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纠错之我见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出过错的题目再次遇到还要出错,特别是属于方法方面的问题会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从学习方法上看,其中主要原因是纠正错误不彻底,思维的深度不够。这时,关键是看老师怎样进行有效的纠正错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达到改正错误的效果。下面就怎样有效的纠错谈几看法:
   一、适时
   “适时”即在学生练习过程出现错误时中,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指导。在学生犯错误最需要指导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给予学生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效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的过早,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但也不要介入的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的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误区之中。比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在学生刚一出错,或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间的成员意见刚一产生分歧,教师即对学生进行纠正错误。这样做容易影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且会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使学生的正常思维受到牵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能力,并非仅仅是让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所以,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纠错是一定要抓住适当的时机。
   二、适度
   “适度”即在给学生进行纠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关键,不拖泥带水,不包办代替。老师在给学生进行纠正错误时:1、不要完全的告诉和给予,要适当的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机会。2、一定要抓住关键,不能拖泥带水。即教师在纠正错误时,一定要对学生错误之处的指导要做到精点、明确。这不仅能使学生清楚的明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而且能使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提示来寻找改进的方法。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不是急于给学生指出错误(当然,不及时纠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要对学生的错误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提醒与纠错。),而是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在学生自己进行自我纠错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引导,而不是急于给学生做示范、讲解等,要把学生的思维导入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而且可以有意的制造些“矛盾”开展正、反两方面的讨论,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有效地认识到错误之所在。同时教师再及时进行引导、激励不断的深入,使学生把错误通过讨论、研究、对比等自己把错误进行有效的解决。这不但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与“不教”,“讲”与“不讲”,“帮”与“不帮”应当有一个“度”。
   三、适合
   “适合”即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眼神都能对学生起到指导的作用。也就是说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性格等,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纠正错误,必须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四、适应
   “适应”即从关注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求入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只有流畅的沟通,才会达到和谐的共生。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做的是,善待出现错误的学生和认真对待学生已发生的错误,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合理纠正错误,最好能把错误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少数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不是热情、耐心的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错误的关键,而是刺激甚至体罚学生,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纠错的目的,相反会成为师生关系恶化的导火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进行指导时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传递给学生激励的信息,尽量使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贴近学生心理需求,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平等、和谐、宽容、欢乐的课堂气氛,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教学环境。“心”通了,“心”同了,还会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其他文献
在墨西哥举行的一场超级马拉松比赛中,有位女选手的着装差点击毁众人的“三观”——一双笨重的轮胎底凉鞋、过膝长裙、宽大的T恤……浑身上下没有一件能和“超马”搭上边.她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还应该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一些哲学的基本理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能学会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想问题,能学会用哲学的观点来处理问题,尤其是用哲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则我们很多时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因为用哲学的观点想问题——会想得开  我们知道,在事务发展的过程中,矛盾是时时有,事事有,矛盾存在
时下,我们全社会的每个人都在不自觉状态下,密切关注着教育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人们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惜重金,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就想办法给孩子报特长班,上小学时给孩子请家教,上中学时按学科补课,等等。这是个可喜的现象。这个现象,看起来是整个社会重视了教育,但是,一大部分人的这个关注其实是受功利思想驱使的。人们关注的是让孩子学到什么,而对孩子应该修得什么,炼成什么,养成什么,关注的不是很到位。
一、美在物理学中的表现  美普遍存在于物质和精神世界中。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结构、运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范围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一句话,是反映我们身边这个世界的科学。物理之美表现在物理现象、科学原理和研究精神等几方面。  1.物理现象之美。  昼夜交替、日月同辉、海市蜃楼、彩虹缤纷、回声绕梁、水光倒影,这些现象给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浪漫之美。台风、海啸、地震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可以缩影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论是制造型企业还是高科技企业要想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一套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或体系。改革开放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家庭幸福、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新形势对教育挑战的需要。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教师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责任十分重大。  在学校实施的各科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担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任务;只有重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此阶段的数学课程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与几何相关的数学课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占较大比例
长爪沙鼠暴露于冷环境(4±2℃)1天至4周的过程中,褐色脂肪组织(BAT)线粒体的GTP结合能力逐渐增加,3周达到最大值;解偶联蛋白(UCP)基因表达只有一种,分子量为1.5 kb,并在冷暴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有形成和不断强化的旧的教学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老师们对观念中好课的标准也因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同而不同。下面是我围绕《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标准》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的一些体会、感悟和理解。  一、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真实的知识生成过程;科学的学生学习方式;高超的教师教学艺术  1、一堂好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  “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