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善讲 激趣求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s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就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不少学生共同反映的一个问题是“没劲!上政治课难熬,老师尽讲大道理。”
  政治课缺乏吸引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教师缺乏工作责任心,不能深入研读教材、琢磨教法;有些教师则片面追求政治教学内容在理论体系上的严谨,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以致出现多、深、难的现象,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高考科目的设置上看,理科学生不考政治,使得学生认为“学之无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看,时代的变革,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如道德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钱交易等各种丑恶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渣泛起,它所形成的冲击波,无疑也强烈冲击着政治课教学。
  面对上述因素,我在教学上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从四个方面浅谈我的做法。
  
  一、教学构思艺术的改进
  
  政治课的吸引力,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艺术。课前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在讲“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时,我做了这样的课前设计,以“人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为开端,导入新课,引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千差万别的商品为什么可以交换”为疑点,讲授商品的价值;以“任何商品的价值均无法自身体现”为诱饵,引导学生认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以“人们购买商品总是希望物美价廉”为契机,重点讲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各种粗略的总体设计是必要的,它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使学生也依据教师的思维线索,明晰知识点的联系,轻松地理解掌握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教学过程中的过渡和点拨
  
  过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必须自然而又贴切。在讲“银行和储蓄者”时,我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金融机构,继而设问“金融业中最主要的机构是什么?”从而引出银行,讲完银行的分类和职能后,又一次发问“我国银行从事哪些金融活动呢?”于是巧妙地转入银行业务的讲解,之后再问“银行是不是把资金无偿地借给单位或个人使用呢?”这样就顺势导入利息和利率问题。整体内容的讲解犹如顺水推舟,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点拨,即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要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由“山重水复疑无路”引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须知,教师的点拨要点得准,只有在学生的思维火花上下跳动、欲求不得时,再加以适当点拨,才可谓点到好处。
  
  三、教学语言的磨炼
  
  政治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课本的死知识讲活,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兴致浓厚。要使政治教师的语言生动,具有感染力,就必须博采百家语言之长,学习哲学语言的深刻、逻辑语言的严谨、数学语言的周密、历史语言的明智、修辞语言的风趣、相声语言的幽默、大众语言的通俗,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简洁深刻、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讲课的语调和节奏,做到刚柔相济,轻重结合,高低错落有致,语速快慢适中。若具备了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授课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四、教材的积累和选择
  
  积累丰富的社会知识,将有用的材料、信息、系统整理,储存起来,在讲课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适用。留意材料的现实性、趣味性、完整性,使之准确完整地表达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讲授“唯物辩证法的特征之一 ——普遍联系”的观点时,我选用了毛泽东词作《念奴娇·昆仑》进行诠释,以“人或为鱼鳖”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有条件地联系着;以“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说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有条件地联系着。至此,水到渠成,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一原理。
  以上四个方面,仅仅是我在讲课当中的一些体会,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教师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从而改变政治课死板乏味的状况,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教学中的精品,增强教学吸引力,实现教学的高质量。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教学实践表明,不能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是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质量的"瓶颈"。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的性质、目标、
GIS软件可以开发多样的地理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利用ArcGIS和Excel两种工具,对地理重心图制作步骤作简单探讨,以期帮助学生突破此类图表的阅读障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独立学习者,同时也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干者.基于这个目标,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大力提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即倡导以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和发展其与团体合作共同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其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教学时应注意三者的有机建构,培养学生“特殊与一般”、“抽象与具体”和“偶然与必然”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事物矛盾双方之间的对立,
参考文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辅助审稿,快速筛选稿件,是一编辑快速初审稿件的有效辅助手段。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而要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要途径之一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因此化学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景进行体验,更要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欢乐和幸福,以达到促进其主体
一直以来,三尺讲台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只属于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只是一群听老师讲话,看老师表演的观众。《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近年来,笔者试图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入手,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课题探究活动,以课题探究活动为纽带,在传授系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人结合实际教学,对开展课题探究活动提出一些看法.    一、开展数学课题探究活动的必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课题探究活动强调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将
在一个以创新引领社会的时代,创新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与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窗口,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必要条件。文章从政治理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人际交往五个方面论述学报编辑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改的推广,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是教育的共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也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这些其实都强调了我们要用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人,和谐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