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沙虾的私奔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zi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客家人的特色菜肴里,曾多有树叶与野草出没,形成独特美味。如今在酒桌上,茶叶扮演了相应的角色:我曾应邀去漳浦“天福茶博物院”里用茶膳,品尝到各种与茶文化紧密相联的菜肴,如茶香浓郁的茶香鸡、色泽鲜艳的龙井凤片、酥松可口的油炸鲜茶叶、滑嫩味浓的普洱猪蹄……茶点更有绿茶薯饼、茶麻芝、茶果脯等。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食茶,主题太明显,痛快间却多少有些被限制的感觉。而我这次尝的这款“乌龙茶焗沙虾”就不同了,我与它是在一家苏杭酒家里不期而遇的,菜单上的它“一茶独秀”,似乎有些孤独,其实更具诱惑,盛产绿茶的江浙偏偏要在乌龙茶上小试牛刀,于是不妨一尝乃至非吃不可的念头就油然萌生。
  
  首先此菜全盘颜色的对比相当鲜明,虾与茶组成了红与黑的大写意,黄姜片与绿辣丁则点缀其间,十分养眼。那乌龙茶怎么色深近黑呢?且一眼看去还以为是黑豆司或咸菜干什么的呢!我的筷子不由舍本逐末,直取茶叶。入口的感觉实在大出意外,这茶叶怎么会有如此造化:滋味咸香像烤紫菜,梗叶酥松似猪肉脯,如果闭着眼睛吃,或事前没有在菜名中有所预告,我绝对不会把口中细嚼细品之物判定为乌龙茶叶的!
  
  进而再尝那红白相间的沙虾,只觉得虾肉坚挺而有弹性,鲜美耐嚼,滋味浓郁,当满意的感觉正在悄然弥漫,而悬疑却异军突起:茶香,乌龙茶的茶香溜到哪里去了?在焗的过程中,茶与虾的滋味相互渗透,相互调和,相互充实,茶叶不再是茶叶,它把一身的清香渗入了虾的壳内肉里,从而淡化乃至消亡了自我,留存的叶梗允吸着虾汁后化为铺垫的佐料,而沙虾弓身挽住了茶香,褪去了鲜腥进而鼓起了周身健美的肌肉,茶香淡淡就这么悄然蛰伏在虾肉里,若有若无!
  
  别开生面而物尽其用,我这下想起陈慧瑛在《茶之死》里对茶的描写:“盈绿的青春,妩媚的笑靥”,但却“甘心把万般柔肠,一身春色,全献于人间。任掐、压、烘、揉,默默地忍受,从无怨尤;在火烹水煎里,舒展娥眉,含笑死去……”尽管如此写来颇具奉献美,但毕竟太伤感了,在“乌龙茶焗沙虾”里,火烹水煎的茶叶油里来盐里去与沙虾不清不楚犬牙交错,断然成就了一盘妖娆,烘托出烹调文化又一道色香俱到的美味佳肴。你瞧,你瞧:佳肴里的乌龙茶叶其实笑弯了眉毛,因为前呼后拥的沙虾都为它而齐鞠躬而竞折腰!
  
  善哉,善哉,但愿爱茶人能慈悲为怀,容忍铁观音们偶尔出轨,遁入佳肴,与荤素共舞,与勺筷齐飞……
其他文献
“今天你微博了吗?”这句话已经成为年轻一族的寒暄用语。赶微博、微生物、脖领儿、铂金……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如果不知道,说明你已经out了,因为这些都是微博界的潮流用语。如今,微博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玩转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
期刊
李长平,号赏壶阁主人,网名“老紫砂”,杭州茗壶(紫砂)艺术馆馆长。结缘紫砂二十载,收藏明清紫砂古壶和紫砂雅玩五百多件,多年来致力于发掘、研究和弘扬紫砂文化,著有《明清紫砂珍赏》。    说起老紫砂,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紫砂茶具究竟起源于何时?  对紫砂茶具的起源,考古界和学术界有“宋代说”和“明代说”二种意见。  “宋代说”认为紫砂茶具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北宋诗人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
期刊
初夏的江南,繁花落英,柳荫深碧,毫无半点骚客笔下“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伤春之意。  从杭州长途汽车北站出发,沿国道104线行驶,至彭公乡转入省道004线,约45分钟车程抵达安吉县城递铺镇。刚出站,老远就望见“千道湾白茶”的客车在站口等着了。坐上车,再沿省道110线朝溪龙乡行驶。这个位于安吉县东北部的乡村,西苕溪蜿蜒流淌,天目山余脉翠黛逶迤,是安吉白茶的主产区之一。透过车窗,一大片舒心的油绿肆无忌惮地
期刊
“这是我第一次把音乐沏进茶里”  张维良,一个以音乐搭建东、西方音乐交流之桥的中国音乐家,他的音乐多以表现笛、箫、埙等传统吹管乐器的气韵为主。近年来另辟了以茶为主题的音乐创作方向,他本人喝茶已有数十年的经历,自幼生长在苏州,常与爷爷上茶馆,是个老茶客。在他看来,中国人离不开茶,喝茶也很讲究,自己借着音乐的创作,把深厚的茶文化包含在其中,创造出一个优雅的品茗意境,让中国古老的茶叶为更多现代人所认可和
期刊
“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曹雪芹老先生这话,说得真是极致了。因而我想,一杯清水在手,添入香茶几许,这样的女人,莫说喝茶的美妙手法,单是喝茶的优雅坐姿,就不知怎样羡煞男人啊。尤其是她们不紧不松地端起明清风格的茶盅,不快不慢地饮下沁人心脾的茶水,那美妙与优雅,早已令男人大感秀色可餐而又不敢有所冒犯。    说喝茶的女人可爱,还在于比之嗜好洋酒与偏爱洋烟的同姓,她们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胃袋,也不是为了老板的钱袋
期刊
世界杯来了,如同预知一个摧毁性的风暴,相信很多人的心都已经开始骚动起来了。  足球是眼球经济,也是舌头经济。看世界杯赛,侃足球经典,总离不开茶、烟、酒的陪伴。茶杯、酒杯、世界杯几乎是好球者孜孜不倦、形影不离的挚友。一杯香茗、一份淡定,能够使人真正沉静下来,用心去捕捉球场上那种精彩纷呈、瞬息万变的一刻,思考那种成败利钝、优劣输赢的背后;而一杯美酒,能够使人体验到赛场上那份酣畅淋漓、激越忘情的感动。 
期刊
现旅居新西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影视传媒硕士,曾在福州从事媒体工作多年,有小专栏见诸《钱江晚报》、《福州晚报》等,小说、随笔见于《上海文学》、《上海文坛》等杂志,自认是一只除茶文化之外还爱好许多的三脚猫。    今年是闻名全球的英国老牌茶业公司唐宁创业300周年,6月间唐宁红茶的鼻祖托马斯·唐宁的第十代继承人斯蒂芬·唐宁大老远跑到新西兰的奥克兰市开了个庆贺的派对。在中国,立顿红茶好像比唐宁红茶有名,
期刊
时下的中国茶客,按其口味习惯,大体上可分为三派。“绿党”:好绿茶者,人数最多,约近60%,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青党”:好乌龙茶者,其中又分为好铁观音者、好岩茶者等诸派,约占25%,多分布于闽粤台地区。“黑党”:好普洱茶者,约占10%,主力分布于珠三角地区及西藏,新疆,内蒙等地区;此外,在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有部分好花茶者,但是队伍日趋减少,地盘逐渐被绿、青、黑三党所侵蚀。  之所以将
期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集散于福州市场的主要物资有木材(全国三大市场:福州、汉口、安东)、茶(全国三大市场:福州、汉口、九江)、香菇、笋、纸等大宗。木材与茶多销往上海、天津等地区及台湾,尤其木材销往台湾更多,茶亦不少。福州著名茶庄何同泰,在台湾就设有分号。”——福建省地方志记载。  “何同泰”——这个短期内从一个普通茶叶经纪人发展起来的显赫茶商,成为日后福建茶叶发展史在民国期间惟一的记忆符号,成为那个
期刊
我们原来给“私人茶室”的定义是爱茶人在居室中辟出一隅,独立出来用来存放精神,温暖心情的一小片天地。却不想有人因为自己对茶近乎偏执的喜爱,而把一个两层复式的家装修成了可以随处品茗的茶室。  这个私人茶室,几乎已经可称之为“茶艺居”,只不过,这个茶艺居只属于一个人。一泡茶,在每个不同的房间,可以品出不同的心情。    水中君:  这不是他的真名,他在初稿上把真名圈去,换上了这个原来只是在一定圈子里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