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然与超于自然——从张钦钟《在西燕的一些物事》想到的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l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诗歌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然界有形或无形的心灵撞击,张钦钟的诗就受益于自然的启迪.他善于将神秘而又灵动的自然物象拉回到人的身边,把自然物象和人类经验组合在一起,给它们一种稳定的结构.rn那么,自然,究竟是得其“形”而获其“意”,还是先有其“意”而变其“形”?请看张钦钟《一块鹅卵石被击碎》:“耳朵贴紧鹅卵石/一条河的回响渗出坚硬.敲裂/若干小的石块重获棱角.”很显然,由于“意”在先,鹅卵石之“形”已被异化,张钦钟取后者而为之.这样看来,面对自然,诗人有两种姿态:归于自然,归于其道,是一种;源于自然,超于自然,又是一种.张钦钟抓住了后者,赋予自然“人格化”:“一块鹅卵石/被击碎.从浑圆到尖锐的脱胎/保持坚硬,从一而终.”的确,被击碎的鹅卵石显然是为了后一种源于自然、超于自然而准备的.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群文阅读逐渐走进了师生的视野,成为了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群文阅读关键在于一个“群”字,立足将碎片化的语文材料进行有效组织和整理,读出群文的整体目标,进行探究、建模、图式等等,从而形成进阶式思维.本文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体探讨了从单篇阅读到群文阅读,再到深度阅读的思维进阶.
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要理解书中的内容、人物、思想,对于这些不同要求,我们可以采用通过层级划分的方式,让学生逐一进行解读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主动鉴赏,细细品味,深入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也会活跃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分析,积极建构,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对整本书形成深层次的理解.本文以《朝花夕拾》阅读教学为例,探究了“整本书阅读”层级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古典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尝试以单元为单位,将微观切入和宏观把握相结合,引领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对文本进行准确的理解和鉴赏品味,以此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传承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若能从“释义”“解码”“评鉴”教学解读的三个层级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自愿、情理通透地学好传统语言的表达艺术,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和辨识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在初中名著阅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去概括、对比、发现,从而探寻作品意蕴.本文结合初中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谈一谈选择恰当的比较点,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以达成深入研读整本书的教学目的.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研究者甚多.《诗经》的出处说法众多,流传较广的说法为孔子及其后人编撰,但近几年也有学者认为西周太师尹吉甫是《诗经》的采集者和编纂者.本文从《诗经》编撰者的角度出发,对《秦风·无衣》主题进行解析,探讨其思想表达的多种可能.
新的统编语文教材创新了编写体例,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单元编排由单元导语、课文及课下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组成.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是新课标在语文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备课价值.本文遵循新课标要求,对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等助读材料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详细探讨了在备课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这些助读材料的方法.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活动·探究”部分内容属于教材编写的创新点,对于这一板块的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深度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开展教学,从而为学生思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演讲“活动探究”的教学为例,对在单元学习活动中运用深度学习的实践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鉴赏诗词的意境之美、理解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应该通过拓展阅读材料、创新活动设计、创设问题情境等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涉江采芙蓉》一诗语浅情深,几位教师在帮助学生把握诗词内涵意蕴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其中的教学策略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新课程方案与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呼声,无一不呼唤着“美”的语文.如何让诗歌这一“美”的文本真正在课堂阅读上“美”起来,最终走向阅读深度,构建既能遵循诗歌本身的审美规律,又有很强复制性的高中诗歌阅读课堂,就成为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在诗歌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