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ingaaa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要改变学生过去那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集体授课有机结合、优胜互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在分组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按4人小组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组与组之间要水平接近,无明显差异。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可以促使组内每个成员互相帮助、民主平等,也可以促使组间的公平竞争。
  二、平等参与的原则
  1.小组长轮流担当
  我把小组内每4个同学编为1~4号,轮流担任小组长,使他们都有机会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和学习,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组织能力得到了培养,自尊心也得到了增强,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同学,一旦能主动承担任务,并能完成,一定会得到全组同学的鼓励和赞许,这将会激励他更加积极向上,同时,小组长又是组员,总处于组织与被组织的过程中,人人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
  2.改变某些学生独占一方的局面
  由于组内不同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就会出现小组内口头表达、组织能力强的学生独占合作空间的局面,其余的学生就成为旁听者。因此,安排组每个成员轮流当组长,使他们每个人都有组织机会,小组长安排组员轮流发言,使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三、主动探索的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1.主动参与,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
  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就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合作学习氛围,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相待,消除恐惧心理,又要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就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同伴间的合作效率。
  2.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
  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交流。如,在组织“小小运动会”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运动会的场面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中一个小组提出了三个问题,列式为18 34=52(只),34 9=43(只),34-9=25(只),教师接着问其他小组:“你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其他小组跃跃欲试,提出了很多其他问题。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叙述,教师板书,并且由目的地分成两类,一类是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另一类是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这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始终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这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空间,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作者单位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位于美丽的天鹅湖——洪泽湖畔,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新兴的全日制民办完全中学,由著名民办教育实业家丁祖怡先生为回报桑梓而投资兴建的。2004年学校高中部被评为江苏省二星级高中,初中部也于当年成为江苏省示范初中。2008年1月高中部又成功升格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确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校训,“严谨、诚朴、和谐、进取”的校风,“成就师德、厚德载物”的
经过长达五个月的筹备,2009年8月,“德育教育创新方案”在我校以《屈辱·抗争·探索·复兴》历史图片展、《扬起理想的翅膀》和《我的人生我做主》报告会等为主要载体付诸实施。本文力图通过对该方案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阐释其意义与启示,以期对思想政治、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德育教育创新方案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改变这种现状不仅必要而且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只从文化知识考试的分数去评价学生,而必须建立并实施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机制,使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每名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  
一、背景  新教材中开设了一种新的作文课式——小练笔。小练笔,就是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中的有关写作知识,进行仿写型的作文小练习。它是中年级作文练习形式中的一种,其目的是增加小学生作文的次数,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它是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着手,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一般被编排在阅读课后。可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练笔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进行扎实的
耳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聋校教学的难点,作为主要阵地的语文课堂教学为耳聋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有效平台,课外教育资源的应用为耳聋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起到了巩固和提高的作用。笔者认为立足课堂,放眼课外,尽可能地将聋生课堂的语言学习同认知世界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是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课堂为基点,利用有效资源  教材是聋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重要载体,也是聋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句口号已喊了多年,但我认为至今也没能真正渗透到教学的“骨子”里去。我从事语文教学已近九年,回首过去,总有些事浮现眼前,总有些话想要倾吐。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成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一些体会。  一、我们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刚走上教学岗位时,年龄上与学生比较接近。作为班里最年轻的老师,我遇事总爱与学生商量,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他们的知心
摘 要:本文试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从五个方面去做: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明确学习动机;根据教学内容,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美好的情感,调动学习热情;通过活动坚定信念和锻炼意志;在整个初中地理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毅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非智力因素;培养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了课程理念的更新,带来了教学模式、方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自主的生活态度与品格,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德育就是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开展班级自主教育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自主的生活态度与品格,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素质教育培养的基础和实质,就是发挥和提高人的自主性。为此,应积极构建班级自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多方面,顺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伴随教师职业生涯持续不断的过程。  教育改革的与时俱进,呼唤着学校教育新的发展,其前提则是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成为一名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者,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探索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的研究者。面对绍兴县教体局提出的“提升内涵品质,建设教体名城”的工作主题,建设教体名城必须要有一
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中学生语言技能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是任何一门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技能,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语言学习程度的高低。在新课程中,对于阅读能力的重视尤为明显。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对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一个语言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