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一种语言标志,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但小学生经常会写错别字,影响学习效率,这是因为学生年龄小,无法掌握汉字的音、形等,所以教师需要着重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笔者从创建小学生错字档案入手,针对小学生错字情况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
一、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小学生的错字可分为整体类错字、部件类错字和笔画类错字。比如“和”是“禾”与“口”的顺序,但是学生会颠倒顺序,变为“口”在前,“禾”在后,或者将“落”字写成左右结构。另外,小学生会写错同音、近音字词,如将“抚养”写成“扶养”。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学生写错字的原因。
首先,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学生无法辨别,常常容易混淆。如“拨”和“拔”,“带”和“代”,同音、近音和形近字等均会增加学生读写汉字的难度。
其次,学生正处于过渡发展时期,知觉比较笼统,识字时只能大概记住字体轮廓,所以教师要将字进行细化。如在写“跳舞”的“舞”时,学生经常会少写或多写中间的四竖。另外,小学生空间知觉的发展不健全,有时会颠倒字形的左右顺序。小学生写字和思维定势也有着直接关系,词组中的一个字会影响另一个字。比如有的学生会把“青蛙”写成“蜻蛙”。
再次,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不认真听课,容易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在讲课时,教师也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因素,没有讲解、分析易错字。
最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交往中,小学生容易受到周边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他们有着超强的模仿力,身边的小朋友、家长等写错别字时,便会影响到学生。在社会上,某些店铺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会选择使用谐音的方式写广告标语或者店铺名字,学生年纪小,不能辨别真伪,便会将错误地当成正确的。如有的饭店名叫作“食全食美”,有的服饰店名叫作“衣衣不舍”,这些都会影响小学生对字词的判断,增加小学生的错字率。
二、利用错字档案减少小学生错字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新课程标准》可知,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学生只有对独立识字感兴趣,才不会厌烦上课,才有兴趣写字识字,从而保证书写正确。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注音识字、分散识字和电脑识字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识字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小组间进行注音识字比赛,看哪个小组正确率高,以此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心态决定一切,学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好好学习。学生目前处于习惯形成时期,教师需要做好指导人的身份,给予学生关爱,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勇于查阅字典,善于动脑,从而告别错别字。同时,教师需要讲解正确的识字方法,合理使用汉字来表达文字特征:“‘两点水’做偏旁的字通常是和‘冰’有关,例如‘凉’‘冷’等;用‘三点水’做偏旁的汉字通常和‘水’有关系,比如‘江’‘河’‘湖’‘海’等;又或者‘月’字旁通常和身体有关,如‘脸’‘脚’‘肝’。”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进行宣传教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潜能无限大,若是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就会重视错别字,从而转变学习态度。错别字经常会闹出笑话,甚至在考试作文中会扣分,教师可以汇总这些案例作为宣传错别字的反面教育材料,让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
其次,学生要进行自我检查。学生需要养成自我检查作业的习惯,及时检查错别字,并在作业上进行修改。教师可将作业成绩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如果学生自己检查出错别字,则可以加分。长此以往,学生能调动检查作业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检查作业习惯。
再次,学生要互相检查作业。学生不但能够尝试交流合作,而且能互相批改,從而及时改正自身错误。
最后,学生可以将错别字整理成纠错档案本,定期交流,建立错别档案库。
综上所述,小学生是中华民族汉字的传承人,也是民族文化的接班人,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学生告别错别字。笔者认为,矫正错别字需要持之以恒,教师需要有着很强的责任感,让小学生远离错别字。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二小)
一、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小学生的错字可分为整体类错字、部件类错字和笔画类错字。比如“和”是“禾”与“口”的顺序,但是学生会颠倒顺序,变为“口”在前,“禾”在后,或者将“落”字写成左右结构。另外,小学生会写错同音、近音字词,如将“抚养”写成“扶养”。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学生写错字的原因。
首先,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学生无法辨别,常常容易混淆。如“拨”和“拔”,“带”和“代”,同音、近音和形近字等均会增加学生读写汉字的难度。
其次,学生正处于过渡发展时期,知觉比较笼统,识字时只能大概记住字体轮廓,所以教师要将字进行细化。如在写“跳舞”的“舞”时,学生经常会少写或多写中间的四竖。另外,小学生空间知觉的发展不健全,有时会颠倒字形的左右顺序。小学生写字和思维定势也有着直接关系,词组中的一个字会影响另一个字。比如有的学生会把“青蛙”写成“蜻蛙”。
再次,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不认真听课,容易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在讲课时,教师也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因素,没有讲解、分析易错字。
最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交往中,小学生容易受到周边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他们有着超强的模仿力,身边的小朋友、家长等写错别字时,便会影响到学生。在社会上,某些店铺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会选择使用谐音的方式写广告标语或者店铺名字,学生年纪小,不能辨别真伪,便会将错误地当成正确的。如有的饭店名叫作“食全食美”,有的服饰店名叫作“衣衣不舍”,这些都会影响小学生对字词的判断,增加小学生的错字率。
二、利用错字档案减少小学生错字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新课程标准》可知,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学生只有对独立识字感兴趣,才不会厌烦上课,才有兴趣写字识字,从而保证书写正确。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注音识字、分散识字和电脑识字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识字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小组间进行注音识字比赛,看哪个小组正确率高,以此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心态决定一切,学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好好学习。学生目前处于习惯形成时期,教师需要做好指导人的身份,给予学生关爱,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勇于查阅字典,善于动脑,从而告别错别字。同时,教师需要讲解正确的识字方法,合理使用汉字来表达文字特征:“‘两点水’做偏旁的字通常是和‘冰’有关,例如‘凉’‘冷’等;用‘三点水’做偏旁的汉字通常和‘水’有关系,比如‘江’‘河’‘湖’‘海’等;又或者‘月’字旁通常和身体有关,如‘脸’‘脚’‘肝’。”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进行宣传教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潜能无限大,若是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就会重视错别字,从而转变学习态度。错别字经常会闹出笑话,甚至在考试作文中会扣分,教师可以汇总这些案例作为宣传错别字的反面教育材料,让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
其次,学生要进行自我检查。学生需要养成自我检查作业的习惯,及时检查错别字,并在作业上进行修改。教师可将作业成绩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如果学生自己检查出错别字,则可以加分。长此以往,学生能调动检查作业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检查作业习惯。
再次,学生要互相检查作业。学生不但能够尝试交流合作,而且能互相批改,從而及时改正自身错误。
最后,学生可以将错别字整理成纠错档案本,定期交流,建立错别档案库。
综上所述,小学生是中华民族汉字的传承人,也是民族文化的接班人,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学生告别错别字。笔者认为,矫正错别字需要持之以恒,教师需要有着很强的责任感,让小学生远离错别字。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