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feb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把学习和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真正投入到自主探索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语文学习的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和思考,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求证,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去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是以教师单向传授语文知识为主,缺乏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环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种思维的品质,有了创新思维和习惯,才能在后期的语文学习,乃至各个科目的学习中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和独自探索的能力。这不仅会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收到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还会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对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作为教学的主体存在,单方面向学生传授语文教学内容。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对教师的思路形成了依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体,还语文教学生机和活力。语文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生字生词外,对于课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全方位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提供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感受发散思维,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急于判断,不设置固定或者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正面思路,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不正确的思路和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和对比。
  例如,在《将相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前向学生们提问,和氏璧是怎么回到赵国的?蔺相如是怎么维护赵国的尊严的?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举例说说?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去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学生对蔺相如和廉颇的评价方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新奇的观点,教师要注意倾听,并进行总结和引导,多进行正面评价,引导学生放飞思想,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的过程是发散思维、脑细胞活跃运动的过程,在此之间经常会有新颖的想法、新奇的灵感出现,创新思维应运而生。小学生普遍都侧重形象思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教学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塑造了一批经典艺术形象,描绘了不少场景和美丽景色。这些特征都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尤其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人物、情节、景色和情境的描述想象出相应的画面,以课文为依托,进行发散思维,再造想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创作的情境和心情,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草船借箭》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周瑜、诸葛亮、鲁肃等文中的人物,演绎出文章中故事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增加个人见解,为人物增加台词,创编更多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学生为进行故事扮演,会认真地阅读和理解课文,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还会加入想象,根据想象创编更丰富的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学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思维得到创新性训练,释放学生联想的能力,也增加了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合理质疑,锻炼创新
  思维大胆、合理的质疑是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拥有适当的质疑精神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学生不再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课本中的内容是理所应当正确的,而是拥有了自己的主观认知意识,可以更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究,这对创新思维的形成非常有帮助。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好不要直接将知识的结果和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合理地设计疑问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学生思考和分析这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性,继而帮助学生一起去查阅资料、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提出自己新的质疑,再进行相关的思考、分析,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文中所说的“他没有什么模樣,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这句话,思考一下,他的模样有什么特点,真的没什么模样吗?他的什么精神是可爱的?让学生通过质疑分析句子和文中的内容,对文中的内容有了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理解,也就对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寓意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在这种质疑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思维被全面调动起来,会出现新的想法和火花,创新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质疑、进行联想、分析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创新的意识,逐渐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培养他们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为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永胜.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59.
  [2]丁鹏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40.
  [3] 王国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94):39-40.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的核心在教师,教师的阅读教学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重复,而应该是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活动。翻转课堂引入小学语文教育无疑会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创造新的革新机遇。本文结合笔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方面的自身经验,论述了基于阅读教学如何构建语文翻转课堂并提出一些强化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翻转课堂普及的今天,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在认识数学,探究数学,发现数学内在魅力的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积极进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灵活多样解决问题的同时融入课堂教学环境。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一次大变动,数学教学顺应教学改革的浪潮,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以及积极探索成为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实际需
摘要:国民体质,尤其是幼儿的体质问题,已经成为了衡量新时期健康新定义的重要内容。幼儿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认识世界和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不仅能够让他们直观的认识大自然、激发幼儿的兴趣热情、锻炼身体、增长见识,还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关于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视,户外活动逐渐成为各幼儿园经常开展的活动之一。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中包含了分析性、辨析性、观察性思维能力等很多方面,这些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数据、空间、数学条件等要素,是学生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在现在的很多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多时候是忽略的,学生思维能力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样学生数学素养也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促进,因此要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
摘要: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曾经说过“我不喜歡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因为归根结底所有的科学进展都是从实验开始的”。课外小实验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瓶瓶罐罐当仪器”,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实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直观明显。课外小实验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面向学生的文化思维、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在自主阅读活动中,学生需要应用到词汇储备、阅读思维和想象能力等,属于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创新与拓展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当前的自主阅读活动中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素质培养。本文从语文科目的阅读指导现状出发,对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指导工作展开不同角度探究,旨在通过相关
摘要:通过开展学前自闭症聋童融合教育实践发现,“嵌入式”个别化支持策略能够使学前自闭症聋童在融合班级更有效地参与集体教学活动,促进学前自闭症聋童在普通班深度融合。  关键词:个别化 学前 自闭症聋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世界特殊教育发展至今,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二元分离、完全独立的系统,已开始与普通教育间的融合,即让残疾儿童回到主流学校接受与正常儿童一样的教育。[1]  
摘要: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也是教师教学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人生当中学习和成长重要时间段,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探索出适合本班级的特色文化,并加以建设。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 特色 班级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班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环境,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班级文化对学生个性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师教学思想及方法的转变,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色彩搭配能力,不仅对自身修养有帮助,而且能够促进智力发展。本文结合对小学色彩教学内容的分析,详细阐述了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色彩教学策略,交流色彩教学的经验,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