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jg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我们都知道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学生体育素质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构成一个完整的素质体系。在当前实施新课程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研究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教育除了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1体育教学是指导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根本途径
  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它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因而更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由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1.2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
  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1.3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
  这是由体育教学特点和教材所决定的。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是学生经过一定的身体练习而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在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中,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定的比赛规则,游戏的法则,必须协调的人际关系,同班同学因体育基础不同而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即时反应,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不同者的不同表现等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同时,各种体育教材都有一定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体育的目的、任务时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而打下物质基础。讲授体育功能时,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提高祖国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学习。在教基本技术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法规、法则,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学生。体育教材中有许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和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具体要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2 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2.1 注重基础性教育
  顾明远教授指出,素质教育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打好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者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做到:第一,培养学生体质基础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第二,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第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好基础。
  2.2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2.3 加强小群体自主活动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是在学生集体行为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积极性。现阶段体育教学必然受着器材、场地条件的制约和技能复杂组合的影响以及学生群体心理的社会导向作用,因此,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学习小群体,将越来越普遍地代替传统班级制下的指令性分组,这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3 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在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始终作为各种教育和各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人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方面,体育教育是通过自身的身心活动,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坚强意志和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关系的一种良好方式。体育教育通过自身身体性认知过程中,“是人把自己身体的健康、强壮和优美作为文化目的的结果”。体育就是人对自己身心的自我培养。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强有力的旋律是人文教育思想下的“‘育人’非‘制器’”。要改变以往把人当成培养“劳动工具”、“运动工具”,而忽略人的主体性。“从哲学的角度讲,主体性是人格机能最重要的特征,一个人主体性的有无或强弱,是以其有无创造精神或创造能力的高低为标志的。主体性人格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合作精神的人的类型特征。”
  总之,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质量的新一代,要求我们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教学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强壮的身体、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品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其他文献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重理轻文”传统心态和应试教学的习惯性影响,还有教学方法和学习意识等多方面的不良因素,初中地理课程及其教学活动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困惑境地。笔者之所以提出“实用性教学”而非“有效性教学”,出于以下考虑:首先有些人误以为,一提到新课程理念就是“有效教学”,好像传统模式下的都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这是不客观的说法。这就好比新课标已经施行多年,某些学科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学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期刊
【摘 要】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不怕麻烦,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育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美术;欣赏;素质教育  初中美术是绘画动手、训练技法为主的,通过多年对初中六册美术课本的总体分析,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外,教材的审美内容约占总课时20%,虽然所占比例较少,但在培养学生的
期刊
在创建优良校风和班风的建设中,各学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纷纷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制定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管理办法,又是扣分细节,又是处分条例,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严格限制,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层层严防死守,造成学生思想压抑很大,使好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制约了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既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教育和管
期刊
【摘 要】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品质磨炼、增强互助友爱和集体主义思想,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关键词】体育;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体能和情绪表现得生动、具体、鲜明,因此,体育教学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非常重要的积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师要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来扣击学生心弦,激发情感,引起共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塑造良好的心智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1 强化中学生语文人文素养的意义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
期刊
【摘 要】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教师缺口增大,学生的两极分化程度也越来越大,多数学生基础差,欠帐多,素质低,智力水平、适应能力、学习动机和习惯都参差不齐。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关键词】分层教学;依据;做法;要求  1 背景原因  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高一教师缺口增大,而高一学生的两极分化程度也越来越大,多数学生基础差,欠帐多,素质低,智力水平、适应能力、学习动机和习惯都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知识发生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数学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要求人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钻研业务,研究教材,了解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渗透于课堂的全部,配合于教
期刊
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他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提高运动技能,同时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品质的功能。  1 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德育乃教育之本。由此可见,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学是学
期刊
【摘 要】英语书面表达能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探讨书面表达教学,加强对学生书面表达的指导。  【关键词】书面表达;语言基本功;指导  随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推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高考试题也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而英语书面表达能够比较客观地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
期刊
【摘 要】据美国《时代》周刊引用最新的脑部研究报告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感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