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诗歌语感 感受语言魅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直接的交流方式,每一位教师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侃侃而谈的教师,富有激情的主持,他们精彩的表现本质上是因为在他们的言语中有高效的提问机制。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高效的结果,作为教师,仅知道要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而不考虑如何有效提问,显然会使课堂教学僵化和低效;而正确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达到了学习的高一层次,即不仅掌握,而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落实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上就是要提高道法学科素养。道法学科核心素养,是指经历了“特定学习方式”后形成的道法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道法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在的动力系统,是学生在分析情境、提出問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关键词:核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教学实践来完善这一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同时能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文章论述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应用策略,希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87-1  小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但是,当今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两大不容乐观的现状。而近几年来,“一起作业网”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本文基于“一起作业网”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一起作业网;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66-1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学情”,在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的基础上“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分析学情;关注学情;检测学情;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53-1  笔者
摘 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盘活家庭教育资源,改变传统以校为先的单兵作战的教育模式,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同盟,为学校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家校共育变得尤为重要。笔者适时抓住班级文化建设的契机,共商育人理念、共建发展目标、共创文化展板、共赏小组名片,努力尝试开启家校合作模式的策略思考。  关键词:文化建设;共商;共建;共创;共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近年来,许多中小学开展了校本研训,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校本研训目的不明确,研究主体缺乏主动性,研训内容偏离实际;研训过程缺乏计划性,方法陈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校本研训必须明确研训目标,找准研究内容;明确受训主体,动员全员积极主动参与;理顺研训程序,结合实际需求和丰富研训方式等对策。  关键词:校本培训;实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的达成必须以沟通为前提,在沟通中引领学生体验、感悟、内化、提升。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  关键词:沟通;赏识;激趣;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10-1  中医有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摘 要:针对高中唐宋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我校“导学案”的传统,将唐宋词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融入实际教学的四个环节中去,以便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学好唐宋词。  关键词:唐宋词教学;学习障碍;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55-1  唐宋词教学是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从笔者针对
摘 要:由于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对初中的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学习起来枯燥乏味,陷进了一味背诵的学习误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对复杂的政治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认知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学得生动,记得牢固。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政治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