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建构主义学习要求,实施三模块高职数学教学法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yu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模块”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六位一体(职业导向、学生主体、能力目标、项目载体、任务训练、整体设计)”教学改革模式,体现职业院校数学为专业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而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职业院校;数学课改;模块教学
  
  高职数学课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是为后续专业课服务的工具课。这就要求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应围绕专业的需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重在实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如下问题:①学生数学基础差,对数学有畏惧和厌烦心理;②学校对数学课不太重视,安排的课时少,教学的内容多,而且这种矛盾日见突出;③由于传统的教学重视理论完美,忽视数学的应用价值。人们普遍认为数学只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在职业学校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按照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实施“六位一体”的课程设计,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采用了“三模块”教学法。即①巧设课程情境;②数学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③重在挖掘数学的应用。经过近两年实践“三模块”教学法,教学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一、运用巧妙、生动鲜活的事例导入课程情景
  
  建构主义认为,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景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还要求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创设一个良好的新课导入情境,是成功上好一课的基础。
  
  (1)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情境可能是一段视频,也可能是一幅图片。发明千千万,贵在巧妙地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发散性思维。我在引入数列的极限时要求学生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庄周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辩证思想的变化规律,并讨论其变化结果;在讲授古典概型求概率时提出“抽签这种方法公平吗?”,等等,像这种创设情境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因此需要你仔细观察、认真收集。
  
  (2)利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创设情境。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况,特别是数学概念中的“构造性定义”都可如此引入教学情境,例如,引出导数和定积分的概念时,用求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和求平面曲边梯形的面积的方法和过程,引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时可先求加权平均数,再分解利用概率的方法进行解决。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变抽象的数学概念为直观可操作计算过程,还可节省教学时间。
  
  (3)利用专业课的例题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创设情境。如讲授数理统计的区间估计和回归分析时就直接以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为案例创设情景;在引入无穷大(小)量的概念时从分析天体星系构造或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创设情境。
  课堂情景的创设也要遵循一定原则:①必须切合实际,须乎学生的认知规律;②必须体现学生主体;③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开放性、趣味性;④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
  
  二、理论知识和数学公式以“必须、够用”为度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注重实践性教学,在设计数学课教学方法时,对数学理论知识上的要求是以体现“必须、够用”为原则,淡化知识的系统性和数学逻辑的严密性,加强实践环节。在介绍各种概念的时候,用“案例教学法”从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叙述,辅助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来减少数学公式的抽象感。在介绍基本定理的时候,不拘泥于“定理—证明”的模式,而尽可能地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渐入主题,既交待了来龙去脉,又冲淡了抽象成分,让学生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三、实训(练习)是学生达到建构意义的重要环节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建构主义更重要的就是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技能技巧,在训练中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在训练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使学生的训练有的放矢,在训练中取得最大效益,教师应精心策划、认真对待技能训练,具体要求如下:
  
  (1)训练的内容体现为专业服务、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服务。高职院校的数学目标是为专业服务、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服务。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了解和懂得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甩开传统教材,用专业课中具体的例题训练学生,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训练学生。
  
  (2)训练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按照“六位一体”课改的要求,学生的训练应是真枪实弹的操作。教师要精心设计项目,合理安排训练的任务,训练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学员可独立完成,也可分组协作(更强调协作),让学生学会协调共事,善于相互交流思想,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问题。在课程设计时教师还要充分保障学生的训练时间。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由于数学课时少、内容多,因此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增加单元课程的信息量,利用数学软件作图和计算。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数学改革必须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认真实施“六位一体”的课改模式,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教学要求教师以高水平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开阔的教学视野和教学设计能力驾驭课改的全局,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
其他文献
环境问题虽然由来已久,但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还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经济学的角度、伦理学的角度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有吸引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至关重
<正>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以敏锐的触角,全方位的观照,在整个文化领域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踪迹,正如毛泽东同志评价说:“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他们的子女大多留守在家乡接受教育,或者生活在由父母
如今许多英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法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有效的改进,在备课、课堂教学、布置与批改作业及测验等方面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却往往忽略了课
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就是内容大多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它虽然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但也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产生畏惧心理。加之,现代许多学生家长比较重视外语及各种特长的培训
7月23日,武汉市道教协会五十周年纪念庆典隆重举行。来自全市道教界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庆典活动。会上,市道教协会向全市道教界发出了“喜迎新中国六十华诞,创建和谐宫观”的倡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是做好新形势下党委办公厅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把抓落实作为"主旋律",紧紧围绕"一项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翻译理论研究成绩斐然,但翻译课程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滞后在高职教育中尤为明显。因此,笔者
在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为重要,对一个人一生发展意义更加深远。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内容鲜活、生动的案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记忆,而且对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案例教学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呢?    一、把握教学案例设计的时代性     案例:有教师在讲述《民族精神》时列举了“戚继光抗倭寇”的例子。对于这个历史故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