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布置贵在“新”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ekej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反馈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助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其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这一目标,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许多努力,特别是对学生的作业,总是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但有时却收获甚微。有的学生对布置的作业马虎应付,有的漠然处之,有的厌恶反感,有的甚至就一句话“不会”就敷衍了事,全然不顾老师的一片苦心。针对这一现状,我作了如下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新观念
  教师作为“一家之主”,作业总由他说了算,学生从不敢提出异议,总是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就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小鸟,等待着妈妈找来虫子喂饱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为了唤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发挥作业本身的内在魅力,使学生愿意练习,在布置作业时,我更新观念,改变传统布置作业由教师说了算的做法,尽量把权力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设计作业的内容、形式,让学生参与作业的布置。例如,布置小练笔的习作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确定。利用班上的小黑板,写上“练笔花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想好的题目自由地写在小黑板上。布置作业时,就指导学生进行挑选,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来写。
  每学完一篇新课,我都要求学生进行摘抄好词好句,至于要抄哪些词句、要抄几遍,这都让学生自己来决定,但总体目标不变:必须把字写端正、整洁,并且把字记牢,积累下来。这样,尊重了学生主体的意志,作业自然成了学生喜欢做的事。每周来一次词语接龙或佳句共赏,既调动了学生积累词句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自我展示的平台,真是一举两得。
  
  二、新内容
  说到作业的内容,学生都能如数家珍。无非是写生字、抄词、听写、造句、读书、背书、默写、作文等。学生的作业都是局限于学习的内容,围绕着课本的知识团团转。
  作业落入了僵化的套路,内容要统一,数量要统一,成为纯粹的应试操练,这是多么单调、枯燥、乏味。我觉得,作业应该满足学生活泼好动、渴望自主的性格特征,在内容上既要巩固知识,更要大胆创新,多布置一些实践性、创新性强的作业,让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发展。
  例如,学习完一些描写风景名胜的课文,如《巴东三峡》、《周庄水韵》、《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我就让学生写一份解说词,以导游的身份向家里人介绍这些景点的风光,并要求家长进行评议。有时作业的布置还结合生活实际。节日到了,写几句祝福的话送给亲友。“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向灾区同胞表爱心的同时,还要写上一封祝福鼓励的信。巴格达发生爆炸事件,便布置学生看新闻、读报纸,用日记的形式谈谈自己的看法。在电视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播放期间,就布置学生写写剧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总之,五彩纷呈的作业使学生兴趣盎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新形式
  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有动脑思考的,也要有回忆记录的;既要有动口说的,也要有动手操作的,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性,有吸引力,使学生在作业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完《天净沙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玉玄针磁疗对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规范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一规定无疑确立了课外阅读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但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却难以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处于自发、尴尬的状态。    一、重视语文课本
对“解题思路”进行的评价,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它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若干解题思路进行剖析、比较而作出判断的复杂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对解题思维的评价能力和习惯,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通过评价,不仅使学生多学到了一种解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站在评价水平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优化思维过程,提高思维品质. 所以,加强解题思路的评价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一、评价
清晨树叶泛着明媚的秋阳我对夏风的记忆渐渐模糊曾经辉煌的黄叶洒落了一地
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艺术,应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语文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具有文明之美;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语言,具有生活之美;她是中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具有艺术与教育之美。美在于感受,在于感悟,要引导学生对语文有所感悟;要在比较中欣赏,使他们感悟理解语文;要在实践中经历,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使感悟得到深化,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如生命之水般不可或缺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心驰神往,不受外界任何干扰,成功的几率也高。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海事科学发展,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中国海事,现就加强全国海事系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简称“三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随着普及实验教学工作任务的基本完成,我国实验教学正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作为“软资源”的中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式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  一、实验教师及实验教学管理者的专业化是实验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稳定、业务水平、责任心、进取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实验教学、教育装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
教学是师生教和学双边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师生双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获取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念、付之行动的转化过程。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科目在教学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1.思想政治课所承担的任务就是把知识内化为观点,解决中学生的政治导向、理论导向、价值导向以及道德导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