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工作中如何认识勤工俭学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工俭学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勤工俭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勤工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勤工俭学是我国人民教育事业的一个光荣传统。因此,学校的勤工俭学不仅是获取与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手段,还应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同学们在勤工俭学中得到锻炼。在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环境的客观要求下,在培养未来人才的客观要求下,在学校帮困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下,勤工俭学工作将会朝着素质化、育人化的方向发展。
  如果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热爱劳动,他们不但难于接好四化建设的班,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勤工俭学的育人作用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商品质量,取决于管理水平,也就是取决于人的素质。特别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单靠拼体力、拼资源去搞现代化建设,而应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勤工俭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提供了良好的条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黄金时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人一生优良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勤工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1 教育工作中勤工俭学的地位
  勤工俭学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建国以后,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措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一部分学生、家长中劳动观念和勤工俭学的观念日渐淡薄,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这种情况,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热爱劳动,他们不但难于接好四化建设的班,甚至可能影响到我们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单靠拼体力、拼资源去搞现代化,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我们是要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必须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勤工俭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勤工俭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教育中勤工俭学的作用
  2.1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对学生能进行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还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能学到某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2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不仅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高低和办学成败的客观标准,而且关系到学生毕业能否顶用、能否受欢迎、是否有出路的问题。开展勤工俭学,学生就有较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感受体验到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体会到在教室里学习的幸福,感谢社会给予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自小树立感恩之心,热爱祖国,回报社会,孝敬师长。同时勤工俭学活动还可磨练学生的意志。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要想不在集体中掉队,就要具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恒心,从而锻炼学生与困难做斗争的毅力,磨练意志,这也顺应了专家提出的磨难教育之说,为今后在人生中承受挫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3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可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实际,丰富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物、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如在劳动过程中,学生能互帮互助,体质强的帮弱的,男同学帮女同学,小组互帮,班级之间的互相帮助,教师帮学生,学生关心老师,人人互相帮扶,互相进步,促进了班级的和谐。通过劳动教育,加深了师生情谊,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以德立国和促进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2.4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促进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开展勤工俭学为学校积累了资金,获得育人、聚财双丰收。在勤工俭学收益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一部分用于维修校舍、增加图书,改善办学条件,补充教育经费不足,一部分用于教师、学生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
  总之,勤工俭学在培育经济建设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把勤工俭学活动开展起来,坚持下去,并将它推向新的阶段,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不怕麻烦,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育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美术;欣赏;素质教育  初中美术是绘画动手、训练技法为主的,通过多年对初中六册美术课本的总体分析,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外,教材的审美内容约占总课时20%,虽然所占比例较少,但在培养学生的
期刊
在创建优良校风和班风的建设中,各学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纷纷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制定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管理办法,又是扣分细节,又是处分条例,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严格限制,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层层严防死守,造成学生思想压抑很大,使好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制约了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既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教育和管
期刊
【摘 要】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品质磨炼、增强互助友爱和集体主义思想,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关键词】体育;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体能和情绪表现得生动、具体、鲜明,因此,体育教学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非常重要的积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师要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来扣击学生心弦,激发情感,引起共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塑造良好的心智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1 强化中学生语文人文素养的意义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
期刊
【摘 要】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教师缺口增大,学生的两极分化程度也越来越大,多数学生基础差,欠帐多,素质低,智力水平、适应能力、学习动机和习惯都参差不齐。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关键词】分层教学;依据;做法;要求  1 背景原因  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高一教师缺口增大,而高一学生的两极分化程度也越来越大,多数学生基础差,欠帐多,素质低,智力水平、适应能力、学习动机和习惯都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知识发生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数学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要求人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钻研业务,研究教材,了解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渗透于课堂的全部,配合于教
期刊
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他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提高运动技能,同时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品质的功能。  1 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德育乃教育之本。由此可见,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学是学
期刊
【摘 要】英语书面表达能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探讨书面表达教学,加强对学生书面表达的指导。  【关键词】书面表达;语言基本功;指导  随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推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高考试题也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而英语书面表达能够比较客观地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
期刊
【摘 要】据美国《时代》周刊引用最新的脑部研究报告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感教
期刊
【摘 要】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我们都知道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学生体育素质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构成一个完整的素质体系。在当前实施新课程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是实施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