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问题及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r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性问题,并总结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实施;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伴随着物理新课程标准出台,许多初中物理教材正在重新编排或者是已经出版,物理新课程实施的问题式现阶段物理课程改革最为受关注的问题。在现阶段,物理教师受到新教材、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冲击,难免会在课程实施中存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困惑,同时在改革教学方法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教学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性问题,并总结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一、初中物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举措。新课程标准是在构建出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它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课程结构的要求有了全方位的提高,同时也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第一,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强调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并将探究性的学习和物理知识的学习放在同等地位。第二,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发展学生兴趣,探究性认知规律为主要教材结构的设计依据。第三,新课程标准强调人文精神的渗透,扩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促进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
  二、初中物理新课标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融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倡导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追求的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出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目标呢?实施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课标教学需要,导致新课程实施不到位。针对物理学科,有些教师的能力发展提升达不到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比如说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物理课堂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对新的物理教材的理解有失偏颇,教学内容让就明显偏向于知识方面,对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不够。
  第二,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课堂模式没有得到改变。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追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堂理念,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创新学时。然而,在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都有所改变的物理新课标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对新课标、新教材的适应程度比较低,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严重,因此,不管是课堂模式还是学习方式,均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初中物理新课标的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既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自我能力以及教学适应能力的一次挑战。那么,如何才能够切实的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呢?面对这样的挑战,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加大新课程教学的岗前培训工作,尤其是教学有一定资历的老教师,一定要做到全员参与,通过落到实处的培训,切实消除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每个教师的思想认识,使教师对实施新课程教学与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达成共识。
  2.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的效率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丰富课堂色彩,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那么,教师必然要纠正从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教学方法,例如有的教师对物理定律的教导统统采用数学演绎法,并没有进行理论逻辑思维上的分析,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滋生的教育方法是新课程标准教学体系中不能容忍的。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下面简要分析几个常用的新教学方法。
  (1)情境创造法
  创造情境,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投入学习中,让思维高度集中在课堂内,提高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初中物理教材《浮力》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创设问题情境导入。以"小木块为什么始终漂浮在河面上?"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探究性实验教学
  物理作为探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其教学方式必然离不开实验教学。但在过去的实验教育中,教师总是按照实验教材照搬实验,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实验兴趣。而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好处在于,实验结果是属于开放式的,教学在意的部分是做实验的过程,注重的是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上述《浮力》课程教学,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教师可以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另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3)合作学习
  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才是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联思考。合作学习是一种加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形成物理知识结构体系。如《浮力》教学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教材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
  总结
  新课程标准下,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不断适应教学改革,才能扫清新课标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障碍。
  参考文献
  [1]占长华.刍议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改革与实践探索[J].新课程学习(下).2012(12)
  [2]陈玲.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0(07)
其他文献
3.安全火花电源的设计方法及要求安全火花型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检验应符合一机部、煤炭部、石油化工部1976年颁布的《安全火花型防爆电气设备制造检验暂行规定》的有关
词汇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建英语知识大厦的基石。词汇掌握的多少以及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并直接影响考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学习和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就在于需要结合口语锻炼来进行综合化的教学。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办法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理解课本的含义,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4  一、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意义  (一)有利
摘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较少依赖别人而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综合型能力,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小学课程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独立自主能力,最终成为我国所需要的自主创新人才。本文主要通过阐述自主学习的定义与概念,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如何行之有效
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垂直骨面型的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各亚类的形态结构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75例年龄为10-14岁、牙龄为ⅢC期的恒牙
【中图分类号】G622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使用的教和学的手段。教学方法用得是否科学,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关系大,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为了加快藏文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我对改革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藏文教师。下面就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工作,浅谈一下几点:  一、更新陈旧的教学思想,继承合理的教学方法  改革藏
摘要:语法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一直受到广大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词汇与语法贯穿了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词汇,学生才能够了解用什么词汇来表达内容,掌握了语法,学生才能够规范表达的语句,避免出现错误。本文主要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进行切入,针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阐述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对广大高中英语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中、数学教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两个重要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方法,什么数学思想?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关于数学方法  目前对数学方法的几种说法:(1)数学方法是人们从事数学活动时使用的方法。(2)数学方法不仅指数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思想方法),而且也应当
每一个职业性节日,都意味着社会对从事这一职业人们的格外尊重,同时也意味着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对社会的庄严责任。这一职业承担着非同一般的社会使命,所以我国只有三个职业
[摘要]学科渗透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文科综合能力的历史教学方法,通过学科渗透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渗透;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一、历史教学中学科渗透的基本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各个事物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各个事物的变化发展也是相互影响的。当部分以无序的、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