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检验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的关系成为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1996年到2008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广义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形成物价上涨的压力。
  关键词: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73-06
  
  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加,从2000年的4 743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14 221亿美元,2007年更达 21 738亿美元。2008年1-7月我国的贸易总额为14 82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6.40%;其中出口总额为8 029.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60%;进口总额为6 791.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10%。自2004年5月起,贸易差额已经连续数月表现为顺差,并出现爆炸式增长:2004年为 320亿美元,2005年为1 019亿美元,2006年达1 775亿美元;到了2007年更增长到2 622亿美元,同比增加47.7%;2008年1-7月为1 237.15 亿美元。较高的贸易开放度和贸易收支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原因,外汇储备增加通过外汇占款机制影响国内货币供应量,从而形成物价上涨压力。
  本文利用1996年1月到2008年7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的检验。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贸易开放度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将越来越清晰,对于我国物价波动的判断必须放在全球经济供求平衡环境中,积极防范贸易途径的国际通货膨胀冲击。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困惑国际经济学的问题之一。[1]该问题的研究始于Romer 对动态不一致性的研究。Romer[2]利用114个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存在负相关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通货膨胀一致性理论。Lane[3]建立一个价格僵硬的小型开放模型,结果表明在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其预期性的货币扩张所能获得利益越低,而且实证分析也支持Romer(1993)的观点。Gruben 和McLeod[4]认为更高的开放度可以产生低通货膨胀政策的承诺机制以降低平均通货膨胀率。Rogoff[5]发现,与亚洲新兴国家的贸易对发达国家商品的实际成本造成了向下的压力。但是并非所有学者都支持Romer(1993)的观点,Temple[1]采用菲利普斯曲线替换比率与贸易开放度的关系来验证Romer的通货膨胀一致性理论,实证结果并未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关系。Terra[6]对Romer 的实证分析提出质疑,他认为只有在债务危机时严重负债国家才会一致性显示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高收入国家的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成正相关关系。Gamber and Hung[4]发现,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渗透程度越高,进口价格波动对本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越大。
  我国学者孙立坚等[7]认为在汇率和外国出口价格对本国价格影响的传递链上,外部变化首先传递至国内价格上,再由此传递至国内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最后到达消费者商品价格。由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管制,整体上是属于价格传递弹性较低的必需品,它与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无直接关系。陈全功、程蹊[8]在其所作的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路径分析中,从贸易收支的角度综合考察了对外贸易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认为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和贸易收支各项都缺乏明显的相关关系。刘华,卢孔标[9]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进出口与国内物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进口价格主要改变生产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表现为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进出口对国内“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最显著,是影响物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黄新飞[10]用1978年到2003年中国的数据,通过协整和ECM模型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率在长期内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贸易开放度是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原因,维持协整关系的稳定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
  我国学者关于对外开放与国内物价波动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并侧重于汇率、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等因素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很少有文献关注贸易开放度对物价的影响。并且大多数是定性的研究,实证研究的文献很少。而本文运用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中国通货膨胀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的检验,从而更明确阐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进出口贸易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分析
  
  研究表明,在国际贸易往来基础上,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受进出口贸易影响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价格传递路径、“总供给—总需求”路径、货币供应量传递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价格传递路径,即国外的物价水平通过本国的商品和服务进口而影响国内价格水平。在名义汇率不变情形下,根据“一物一价”原理,所进口的外国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会构成国内物价水平的一部分,从而可能造成“通缩”或“通胀”进口的现象。其传导机理是:进口价格国内厂商原料购进价格商品出厂价格国内商品价格。
  第二条路径是进出口对国内“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一国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形成国家总供给的一部分,出口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在国内供给量和需求量一定情况下,进出口贸易会改变该国“总供给—总需求”平衡,从而使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发生变化。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对全球供求的敏感性”。[9]一般地,一国供过于求的产品通过出口输出到国际市场,可以缓解产能过剩造成的通缩压力;供不应求的产品则可以从国际市场进口,以缓解产能不足造成的通胀压力。
  第三条路径是货币供给量传递路径,即对外贸易差额会影响本国外汇储备量,使中央银行的货币资产结构发生变化,构成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的增长或减少,会影响本国货币投放总量变化,进而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其传导机理是:进出口差额外汇储备外汇占款货币供给量国内通货膨胀水平。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决定了收支变化带来的通胀压力。Calvo[11]在考察拉美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后指出,经常性的货币冲销干预只会导致国内利率的提高,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好。
  本文从第三条途径出发,研究了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我国贸易开放度不断提高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进而导致流动性过剩,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三、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
  
  (一)模型和变量
  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 Regressive, VAR)模型[12]采用多方程联立形成,它是用模型中所有内生当期变量对它们的若干期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 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本文构造的VAR模型可以表示为:
  
   本文主要有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三个变量,各个变量解释如下:
  1. 贸易开放度:open,月度进出口总额与工业增加值的比值。
  中国贸易开放度增速过快,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贸易开放度由9.8%增加到67.7%;2003-2007年,贸易开放度都在50%以上。尤其是出口贸易开放度增长迅速,1993-2007年,出口贸易的开放度都一直大于进口贸易的开放度,并在2007年高达37.9%(见图1),远超过世界出口贸易开放度的平均水平。
  2. 货币供应量:m2 ,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M2与M1持续增长。广义货币M2的供应量从2000年的134 610.4亿元,上升为2007年的403 401.3亿元,增幅达到199.7%;截止到2008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446 362.17亿元,同比增长16.4%;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54 992.44亿元,同比增长14%(见图2)。2007年上半年,在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偏多的背景下,M2增速呈现较快上升势头,7月末达到年内最高点后持续高位运行。M1增速比2006年明显加快,全年维持高位运行态势,到2007年末M1增速比M2增速高4.3%。2008年1-7月份,M1、M2持续高位增长,同比平均增长了17.63%和17.34%(见图3)。
  
  3. 通货膨胀: cpi,与前年同期比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货膨胀水平是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价格指标,通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来衡量它。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或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从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攀高,2007全年CPI指数上涨4.8%。2008年我国的CPI持续走高,2月为8.7%,3月为8.3%;4月为8.5%;5月为7.7%;6月为7.1%;7月为6.3%。我国的CPI从2007年3月到2008年7月连续17个月超过国际公认的3.0%的轻微通货膨胀底线(见图4)。
  为避免年度数据掩盖变量在一年内发生的波动,本文采用1996年1月到2008年7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使用Census X12乘法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季节调整,对调整后的数据取对数,分别用ln open、ln m2、ln cpi表示。
  (二)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
  1. 单位根检验。首先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用使用ADF法检验ln open、ln m2、ln cpi的稳定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ADF检验可知,这三个变量均是非平稳的,它们的一阶差分,即Δln open、Δln m2、Δln cpi在5%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
  2. 协整检验。对于具有相同单位根性质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利用Johansen 检验来判断它们是否具有协整关系。Johansen 检验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包含有关变量一阶差分滞后项和水平量一阶滞后项的向量自回归(VAR) 模型,同时解出其中水平量估计系数矩阵中对应不同秩数的特征根。基于VAR模型,根据AIC和SIC最小化的准则,本文确定滞后期为3,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协整关系时,确定滞后期为2。检验结果(表2)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说明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中国通货膨胀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将协整关系写成数学表达为:
  
  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度与通胀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贸易开放度增加1%,CPI增加0.299%;货币供应量增加1%,CPI增加0.25%。这和Romer[2]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如果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制定政策,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会有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开放度和通胀率存在负相关关系。而Terra[6]认为Romer所指出的负相关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负债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对债务危机的反映。
  
   我国之所以存在贸易开放度和通胀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于随着贸易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引致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从而影响物价水平。巨额贸易顺差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量,1994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516 亿美元,2000年为1 655.7亿美元,2006 年上升为10 366 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15 282.49亿美元,较1994年推行强制结售汇时增加了30倍。外汇储备激增使央行的货币资产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外汇不能在市场直接流通,中央银行为买入外汇需要投放大量本币,构成外汇占款。2000年底我国的外汇占款仅为1 726.4亿美元,2006年为12 675.6亿美元,到2007年底上升为17 574.9亿美元。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随之增加,从2000年的4万亿元,上升为2007年的10.2万亿元,增幅达155%(见表3)。基础货币增加引致货币供应量的扩大,进而引发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
  
  四、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动态分析
  
  (一)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的基本思想是“过去的可以预测现在”,即如果利用过去的X和Y的值对Y进行预测,比只用过去的Y值来进行预测产生的预测误差更小,则可以说X是Y变化的原因,反过来,也可以依据这一原理判断Y不是X的原因。Granger因果检验要求变量必须平稳,因此对ln open、ln m2、ln cpi的一阶差分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根据AIC和SC最小化准则,选取滞后期为2,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第一,存在贸易开放度到通货膨胀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贸易开放度变动是通货膨胀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反之,通货膨胀变动并不是贸易开放度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第二,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通货膨胀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同时通货膨胀变动也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第三,存在贸易开放度到货币供应量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贸易开放度变动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扩张的货币效应会更多体现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上;反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并不是贸易开放度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二)脉冲响应函数
  格兰杰因果关系只是说明和验证了三者因果关系,具体的影响过程和方向可以借助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这个变量,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它所有的内生变量。对ln cpi、ln m2、ln open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采用广义脉冲法(generalized impulses),以克服Cholesky脉冲响应法中由于变量的次序不同而导致脉冲结果不同的弊端。
  
  从图5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度扰动项对通货膨胀的冲击一直为正值,且从第三期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我国贸易开放度的波动加剧通货膨胀的波动,进一步证明了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存在正向的关系。从图6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扰动项对通货膨胀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冲击,但长期内趋向平稳,说明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加剧了物价的波动,但长期内这种作用有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
  
  五、结论
  
  本文利用1996年到2008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的检验,得出如下的结论:
  1.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通货膨胀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且通货膨胀变动也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存在贸易开放度到货币供应量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贸易开放度变动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原因,且扩张的货币效应会更多的体现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上。
  2.贸易开放度和货币供应量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随着贸易开放度的不断提高,贸易顺差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量,使央行的货币资产结构发生变化,构成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的增长进一步增加我国货币投放总量,进而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
  3.通过本文的实证检验可以发现,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强管理和保护,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首先,加快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发展中努力减少过大的贸易顺差。其次,完善出口措施并调整出口补贴的方向,将出口补贴的重点转向产品价值链的研发环节,促使我国产业获得动态的比较优势;再次,要加强监测及预警,特别是要加强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商品进出口数量与价格的监测及预警工作,充分发挥进出口对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调节的作用。最后,建立调节基金制度,建立重要进出口商品的物资储备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以控制国内市场物价,减轻国际市场突变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TEMPLE,J.Openness,inflation and the phillips curves:a puzzle[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2,34:450- 468.
  [2] ROMER,D.Openness and inflation:Theory and evid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869- 903.
  [3] LANE,P.Inflation in open economic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42:327- 347.
  [4] GAMBER,E.,J.HUNG.Has the rise in globalization reduced U.S.inflation in the 1990s? [J].Economic Inquiry,2001,39(1):58-73.
  [5] ROGOFF,K.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disinflation[M]//Economic Review Fourth Quart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2003.
  [6] TERRA,M.Openness and infl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641- 648.
  [7] 孙立坚,吴刚,李安心.国际贸易中价格传递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3(4):3-21.
  [8] 陈全功,程蹊.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路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2):51-56.
  [9] 刘华,卢孔标.进出口贸易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J].金融与经济,2007(10):13-16.
  [10] 黄新飞.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基于社会福利的分析框架[J].南方经济,2007(2):67-77.
  [11] CALVO G.A.,LEIDERMAN L.,REINHART C.M.Capital inflows and real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in latin america:the role of external factors[D].IMF Staff Paper,1993,40(1):108-151.
  [12] SIMS C.A.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 [J].Econometrica,1980(48):1-48.
其他文献
寰椎不稳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不讼有或无脊髓症状,常使患者处于危险状态,多而施行 椎的稳定性手术,后路手术显露容易,便于安置内固定,对于大部分患者适用。但目前传统的后路融合术
在大众的思想观念里,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对象,而不能成为传播知识的对象。新课标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
绿色科学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代表了科学发展的方向。在小学科学教育体系中,呈现出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应将绿色科学知识生动、自然地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绿色科
创伤性血气胸是骨伤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临床以胸闷、气促、咳嗽,甚至咯血、呼吸困难等为特征,易并发休克、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甚至危及生命.自1998~2002
摘 要: 在阐述了科技期刊市场化的含义之后,明确了科技期刊市场化的途径、目标和优势,并对部分国外的办刊模式做了分析。结合科技期刊在知识传播体系中的作用,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市场化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要转变观念,更新科技期刊办刊思路;探索和更新工作方式,努力实现期刊现代化;要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关键词:科技期刊;市场化;目标;办刊思路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建立利益分配的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中期阶段的补贴方式与努力分配的关系。将退耕还林工程视为一个合作生产过程,推演并证明了不同主体对于补贴方式选择
一、教材解读《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在原来的教材中叫"替换"策略,后更名为"假设"策略,编排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第四单元。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画图、列表、一一列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管理心理学的宗旨就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在当今的学生活动中,往往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并且,现有的激励制度倾向于采用强化理论之负强化刺激,通过惩罚参与度较低的学生来削弱学生的怠惰,从而使学生产生受挫折的压抑心理,效果欠佳。故正确分析活动参与者的心理并认清各激励理论之特性与利弊,进而采取合理方式应对之以提升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实为必要。  
我校贯彻《灌南县中小学“高质课堂”实施意见》(灌教发〔2018〕63号)一年多来,笔者感悟颇多。以下谈几点思考。一、“高质课堂”始终强调“五指”高质,就是高质量或者高品质
摘 要: 刑事立案监督制度之法律规定几经变革,虽然其框架建立起来了,但其制度本身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完善,致使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不能充分发挥,对于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改进,可以通过检察审查会制度,赋予其相关职权,在制度重构的基础上对立案监督制度加以完善。  关键词: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缺陷;检察审查会  中图分类号:D92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