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老师要有一点定力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urr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浮躁的教学环境当中,高三语文老师必须要坚持一个原则,认准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让自己的教学落在实处,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高三;语文老师;教学;定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三是复习迎考的关键一年,学生铆足了劲,如饥似渴,老师们也兢兢业业,不敢马虎。语文老师更是如此,准备材料,编写教案,批改作业,统计讲评,难得有一點喘息的时间。这是来自教师本身责任意识的压力,另外,我们老师还要承受来自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的压力。领导听课、优课评比、各级各类统测和分数绑架等等。素质教育的口号叫得应天响,应试教育的做法却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各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强行推广,一方面却又死抠着分数不放,这就是我们老师现今所必须面对的现状,这让许多老师疲于应付,失去了自身教学的定力。
  高三语文老师必须要守住既定的教学计划,稳步推进,守住本色的教学方法,讲求实效。这是我们高三语文老师所必须要有的定力。
  一、语文老师一定要淡定地看待考试,不能因为考试而打乱原来的复习计划
  高三了,与高一、高二不同的是,考试多了。周考、月考、模拟考、热身考纷至沓来。分数至上的观点让一些地方的领导把目光锁定在考试上,他们希望通过不停的考试给教师持续施加压力,以此来促进教师不断苦干,确保升学率。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有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考试的忠实粉丝,将考试当成了压制学生的法宝。在一些地区,以考代练的现象非常严重,教学就是考试、讲评、再考试。这种方法针对理科可能还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语文而言,实在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一种过程控制的方法,其本身没有任何错误,因为一切教学最后都需要通过考试来衡量。但是,如果考试过于频繁,将检测当成训练,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不断地阅读、积累、感悟、写作,培养语感,并通过适当的练习与讲评来巩固答题思路与答题方法,形成经验,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上去,也才能经得起最后的高考。而平时的所有考试都是为了发现问题,不能真正培养多少语文能力。如果错误将考试当成激素药,无异于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而且语文考试耗时长,每考一次,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评,剩下的真正用于内容复习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语文老师一定要正确认识考试的功能,避免频繁的考试,面对上面组织的考试也要坚定自己原来的计划,不因为考试而乱了手脚,讲评时择其重点,而不能面面俱到。如果一味地应付考试,迷失了方向,正常的复习就无法进行。难怪有人感叹,一个老师如果在高三待的时间长了,就不知道应该如何上课了。
  二、语文老师一定要正确看待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在现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睁眼上课,闭眼睡觉成了高三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学生从早到晚的时间全部被分解到各个学科,根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使有那么一点边角空间也早被理科的硬性作业所占据,语文课外阅读作为软任务只能落空。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在课时内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阅读,当然这已经不能叫作课外阅读。对于语文而言,不阅读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四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关系。阅读可以增加学生语感,优化学生的语言词汇,增强交际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退一步讲,即使为了应试,也应该放手让学生阅读,因为,无论是试卷中的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古诗文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还是写作部分,阅读都是其重要的营养来源。前些时间,有人提出文科教学理科化的说法,这个极端的说法错误透顶,遭到了广大文科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一致声讨。如果我们不给学生课外阅读,除了练习还是练习,那事实上就真的成了语文教学理科化了。有人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语文老师一定要有长远眼光,有自己语文教学的整体观点,不能为了一时的考试分数,以时间紧而教学任务重为理由挤占阅读时间。当然,对于学生的阅读,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有所作为,适当引导,而不能放任自流,在阅读材料与阅读目的上加以引导,以求课外阅读的实效,避免学生单纯为了猎奇而进行的消遣式阅读和漫无目的的低效阅读。
  三、课堂教学应以讲求实效为根本原则,切忌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当今教坛上,真可谓“百家争鸣”。你今天搞这一套,他明天搞那一套,这个研讨,那个论坛;纷呈的教学理念,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法轮番登场。多样性是这个教学变革时代的主要特点,快生速灭也成为一些“创新”专家难逃的定数。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这些走马灯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定力,有鉴别真伪的判断能力,有所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牢记,讲求实效是高三语文的根本原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专家,领导都反对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这本身是对的,因为讲得过多,就会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主体性。但有人将这一说法推向了极端,给每一堂课讲授的时间做了一个硬性规定,超过了时间,就是低效课、废课。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这真是一个笑话,老师讲得好,学生乐于听,为什么不能讲呢?有的体系知识,有的难点重点,光凭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是悟不出来的,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那就非讲不可。只要讲得有效,大可不必顾忌太多,不可削足适履。再比如,现在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这是好事,但有的地方上公开课时,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硬性指标,没有多媒体就不是好课。以此说来,多媒体技术发明之前就没有一个好老师,岂不荒唐?多媒体技术扩大了课堂容量,节约了原来老师大量板书内容的时间;不同文件之间可以切换,轻松快捷;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好懂。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用得过滥则会有副作用。比如,在讲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或诗歌时,有些老师总喜欢将网上下载的画面或视频打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原本通过诵读、想象再创意境的过程被省略了,思维没有得到锻炼,语文课无形当中就蜕变成了看图课,学生轻松了,但课堂却变得毫无意义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我们的高三语文老师一定要有一点定力,坚持一切讲求实效的原则,少一点花架子,多一点实在,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长远考虑,才能真正给学生一个本色而高效的语文教育。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联网 ”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学内容,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点,进而可以形成“互联网 ”时代的历史课堂基本范式。本文所述是我们近年开展的一个项目的实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倡导并努力实现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开放性、选择性、探究性、体验性,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历史情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多种作文评改的方法和措施。本文试就如何在作文评改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谈一谈。  【关键词】课程改革;作文评改;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一、寒风吹树木,严霜结庭兰——作文评改存在的问
【摘要】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生活中、社会上与人交往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口语交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中也有明确地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现在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也因此,我们更需要去重视小学语文中的“口语交际”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这既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于德育优先地位的一贯态度和德育工作
【摘要】韩立福教授所倡导的FFS教学模式率先在我校得以实践,本文作者就自己在导学案设计方面的一点体会,还有在听课、观察和实践中的感悟和大家作以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导学案的设计  高
一提及教学导语,人们自然会想到各种导入技巧,诸如提问式、悬念式、渲染式、引用式、激情式、故事式、实物式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但这些导语都是从“形式”上来定位的,轻浮有余,厚重不足。因为它们在内容方面涉及甚少。现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谈谈教学导语“内容”的确定。  一、以“记”导入,从文体角度设计导语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按文学样式可有诗歌、散文、小说、
【摘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文以余映潮老师的《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初中语文
【摘要】随着语文科学课堂教学的深化开放,多渠道地教授方式也逐渐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由课内阅读训练方式逐渐延伸到课外阅读,这样就能够扩展学生语言学习的接触概率、接触面与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并能够使学生详细掌握语文阅读的有效方法,从而养成比较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课内外兼修的阅读方法就是切实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训练;综合素质;课内外兼修;促进作
【摘要】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欢乐是儿童幸福人生的前提。阅读教学只有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其发展才是有效的。本文以诗歌《秋天》的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朗读和语言品味三方面来浅谈一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学习初中数学时,算术平方根、负指数运算等让我很头痛,九个特殊的三角函数值更让人难以记住。所以,我想把它们集中到一起记忆。  如何让记忆过程既有趣又高效?我想到了打扑克牌。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不仅将扑克牌与数学口算结合,还把一些成语、俗语及典故也放入扑克牌中,做成了一种趣味娱乐牌。  一、结构组成  1.口算计算模块  扑克牌一般分为红桃、黑桃、梅花、方块四种,而趣味娱乐牌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