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教育?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时,出于思考的本能,我们会习惯性地给出教育的定义。然而,当我们仔细思索所给出的教育的定义时,会发现自己给出的定义并不能涵盖教育的全部。纵然我们能够给出关于教育的多种定义,但进一步追问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时,恐怕又没有多少人可以真正说清楚。“教育”一词虽然耳熟能详,几乎每天都被人们谈论,但人们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清楚。教育依旧是一个模糊性的存在。
  一线的普通教师可能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要回答“什么是教育”再简单不过了。他们认为,教育具体表现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参加教研活动等。然而,仔细想想,这真的就是教育吗?这真的就是我们理想的教育生活吗?面对这样的教育生活,教师们有时会感到困惑与无助。然而,身处这个快节奏、功利化、机械化的教育时代,终日的忙碌使得他们无暇思考教育的本质。如果我们敏感而又深情地直接触摸今天的教育,似乎可以觉察到这个时代的教育好像是拒绝深刻的,否则肤浅就不会成为一种时尚。我们似乎能够觉察到,无论是在思想的世界,还是在行动的世界中,深刻总是处于边缘,而这可能正是我们的教育缺乏深刻品质的时代依据。正因为我们缺乏高品质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呼唤,在深情的呼唤中才会深切感受到缺乏深刻品质的教育是怎样的孱弱。
  近日笔者阅读芝加哥大学菲利普·杰克森教授的《什么是教育》一书,顿感收获良多。杰克森教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最终得出一个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结论: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一振聋发聩的回答,无异于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对教育本真的追寻与呼唤将会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新鲜的空气,对读者如何理解教育也会有所启迪。其实,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书籍就是让他思考的最多的书籍。《什么是教育》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会令每一位与之遭遇的读者思绪翩翩,回味无穷。
  一、对杜威问题的回应
  杜威在1938年的一次演讲中,邀请作为听众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思考这样四个问题:“什么称得上是教育?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满足什么条件,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或口号?”[1]杜威关注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的纯粹性,而我们所缺乏、所需要的正是这种纯粹的、简单的教育。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还是学生的菲利普·杰克森首次接触了这次演讲的文字稿,于是就将杜威的问题铭记在心,在接下来几十年的漫长时间里,一直反复思索杜威所提出的问题,他将杜威的问题最终归结为:“什么是真正的、真实的教育?什么是根本上、本质上、绝对意义上的教育?也就是说,当把所有的记忆都褪去,把所有说过的、做过的都抛开,什么是教育的最后含义?”[2]为了明确这一问题,他继续思索与追问着教育的真谛。为了寻找到一个简短且有效的答案,他开始对教育的价值进行思考,询问作为人类活动的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教育对人类的福祉如此重要。因此,他逐渐地意识到,隐藏在杜威问题背后的东西可能会直接命中教育之所以称得上是“教育”的要害。
  最终,杰克森教授给出了一个个性化的教育定义:“教育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其明确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福祉(人格)产生持久的好转变化,而且,间接地,让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最终延伸至整个世界。”[3]正如他所说的,这个定义听起来相当笼统。毕竟,教育过去是,现在是以及将来仍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然而,这个定义背后却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我们不妨仔细想想,人类的一切教育其实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从个体一出生就在无意识中开始,发展社会意识,熏染文化意识,形成行为习惯,锻炼个人思想,激发个人所独有的感情和情绪。正是在这样一种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个人逐渐地分享了人类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把教育视为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虽然表面上显得比较简单,但却可能直接命中教育问题的要害。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在这一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中,还发生了什么,或许这就触及了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实质问题。杰克森教授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是促进受教育者精神转变的过程,即教育的底线。教育的底线在于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4],在于它的目标就是要改善人的精神。教育试图让接触它的每个人,如教师、学生的精神比现在更好。这一任务是无穷无尽的,它试图让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变得更好。每一代新人都需要接受教育,都可以自由地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就是使我们自己重新致力于对它的服务,重新认识到这项事业的崇高和神圣,这样,人类的生活才可能因自己的努力而更美好。
  二、教育的使命
  如果仅仅将教育归结为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通常人们依旧认为这一想法比较抽象和简单。然而,杰克森教授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提出教育的使命是什么的问题,认为教育的使命在于贩运真理,并将其归结为五种真理:事实性真理、系统性真理、工具性真理、道德性真理和主观性真理。事实性真理是教育内容中最简单的生活常识,所提供的信息通常可以在一瞬间或以易于验证的感觉进行传达;系统性真理是知识内容的体系,一般以复杂的结构形式呈现出来;工具性真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涉及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即人们采取行动的规划和步骤;道德性真理是内化并植根于人类道德意识中的礼仪和规范;主观性真理是个人采取的真实看待自己、他人以及整个世界的真理。杰克森教授认为一般的教育仅仅只是完成了对这五种真理的贩运,但却遗失了最重要的任务,即赋予这些真理以生命[5]。没有生命的真理不能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教育的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所以教育要贩运的真理必须是容易获取的、有趣的,而且对处于交流接受一端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即主观性真理。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在于将前四类真理转化为第五类真理,即主观性真理。
  然而,以怎样的形式贩运主观性真理,这是一个新问题。杰克森教授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民主的课堂,允许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能够自己确定所学内容中的真理,即教师要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反对和异议当作建议、收益对待[6]。对教师而言,这意味着他们要尝试着容忍学生打断授课、对学生意外提出的问题感到愉快、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困惑的面部表情并不惜一切代价为学生解疑答惑,所有的这些发生相互作用,都将会提升贩运主观性真理的意义。回归当前的日常教学生活,教师选择授课的内容,讲课、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等活动,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和形式几乎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然而,在理想的课堂生活中,知识应该由学生自主建构,只有在学生内部心灵中发生的知识学习才可能是最高效的。正如杰克森教授所言,只有“对真理贩运的控制转移到了个人手里,此时,它才处于自由社会中。在最好的条件下,其最终的管理者不是别的,正是思维本身,思维在做自己的事情,行使自己的自由、沿着自己的轴线转动、发挥自己的潜力”[7]。   三、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果说教育的任务在于贩运主观性真理,那么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者说最高真理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逻辑演绎的问题,也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远比人们预想的要麻烦,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并无有形的存在形式,不能通过经验得到验证,只能被考虑、谈论或示意出走向。杰克森教授指出,对那些追求教育最高真理的人而言,教育的终极目标,其最高的真理,只能是完美[8]。而且,他引用神学家保罗·蒂利希的“自由”和“规范”的双重概念,进一步将“完美”解释为“面向无条件有效的规范开放的自由”[9],认为只有通过个人自由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密切互动,人类思想和行动的道德重要性才会被确定下来,而自由和规范的问题又是教育必须面临的问题。教育需要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要遵循理性本身的支配,才能更好地行使。行使自由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类生活的真、善、美,这是教育的追求目标,也是全人类努力追求的完美顶点。因此,我们今天寻求并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高价值的人类努力。
  为了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师生交互关系或学校与学生的相互关联呢?杰克森教授提炼出“大,足以服务你;小,足以认识你”的观点来解释这一问题。“大,足以服务你”主要是指学校环境中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设施,充足的、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和教师与丰富的课程设置,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挥智慧才能的选择和机会,但这些关联主要是间接性的[10]。“小,足以认识你”主要意味着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不会没人管,不会在人群中迷失自己,表明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将学生视为个体对待,不仅仅是知识的受众,这背后的支撑是学校与教师对学生所作出的道德承诺,且这一影响具有直接性[11]。这种道德承诺其实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意或人性关怀而实现的。毕竟,教育中的“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同胶水,将教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从而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活。更需要指出的是,“爱”的教育情感不仅是单纯情景性的情感投入,更会折射出教师拥有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气质,这一点在当前功利化的教育时代弥足珍贵。教育的对象直接指向人,没有“爱”的教育只会成为对学生身体及精神的规训和压制,会丧失教育自身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活动本质。“只有教育总体上进行人道主义的追求和约束,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的世界,成为人的绿洲。”[12]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
  《什么是教育》一书可以视为一位高境界的教育思想家的个人反思,除了给出作者本人对教育的个性化思考,更多地会激发教育工作者思考自己心目中的教育。因此,对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而言,该书应该成为他们的参考手册,将教育看成是一项道德事业,让学生以及教师乃至所有的人为了变得更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菲利普·W.杰克森.吴春雷,马林梅译.什么是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14、15-16、155-156、151、33、36、37、109、111、147、148.
  [12]王本陆.教育崇善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155.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一、研究的缘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实践过程中,我园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在开发与利用周边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缺少主体的针对性  我园地处清河坊历史街区,周边有鼓楼、胡庆余堂、河坊街、南宋御街等。如何将如此丰富的资源进行有效加工、整理,使之符合幼儿园各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情感发展特点,是许多教
本文采用传记研究(Biographic Inquiry)的方法,对一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女教师的从教经历和心路历程进行了记录和个案分析。通过被研究对象李老师的娓娓讲述,揭示了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现状,总结了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重新获得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宝贵经验。    当教师并不是她的初衷    1990年李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被省师范大学录取,当时她并没有报考师范大学,报考志愿上只是填了服从分配,
一、探析通识教育的宗旨,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  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的欧美学者鉴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便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易经》《中庸》《论衡》中曾对“君子多识”“博学”“
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谓相得益彰。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滞后对群体及其个体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初中英语学科学困生的主要表现有:学习兴趣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科基础薄弱等。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在课堂完成,因此课堂学习是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
李方,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担任多家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浙江省农远工程、国家网络培训和国培专家,完成和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个,论文在全国、省获奖十余篇。  《中国教师》: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了美术课程所要具备的四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对于课标的理念教师们应该如何把握与应用?  李方:美术课程的四大性质明确了美
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一片沃土,孕育了诸如孔子、孟子、墨子、孙子等一大批思想家,至今山东省仍然深受国学文化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国学兴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学是与西学相对应而产生的概念,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广义的国学指的是中国原有的所有学术,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狭义的国学指的是核心文化传统,即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经典著作,主要是指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由观众、听众变成了参与者,“一言堂”变成了“多言堂”,信息传递由单向传递变成了双向交流。但教学效果有时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问”不得法。  例如,一位教师讲授《最后一课》,板书标题后,问:“同学们,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呀?”学生齐答:“都德!”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有问的必要吗?教师随心所欲地问,学生漫不
文化是学校的育人土壤,它滋润着每一个成长其中的生命体;文化是学校的发展之魂,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育人的根本。广州市南沙小学传承优秀教育文化,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积淀,提出了“山海文化”特色办学理念,随后,我校紧跟时代发展浪潮,立足本校,凝聚智慧,经过多年努力铸就了“山海文化”特色办学灵魂,从小学校发展成了大学校,从不达标学校跨越发展成了省一级学校。回顾探索之路,我们挥洒汗水,敢于拼搏,创造
大学先修课程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  编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近期,相关教育部门和部分高中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与尝试,比如国家选修课程的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期《深度报道》将关注高中教育改革中一次新的尝试——大学先修课程的开设,专题采访中国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越发受到重视,于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走进了课堂。本文旨在探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问题导学”的一般流程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对话,并引导他们提出、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新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问题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