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学生逐步成为网络使用群体的主力军。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3.94亿人,其中青少年网民达到1.95亿人,青少年网民又以学生为主力军。”[1]网络的使用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扩宽了学生的视野。但学生一旦使用不当,沉溺其中,不仅荒废学业,而且身心也会遭到极大伤害,甚至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准确把握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及提出相应对策,本研究对贵阳市六所大、中、小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阳一中、贵阳实验中学、省府路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5份,有效回收率为99.2%。
  一、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广泛使用网络,且使用网络的目的各异,并造成不同的影响。被调查的学生中,表示非常喜欢上网的占8.5%,表示比较喜欢的占45.6%,表示无所谓的占32.7%,而表示不太喜欢的仅仅占13.2%。
  当回答“您上网的地点一般是在哪里”时,表示在“宿舍”的占32.6%,在“学校机房”的占51.1%,在“网吧”的占10.2%,在“家里”的占6.1%。
  在回答“您一般一周之内有几天上过网”时,表示“没有上过”的仅占1%,“一天”的占21%,“两天”的占12%,“三天”的占34%,“四天”以上的占32%。
  在回答“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这一问题时,表示上“0.5小时”的占10.2%,“0.5-1小时”的占23.4%,“1-2小时”的占34.9%,“2-3小时”的占20%,还有“3小时以上”的占11.5%。
  在回答“您是否有过逃课上网的经历”这一问题时,表示“经常”的占3.3%。“偶尔”的占31.8%,“从不”的占64.9%。
  在回答“您对网络活动方式的参与及兴趣状况”这一问题时,表示“参与过网络聊天”的占98.1%。其中表示“很感兴趣”的占4.2%,“比较感兴趣”的占26.9%,“无所谓”的占45.8%,“不太感兴趣”的占21.4%,“完全不感兴趣”的仅占1.4%。在上网的学生中,表示“参与过网络游戏”的占54.3%,“参与过娱乐”的占94.6%,“参与过交友或网恋”的占43.1%,“参与过论坛发帖”的占47.4%,“参与过网络学习”的占93.6%,“参与过利用网络信息”的占98.3%,“参与过浏览新闻”的占97.2%,“参与过博客、创作”的占52.2%。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特征如下:
  网络参与的普遍性、网络参与的学习性、网络参与的娱乐性、网络参与的交互性、网络参与的创作性。
  二、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人创造了网络,同样网络也塑造人。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2]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正在以它独特的特点吸引着各个领域的人们,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但是,网络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是人类为自己铸造的一把双刃剑:它对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1.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
  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知识容量大、信息全等特点,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用来查找信息、学习和浏览新闻的均超过90%,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有利于学生解决过去纸质文献的有限性、滞后性这一缺点。通过网络学生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的大事,能随时随地阅读不同类别的书籍,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2)有利于学生释放压力
  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心智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对生活、学习难免会有很多困惑,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又不好意思向长辈、老师请教,这些困惑一时得不到解决,自然就会转化成为学生的心理疾病。而网络的出现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了缓解。例如:学生在回答“您结交网友的主要目的”这一问题时,选择“为排除寂寞无聊的”占42.9%,“倾述内心苦闷烦恼”的占15.7%,两者相加高达58.6%。这种通过网络解除自身烦恼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
  调查数据显示,52.2%的青少年学生参与过博客、创作,为了博得更多的点击率,学生们无疑会挖空心思去设计、去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才华得到彰显。一旦学生的创作得到网友的肯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创作热情,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4)有利于向学生做红色宣传
  网络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力远远超过过去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获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言论、讨论资料等。网络信息也具有可复制性、共享性的特点,加之“多媒体”教学的多重感官刺激,创造出活跃、轻松、愉悦的教育场景,使受教育者感知的信息更深刻、全面。同时,与以往的德育工作相比较,网络德育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网络还能对其他媒体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德育与传统媒介的优势互补,提高受教育者对各种变化莫测的信息的辨析能力,增强了德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
  2.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影响
  (1)学业荒废
  调查数据显示,54.3%的学生参与过“网络游戏”,98.1%的学生参与过“网络聊天”。一方面,多数学生聊天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和明确的目的,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另一方面,游戏和聊天挤占了学生大部分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现实中不少青少年学生由于沉湎于“网聊”、“网游”,使得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道德失范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网民中从事“黑客型行为”占16.6%、“暴力型行为”占27.9%、“淫秽型行为”占23.3%、“身份伪装型行为”占39.5%。在网络游戏中,问及“是否侮辱他人”,选择“经常”的占6.1%,选择“偶尔”的占29.8%;“是否攻击他人”,选择“经常”的占10.1%,选择“偶尔”的占33.5%。网络给人们创建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即虚拟生存。网络交往活动通常采用非实体的代表符号和非真实的身份进行,个人的真实情况难以考察,加上网络行为缺乏外在力量的监督,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无法对网民的网上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就会造成网民的道德感降低、道德失范等现象,这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情感冷漠
  通过对学生“网络族”的“现实人际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不愿与现实中人进行人际交往”的占42.4%,“无所谓”的占16.8%;在问及“因为上网而减少日常的社交活动,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吗”,回答“是”的占42.9%。由于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它使人际交往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在“人机交往”代替“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青少年学生对面对面沟通的疏远,忽视近在咫尺的亲情和友情。再者,尽管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发生虚拟交往,但毕竟缺乏现实交往的真实感和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正常社会关系的恶化;网络中的多重虚拟身份干扰了原有的人际关系,甚至把虚拟交往当成现实交往,将网络交往中的脆弱人际关系带到现实社会,这样拉大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和隔阂,从而导致他们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淡。
  (4)诚信渐失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角色虚拟化是网上交往的一大特点。”[3]在595名调查对象中,80.5%的学生在网络注册时使用了虚假信息,其中使用“个性化的名字”占29.7%,“伪造身份、地位、经济状况”占20.6%,“成员自我表白作虚假陈述”占16.5%,“上传虚假相片”占13.4%。由于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学生可以在网络交往中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来博取别人的好感,进而形成虚拟的成功体验。这种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来博取别人的好感,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青少年学生会不自觉地将这种体验带到现实社会中来,最终导致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渐渐失去诚信。
  (5)暴力犯罪
  调查结果表明,34.4%的被调查学生承认有过入侵机密网页的想法,43.9%的学生想过下载非法的黑客软件盗取别人的账号,15.8%的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在网络聊天室里骂过别人,8.3%的同学在网上进行过赌博。网络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的特点,促使它成为人们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所。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加上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当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他们将网络作为逃避现实、解脱烦恼的场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为所欲为,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抛之于九霄云外。然而,回到现实中,现实与虚拟的矛盾却使他们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他们往往把游戏中的行为方式带入现实社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欺诈、偷盗、对他人施暴,甚至团伙斗殴,不知不觉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途径及方法
  1.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做到德法并重
  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自觉的过程。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无律到他律,最后发展到自律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律的因素无处不在,使行为主体的行为表现得更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是匿名性的,角色是虚拟的,在网络中没有过多的约束。因而网络道德的操作性较差,需要学生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地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注重发挥学生自律机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同时,要真正制止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坚实后盾。由于互联网本身发展不成熟,缺少一套相应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网民在上网时不道德的行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因此,国家立法部门应该尽快制定相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通过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来增强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促进网络道德健康发展。
  2.提高学生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网络阵地上,信息良莠不齐,灰色信息、黄色信息、政治谣言无处不在,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无孔不入,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面对多元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网络环境?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地作出价值选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转变为主体自主选择、自主建构的过程。加大德育在网上的信息流量和信息质量,营造浓烈的正面宣传氛围,造成强有力的正确舆论态势,对上网学生的思想形成一种大趋势的引导。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提高其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自觉性,增强其对网络文化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网络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要进行适当的网络意识教育,并对其网络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教育青少年学生在网上汲取有益精神粮食的同时,一定要学会有利、有节地使用网络,增强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其成为遵纪守法和道德高尚的优秀网民。
  3.社会、学校、家庭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网络监督体系
  当然,网络虚拟世界仅仅依靠网络主体的自主行为、颁布法律以及德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网络监督体系,将道德监督引入虚拟世界,使网络主体的行为得到有效监督。首先,在社会(特别是网吧)管理方面,各管理部门应采用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信息过滤软件等先进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控制信息源头,阻止有害信息的入侵。网吧主要求入网者实名登记入网;采用密码登录并保证网络行为有相应的网络主体负责;网络服务器具有对访问者地址、访问时间的记录功能。社会管理部门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要进行定期检查,对网吧等网络经营场所实行严密监督。在学校方面,我们要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开设网络德育课,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网上心理咨询及指导,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学校也可通过开设“校园警务亭”,开通举报电话,把学校、社区、家庭联合起来,治理学校的周边环境,共同加强学校周边地区文化环境的稽查工作,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德育信息平台,为学生上网开辟一片纯净的天地。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加强对子女的网络知识教育,家长可以通过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将网络的一些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向子女讲解清楚。
  总之,在网络监督过程中,除了学校之外,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努力克服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立学校、社区、家庭联防共管共育机制,定期沟通联系,互通信息,以形成协调一致的网络监督体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网络信息中心[EB/OL].http://www.cnnic.net.cn/2009-12-3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杨 子)
其他文献
生命化教育是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体育课程则是身体行为的规训教育,是对“真善美”的生命本体的追求,是对“野蛮”的文明表达。而现行体育课程本质功用对生命精神的剥离,对生命体验的远离以及教学方式与生命精神的脱节,使得体育课程陷入被动与困窘。笔者通过对现行体育课程与生命化互动关系的社会学反思,提出生命力是体育课程的前提,“野蛮”精神的体用是体育课程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  一、生命化教育的诠释  随着东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又称语言实用学,是以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同一句话的意义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是语境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即语句本身意义以外的含义,正是语用学研究的内容人们说话要表达的事物往往不仅限于所说语句本身的意义,有时由于说话的场合不同,甚至会出现所说语句结构与所表达的意义毫不相干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人就
摘 要  鉴于实证型探究活动中存在教师脱离真实情境、少有探究性教学经历,学生探究思维无进阶培养、缺少实证型探究体验等问题,文章阐述了提高探究效率的有效路径:创设富有当地生物特色、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报道及教材经典实验等真实情境;基于相同或相似情景,进行思维进阶培养;丰富实证探究案例;增加教师探究活动的体验。  关键词  实证型探究 生物探究活动 思维进阶  科学探究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
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此,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改善学校体育条件和环境,尽快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就显得相当迫切和必要。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的区域范围包括30所中学和30所小学的300名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其中
摘要:本文基于CSSCI(1998-2012年)的数据,对《中国教育学刊》载文的关键词、作者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  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趋势,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  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  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是本刊研究的热点问题;
摘要: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其实质是通过对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等能力的培养,进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的教育。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现美、创造美的一项艺术活动,是美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已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笔者从舞蹈艺术特点入手,注重舞蹈艺术对人的本质生成功能,探索舞蹈艺术在学校美育中的价值取向,并对当前学校美育提出一
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成为教师教学的内在自觉。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學在实践应用中未能实现其翻转的“精髓”,未能突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对翻转课堂与翻转学习、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翻转学习与学习目标有效匹配可以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然后从目标、环境、学生、教师四个方面阐述翻转学习与学习目标结合的动力支持因素,指导翻转学习与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最后从课前、课
道德社会化实现的根本途径取决于学生在日常事件上的磨练。而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检讨书就是当事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日常事件。那么,检讨书在何种意义上是具有“道德性”,即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又在何种意义上具有“去道德性”,即助长学生虚伪、败坏其诚信道德品质?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另外,笔者还对检讨书所涉及的一项更为根本的教育议题即教师教化与学生自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检讨书“道德性”“
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市”战略指引下,199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2004年在江苏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2007年又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些骄人的成绩,与苏州大力推进教师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目前,苏州正在强化“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的系统工程,并把2009年确定为“发展教师年
挫折是个体在某种需要与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但又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1]对在校学生而言,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总会遭遇诸多挫折,如学习适应、考试焦虑、人际关系问题。挫折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技能的训练,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增强受挫能力的教育活动。[2]一方面,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抗挫折能力不容乐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