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章品句陶情养志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诗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歌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陶冶美的心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等。诗歌有着教育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特征,因此常吟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想象,还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本文针对诗歌教学的现状,以及新教材对诗歌教学的要求谈一些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一、目前中学诗歌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对诗歌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入。比如,面对一首诗歌,我们习惯性追问的是诗的意义: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如此等等。这样,诗歌在学生的心中就只会有确定不疑的唯一意义。而这种单一侧重内容的解读必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也难以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再看看诗歌教学中语言品味的现状。很多教师尽管花费了很多工夫,但仍然习惯于肢解讲析,甚至架空分析,“把阅读作为肢解作品的过程,忽视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审美感受”。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刚刚被好的作品调动起来,却又往往被支离破碎的肢解、空洞的解读搞得索然无趣”,使学生觉得诗歌难以领悟、无法理解。原本留香满口的诗歌在肤浅的解读、机械化的肢解下诗意全无,而这样的认识一旦形成,便很难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还常常会看到架空文本分析其文化价值和思想精华的现象。这就是偏重于诗歌的思想教育意义,却忽视并脱离了诗歌艺术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怎能使学生感受到诗歌本身的魅力?我们当然应当把思想、人生、道德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但决不能脱离诗歌文学本身!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诗歌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诗歌是怎样表现的。所以,诗歌教学必须着眼于整体。整体性阅读是诗歌教学的内在的根本性要求。
  二、对诗歌教学的三点建议
  (一)要引导学生学会吟诵
  引导学生学会吟诵应该是诗歌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不可分离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明确了诗歌的这一特性,我们指导学生学诗时必然就会重视诵读。诗歌的语气靠语调来表现,因此,我们在学诗时应指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通过吟诵、朗读、语调的高低缓急来表现出诗歌的语气,这样,在吟咏之中,诗的意蕴就会萦绕心中。
  教师对学生的教导,若能使学生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一定也可以让学生推敲出诗歌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并使它沉浸到学生的心胸和筋肉里,这样学生对诗歌的情韵自然就会了然于心。
  (二)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来感悟诗歌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言志和抒情。诗歌较少细节的描述,几乎纯粹是情绪化的喷发,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你能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抱怨某一个人不理解自己吗?你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发泄对某一位当权者的不满吗?你能说“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控诉社会黑暗吗?是,又不都是。诗歌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感受到的应当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所以,读诗的过程就是读者和诗人情感进行碰撞、共鸣的过程。在具体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真正成为诗歌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的感受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就会畅所欲言,就会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就会在诗歌鉴赏的再创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三)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诗歌
  我们以诵读、情感对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诗歌、感受诗歌,学生自然会产生全身心的感动和共鸣。在此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对诗歌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
  读,使学生的阅读成为创造性行为,使诗人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朱光潜先生曾说:“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而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敏感多思、多愁善感的诗歌年华,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诗歌和具有诗一样年华的学生如何才能碰撞出情感的火花呢?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让诗歌课堂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多一些陶冶性情的快乐,多一些自我体验,多一些创造性阅读的机会,使学生在品章析句的同时,也能陶情养志。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能由衷的感受到,学生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时的愉悦与幸福。此时的诗是灵动的,学生是灵动的,课堂是灵动的,这才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诗歌教学。
  
  (责任编辑刘宇帆)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英语人才,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它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落脚点,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水要清,源需活水。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扎实、有效地认知并熟练运用知识,生动性强、趣味性浓的课堂教学会有很好的效果。它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教学双赢的目标。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经过摸索、尝试,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教师思考。     一、生动、活泼、有趣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之举  初中学生年龄小, 自制力较差,
为什么很多学生对语文毫无兴趣?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在本该是大胆自如地运用语言的语文课堂上“沉默是金”?有什么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如痴如醉地跟着教师走?能不能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每天都成为学生们最期盼的课程?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至今仍有的童心,让我和学生贴得更近;不断的尝试,让我的梦不再遥远!我的课堂我做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快乐地学习着。    一、一
扎实的语法知识是英语阅读速度和质量的保证,是英语写作技巧的关键。因此,语法教学显得举足轻重,但关键在于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注重课堂语法教学的语用功能。本文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误区入手,解读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法教学的教学目标及其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并从语境式、探究式、任务式和学生主体式几个角度介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一、走出认识误区,重新定位语法教学     误区一:过度强调语法形式
学困生是指有学习障碍、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研究表明,学困生中有许多人都患有多动症,其症状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等。本文从语文学困生的表现及其转变策略两方面入手,探讨转变学困生的策略,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语文。  要使学困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热情和兴趣,由厌学到愿学,由愿学到乐学,由乐学到好学,作为教师更应该用真情和热情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能
学生们面对作文,往往会爆出一片无奈地呻吟。笔者对此进行深入反思,反复尝试,从设计思路框架入手,在思路联想的关口处,帮扶学生走一程,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一、强化素材积累,设计话题联想链条图  笔者平时在训练学生积累话题语料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素材与以下话题链联系起来,以便在写作中形成思路,展开联想。  二、引导框架设计,由实及虚层层展开写作思路  【教学任务】作文《校园冬雪》  【教学过程
作文时,如何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使之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章有了灵动的结构、巧妙的构思定会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何等重要啊!作文结构形式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片段结构    片段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构创新方法。它是指文章在结构上由看似独立的几个片段又能围绕同一主题而展开。这种片段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结构自由,可以避免起承转合
“学困生”一直是困扰千百万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的教师的心病,是千百万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父母的烦恼,也是无数班主任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的难题。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我常遇到一些学生,他们学习英语费时费力,收效少,学习成绩差。这些学困生的形成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自我控制能力差,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家庭社会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原因所致。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年轻的时候曾智斗盗马贼。  一天,他父亲的一匹马被人偷走了。华盛顿同一位警察到偷马人的农场里去讨要,但那人拒不归还,还一口咬定那匹马就是他的马。华盛顿见此人蛮不讲理,便用双手遮住了马的双眼,对那个偷马人说:“要是这匹马真是你的,你一定很熟悉它。那我问你,这匹马的哪一只眼睛是瞎的?”“右眼吧……”偷马人犹豫地说。华盛顿放下蒙右眼的手,馬的右眼并没有瞎。“我记错了,马的左眼才
写作是需要一点灵感的。的确,只要灵感一来,学生写作就会思如泉涌、妙笔生花。然而灵感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许多的学生写不出文章时总会以一句“没有灵感”来搪塞教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呢?笔者认为,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灵感思维,就必须为灵感思维构建起一座厚实的思维信息资源库。  如何构建起一座厚实的思维信息资源库呢?  近年来,本人尝试利用“四问式”审题法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