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数学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方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的关键,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推动作用。新课改的实施,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新型教育理念的推行,使小学数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只要数学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统筹兼顾,就一定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学生认为数学难学,对数学课产生畏难心理;数学教育注重小学生的成绩,把数学成绩当做评价小学生优劣的唯一指标;数学课堂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等。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为小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优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对数学有畏难情绪,缺乏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小学生都认为数学难学,每当上到数学课的时候就会有畏难情绪,无法全身心投入数学课堂学习,在数学课上不注意聽讲,教师安排的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因此无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小学生接触数学的时间短,数学思维能力弱,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给小学生施加压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还有的家长给小学生报了数学辅导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辅导班的教学与数学教师的教学存在偏差,容易对小学生产生误导。
  (二)教师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生的数学成绩看得过重,认为只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学优生,数学成绩差的学生都是后进生。有的小学数学教师还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小学生进行分层,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数学优等生的培养上,而对于数学后进生则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这样就造成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同时,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使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在新时期,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无法真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三)数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数学没有技巧。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观念守旧,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缺乏创新,使小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反感。在一些偏僻地区的小学里,由于师资力量有效,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课堂上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漠不关心。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理念,还要积极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技巧,最终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但是某些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发挥才能的机会,造成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二、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必备方式,并且深受师生喜爱。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从无声到有声、从枯燥乏味到生动活泼、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也可以促进师生进一步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加法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给小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在大屏幕上出现了两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放着1个苹果,然后我引导学生:如果把两个桌子上的苹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个苹果?小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能够得出是2个。我继续说:1和1合起来是2,也就是1和1加起来是2,怎么表示呢?就是在1和1中间写上“ ”,读作“1加1”。这样的演示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教学非常顺利。
  (二)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与小学生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参与小学生的学习与活动,为小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实践探究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讲“元角分”的时候,为了让小学生正确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养成从小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我在课堂上与小学生做游戏,在游戏中渗透元角分的识别和换算。假设数学教师是超市的收银员,要去超市里买文具,其中直尺8角、橡皮3角、铅笔5角,小学生有1元5角,能够买多少文具?有的学生说买一把直尺和一根铅笔,有的学生说买一块橡皮和两根铅笔,等等。这个游戏是开放性的,只要购买的文具总价值不超过1元5角就是正确的。在与小学生做游戏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产生了默契,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改善教学方法,重视数学学习技巧的指导。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小学数学教师要进行积极反思和不断改进,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技能培养,还要提高对数学思维的重视,促进小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数学的意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数学教师要树立发展性的教学观念,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技巧的指导,改变小学生依赖教师的心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掌握的目的。总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会不断探索和深造,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小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陈瑶.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几点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19期.
  [2]赵蓓.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数学生活化重要性的分析,以及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讲解,分析了如何将数学生活化这一思想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關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生活化 教学策略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摘 要: 顾名思义,数学实践是指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手段的一种数学教学活动,它在我国小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小学教师的一种职前培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该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验证和推理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数学实践活动 综合素质 综合能力  一、
摘 要: 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拥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数学学习习惯 预习 专心听讲 动脑多思 作业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其中良好的思维
摘 要:国家在近年来为满足更多公民的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增加住房公积金的放款量,在以往公积金贷款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处理,极大提升了放款速度,拓宽公民购房融资渠道,但同时也增加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究,强化贷款资金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提高对贷款风险的防控能力,推动我国住房公积金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全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真諦,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探究中分析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学习需要兴趣的引导和催化,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进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对学生数学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方式等方面培养的保障,是一切教学方法得以施展的前提。目前我国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强压式、灌输式的教学问题依旧存在。这些不仅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而且遏制了学生能力发展。本文对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年级 教学有效性  从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情况来看,课
一、操作的形式  (一)发现数学事实的操作活动。  如: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教材没有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让学生经过一点画直线,在画中思考“能画几条”,体会到能画“无数条”;学习量角后,让学生量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计算三个角度数的和是180°出示三个大小相同但边的长度不等的角,让学生测量后发现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量边长相等的多边形的角,发现每个内角的度数相同,或者三角形的三个角度数的和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