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通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顾名思义,数学实践是指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手段的一种数学教学活动,它在我国小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小学教师的一种职前培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该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验证和推理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数学实践活动 综合素质 综合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构建新知能力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依赖模仿,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并解决问题。数学实践是一种脑、眼、手等多个器官协同完成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发展。
  人的大脑是一个神奇而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它可使思维与双手灵活地结合,激发人们各方面的潜在能力。因此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地参与其中,用独特的思维发现、了解并探索其中的奥秘,构建属于自己的新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讲菱形及其四边的关系时,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观察、猜想并验证其四边的关系,这时学生会依照其自己的想法,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关系。有的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有的学生会通过线长短比对,有的学生会通过纸片折叠。这样既使得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并接受了新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构建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体验生活能力
  罗巴切夫斯基说过: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的抽象,总有一天它会应用在这实际生活中。可见,数学与生活的相辅相成、息息相通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突破课堂的束缚,到开放式的、动态的、多元的现实生活中了解数学、走进数学,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他们在丰富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上为学生出如下生活中购买电话卡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体验生活能力:小刚的生日即将来临,他的父母为他准备了一部移动4G手机,可是他并没有移动手机卡,因此小刚想要为自己买一张移动手机卡,以便和家长朋友联系。请同学们帮助小刚去相关营业厅咨询,调查不同营业厅的手机卡价格和优惠价格,并选择出优惠的购卡方案。
  这个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多出去调查,多了解并走进社会。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不同移动营业厅的不同促销方案,如“月租25元套餐,交300元话费增50元”、“月租38元套餐”等多种不同的优惠套餐方案,学生在进行了调查之后会总结不同的优惠方案,并进行计算、比较,根据不同的现实要求,选出不同的使用情况下最优购卡方案。
  教师利用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及无处不在,不但能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体验生活能力,提高数学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知识拓展延伸到现实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价值,激发其数学情感,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多地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能力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生学完圆柱与圆锥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许许多多不规则的物体,如剪刀、土豆、玩具汽车等,我们如何较准确地测量出它们的体积呢?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很多学生会思考怎样通过直接测量计算它们的体积,也有一小部分人会有新奇的想法。这时,教师可以下达一个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准备,自备实验用品,计算每小组带来的用品体积。方法一:当测量土豆的体积时,学生可先取一个容器,测量其容积A,之后盛满水并然后将土豆慢慢放入,此时一部分水溢流,之后将土豆取出,测量剩余水量B,这时A-B就是土豆的体积。方法二:当测量剪刀体积时,学生可以网上查剪刀的密度?籽,并测量器质量M,M/?籽就是其体积。这个问题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既是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的终点。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的目标,也是数学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通过数学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弗赖登塔爾说过,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再创造。因此,教师就需要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并启发学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进行再创造,而不是将书本知识机械地灌输于学生的头脑中。儿童都具有奇思异想与思维冲动,而创新思维就是在这种思维冲动中产生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新鲜的场景,利用有效的数学实践,开拓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触景生情是创新之源: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可以通过夕阳西下时人的影子,想到通过测量旗杆影子与人影成比例的方法计算旗杆高度的方法。
  (二)敢于动手是创新之本:学生在有了创新思想之后,并不一定敢于动手实践,这时就需要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动手,进而增强并稳定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之后,一定要让学生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其思维的正确与否,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并通过它们培养学生的构建新知能力、体验生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小学数学真实性问题解决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1):12-15.
  [2]李学全.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全国高师会教学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2006:93-95.
  [3]祝玉兰.中小学数学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的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92-9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且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望而生畏。那么如何才能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继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已是广大数学教师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分层  针对职业教育领域,有效教学不仅要有教学效率和效果,还要为日后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就业与创业等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如
摘 要: 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是许多专业都开设的必修基础课程,自然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不能轻视的。本文结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特点,以五星教学原理为指导,提出五星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五星教学法  一、引言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而高等数学是高校中许多专业均需开设的公共课,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因此找到适
摘 要: 数学课堂是灵动的、多变的,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中的各种生成。本文从高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基本特点分析,以及高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具体实施过程两个方面阐述了关注课堂生成的重要性。旨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学生存在的疑问,以及学生提出的各种游离于教师预设以外的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动态生成 基本特点 实施过程  在新课标理
摘 要: 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探究未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能,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初中数学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初中数学学习告别了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知识点少、内容简单等特点,学生的学习压力及负担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加大。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将探索意识灌输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摘 要: 新课程的实施再次掀起了素质教育的高潮,在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既有很多的茫然与困惑,又实验性地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逐渐的,作者总结出要将数学教学过程进行得更具有吸引力与创造力,就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 自主探索 张扬个性  一、自由民主,将课堂交给学生  数学课堂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阵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国家对于中职院校给予了扶持,使得中职院校有了好的發展前景。然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重要的辅助功效。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其课堂质量,需先针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课堂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课堂质量 教学策略  从中职院校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来看,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差,缺乏兴趣与好的习惯等众多因素的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数学生活化重要性的分析,以及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讲解,分析了如何将数学生活化这一思想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關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生活化 教学策略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