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操作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on3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中的操作体验,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又能获得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操作过程中二次操作,能训练学生操作过程的有序性,能推进学生问题思考的深层性,能彰显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更能促进学生思维往深层的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深入,走向精彩。
  关键词:二次操作;有序性;深层性;创造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以此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操作活动成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体验,不但能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对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才能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面对现实课堂,许多老师要么把操作活动看作走过场;要么没有好好研究操作活动的意义,放任自流,浮光掠影。现就如何在数学操作活动中适时引入二次操作,以促进学生思维往深层的发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分析。个人理解的“二次操作”指的是学生在初次操作体验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带着深层体验的操作。
  一、“二次操作”能训练学生操作过程的有序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性向抽象性过渡阶段,在思维的过程中也在从无序向有序的逐步过渡。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突出操作的目标性和过程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和实践操作规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阶段,以达到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顺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在没有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学生的第一次操作过程往往是无序的,学生的大脑中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操作思路。在这个时机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操作,让学生按照有序的方法进行操作,能有利于学生形成有序的操作思路,保证实践操作过程有条不紊进行,顺利地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到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此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小组动手合作想办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虽然学生大多有着失败的做法,但通过引导交流请学生说说他为什么无法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沿着高剪下一部分,再平移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让实践成功的孩子示范之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进行二次操作,学生不仅很顺利地拼成了长方形,而且在观察后都很快地得出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两次操作活动中,思维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在活动中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这样教学,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导操作,突出了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
  二、“二次操作”能推进学生问题思考的深层性
  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不仅要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对目标的达成,更多关注的是操作成功与否,对操作背后的问题思考则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上,说明一次操作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与深刻。这种情况在操作中经常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层性的思考,让数学课堂因为思辨而精彩不断,充满活力。
  在教学《平行与垂直的认识》,对于两个层次的操作我做了如下的安排。首先,让学生根据想象开放性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顺利地画出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中包括了平行与垂直这两种情况。此刻,学生对自己画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或垂直的并不了解。因此,通过引导分类,找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然后再突出特殊的情况。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再次设计让学生进行二次操作的机会。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两条一样的长方形纸条,把它们当作两条直线,要求他们摆一组平行线。并带着问题操作:你们组是怎么摆的?怎么知道你们组摆的两条直线一定会互相平行?学生由于有了上面概念的支撑,每个小组都很快地完成了任务,并且学生还说出了可以用直尺来测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来判断摆的两条直线到底是不是互相平行。学生通过二次操作不仅掌握了平行线的判断方法,而且通过交流自己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结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中,垂直只是一种特殊的情况,由此学生明确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关系的分析,学生建立了图形的表象,同时也明确了关系。
  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当学生在操作中并非能够一次性地达成教者所设计的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呈现的特点加以分步完成,因此二次操作在问题解决和数学思考的层次性中作用就比较明显。
  三、“二次操作”能彰显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许多数学知识学生经过一次操作后已经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技能引导进行二次操作,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创造能力。
  例如,我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后要求学生设计:在一块空地上修一个面积为30平方米的花坛。先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特点,按要求设计出一个符合要求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花坛,学生很快得出了几种正确的画法。在此基础上如果不要求一定要画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样子,大家还能设计出哪些样子的花坛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进行二次操作,又得到了几种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学生在二次操作活动中想出许多不同于常规的、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点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长此以往,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必然会稳步提升。
  总之,二次操作是对一次操作活动的补充和深化,通过二次操作,学生不仅更加熟练、有序地进行实践探究活动,而且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深入、走向精彩。
  参考文献:
  [1]叶彩霞.浅析小学数学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8).
  [2]朱晓爱.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学苑教育,2012(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在课上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课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习积极性;课堂互动;主导作用;教学的效率  在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
摘 要:自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从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课堂以及课后自学能力。  关键词:自学能力;课前;课堂;课后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自学能力视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容,就英语教学而言,我们要
摘 要: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喜欢上读书,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目标。从如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入手,对改进幼儿阅读教学有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兴趣  幼儿语言发展和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3~6岁。早期阅读是从兴趣入手,以配图书籍为主,以读、听、说、玩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来进行。早期阅读可以萌发幼儿爱读书、好读书的情感,提高阅读能力,为幼儿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打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
摘 要:《21世纪的数学基础》认为:学习数学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随着创新和应用能力的日益重要,要求初中数学更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高效的数学课堂。所谓有效的数学问题,其特点如下:具有探究性,这类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去认识、理解数学的本质或规律;非预设性,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思维常常碰撞出新的、非课前所能预设的问题;情境性,数学来源
由于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漠视,一些教师教学观念的老化,学生学习激情亟待提高。在农村初中创建数学高效课堂,改变教师教学技能,改善学生学习效果势在必行。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内在需求。《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对品德与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只有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发展的公民。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践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不断应用使得当前在电力保护中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当前电气设备应用中继电器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科学表现,是愉快、顺利参与各项活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先决条件。因为听觉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并转化为主观行为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倾听能使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