn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96年第1期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儿童学习外语时使用的大脑部位与
【走进生活】生活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两只完全一样的生鸡蛋,运动着的去撞静止的,撞击的部位也一样,哪一只先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探究性学习成为新课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机会.在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中,将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出以“科学探
期刊
课程资源是指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深入研究校内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参与生物教学课程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只有开发生物课程资源,才能更好使用生物教材,才能使教学焕
如果用“理念--设计--操作”(Richard & Rodgers,1986)的框架来分析教学法体系,教材编写可归在“设计”层面.这个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选择与编排
点评 此题重点考查了两球在竖直方向的弹性碰撞,涉及自由落体、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和竖直上抛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应用动量守恒时注意矢量性,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坐落在珠三角最高峰黄杨山下,创建于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至今已有252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学校校名曾几度更易,但校址一直未变,2004
期刊
受到语言环境缺失、学生心理障碍以及畏难情绪等因素影响,当前初中英语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低下.因此,教师应当科学运用微视频开展口语教学,为学生语言交际营造语言环境,
和谐动听的音乐,绘声绘色地演讲,景致迷人的图画等都能给人一种美感,物理学是一门物质组成与运动规律的科学,也是一部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曲折历史,它不仅蕴含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也蕴含着人类永恒的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和不懈追求进步的人文精神,物理老师在授课时结合这些素材进行美育教育,它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物理大师们那种崇尚理性,崇尚实践,崇尚美的科学境界,并从中汲取他们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