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不小 防微杜渐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从五个方面去做: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明确学习动机;根据教学内容,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美好的情感,调动学习热情;通过活动坚定信念和锻炼意志;在整个初中地理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毅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非智力因素;培养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了课程理念的更新,带来了教学模式、方法、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例如,在课程总体目标的设置上,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特别是重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已经逐渐体现在了我们现有的教学成果之中,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大多数同学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有些“聪明者”的学习成绩反而不及“愚笨者”等。
  在为这些同学深深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思索:是什么造成了某些学生高智低能?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来爱学习的变得懒散,提不起精神来呢?
  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教学的相关环节的研究,我认识到师生双方的认知和行为不只限于智力活动,同时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像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属于智力方面的因素,智力因素确实对学生的学习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协调作用。正确的动机、良好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心和美好的情感,这些看似非常微小的细节,其实对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一语道破了非智力因素“志”在学习活动“事”中的作用;居里夫人也曾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就是凭着“毅力”这种非智力因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败,从大量的沥青中发现并提炼出了“镭”,为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她的祖国赢得了荣誉。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学习优秀的学生除智力正常外,在非智力因素上都有其共同点:学习动机和兴趣强烈,独立意识强,积极进取、不甘落后,情绪稳定,自信心强,意志坚韧,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并在学习上掌握、形成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可见细节虽小,但具备与否结果则截然不同,由此可见“细节”不小,必当防微杜渐。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做到“细节”其实不小,促进地理教学,使地理教学得到可持续发展呢?
  一直以来,地理教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教学、教什么、学什么,而对学生如何学习则关注得不太多。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地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为即使使用最好的教法,有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教材,没有学生的参与,真实有效的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一、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激发学习动机
  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知识范围广,且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地理的学习,除让人获得知识、能力和增长智力外,还能使人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感染;地理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讲解本学科的特点、内容以及地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当前经济领域的作用;并辅之以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如果不认真学习地理,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长大后将不具备未来人最起码的素质,就不可能担负起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重任。学生明白了学习的作用,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端正学习态度和激发学习动机,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理念。
  二、根据教学内容,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地理教师一方面通过教材中提供的有关宇宙、地球奥秘和与人们活动关系密切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如四季变化、环境污染、各种灾害、土壤、水、空气的知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好奇心越强,探究心理就越活跃,就会对地理课及地理内容加以特别关注,久而久之,就会对地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借助具体事物、图画及录音、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也可以配合教学开辟地理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地理板报、竞赛、知识讲座、实地考察参观等)。通过这些教学辅助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科的趣味性、吸引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激发学习动力,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再到“我爱学”。
  三、培养积极美好的情感,调动学习热情
  中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近年来“学习无用论”的思潮又有所抬头。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肯定的情感。
  1.教师要热爱地理教学,时刻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当中,通过对教学内容充满激情地、声情并茂地讲解、分析,创设易于学生快乐学习、产生积极美好的情感和乐意接受的情境,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2.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考试结果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不能笼统对待,要分析成绩背后的因素。成绩好的,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防止骄傲自满,以保持其继续积极向上的情感;而对考试结果不理想的学生,要肯定其长处,帮助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其树立信心,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绪,不要一蹶不振,让其放下包袱,轻松上阵。
  3.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知识需求。不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课余时间要常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关心体贴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实现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由人及课,因为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都会有一定的热情,都会积极地学习。
  四、通过活动坚定信念和锻炼意志
  在地理学习的启蒙阶段向学生阐明: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知识,是前人不畏艰难困苦,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地球绕太阳运动”“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学说”等,这说明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就要学习前人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相关内容,介绍那些勇于追求真理、奋发进取、不畏艰险的科学家和名人事迹,如为追求真理、探求科学奥秘而献身的科学家魏格纳,不畏艰险困苦、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并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哥伦布、麦哲伦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此来鼓舞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念,坚定他们学好地理的信心;野外考察、社会实践活动更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苦和累的坚强意志,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向困难挑战,磨炼他们的意志。
  五、在整个初中地理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毅力
  地理学习的可持续性,还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初中地理学习阶段,笔者认为需要在三个阶段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
  1.地理学习启蒙阶段。因为这一阶段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是最困难的阶段,万事开头难。在这一阶段,部分学生容易掉队,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地理学习之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内享受地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2.初一向初二过渡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是初中地理最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阶段,一方面课程数目增多,学生用于地理学习的精力可能会减少;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因为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在学习中常常碰到困难;再就是这时的学生既不像初一那样才来到新学校,对新环境还摸不清,也不像初三学生那样忙于复习应战中考,他们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诱惑而把学习抛到九霄云外,地理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在课堂内外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毅力得到磨炼。
  3.最后的复习迎考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初中阶段地理的最后一次考试(中考),初中地理的教学任务也基本完成,学生毅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地理学习并没有结束,他们的地理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化的问题,但这些细节化的问题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只有认真地对待这些细节,并把他们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细节不小”,防微杜渐,那样才能使我们的地理教学得到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首先要创设适合积累的情境,激起学生积累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情境;积累;语言  一年级下册第18课《四个太阳》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语言优美,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时机。于是,在教学中,
新课程理念和生物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重视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探究生命的奥秘和自然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品德教育的影响,当前德育在生物教学中面临着种种尴尬与困惑。面对此,作为生物教师,
英军在操作一门缴获的德国sPzB 41反坦克炮追求高初速:锥膛技术出现  具备怎样的性能才算是一款合格的穿甲弹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断面密度和断面比能越高,穿甲能力越强。断面密度由弹头材料决定,而断面比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则是弹头速度。所以穿甲能力较高的枪弹通常都具备高初速。  在二战及战前,反坦克步枪弹的设计师也是高初速的追求者。苏联PTRD和PTRS反坦克步枪以及波兰Wz.
21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为了更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重要通知强调:“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位于美丽的天鹅湖——洪泽湖畔,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新兴的全日制民办完全中学,由著名民办教育实业家丁祖怡先生为回报桑梓而投资兴建的。2004年学校高中部被评为江苏省二星级高中,初中部也于当年成为江苏省示范初中。2008年1月高中部又成功升格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确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校训,“严谨、诚朴、和谐、进取”的校风,“成就师德、厚德载物”的
经过长达五个月的筹备,2009年8月,“德育教育创新方案”在我校以《屈辱·抗争·探索·复兴》历史图片展、《扬起理想的翅膀》和《我的人生我做主》报告会等为主要载体付诸实施。本文力图通过对该方案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阐释其意义与启示,以期对思想政治、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德育教育创新方案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改变这种现状不仅必要而且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只从文化知识考试的分数去评价学生,而必须建立并实施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机制,使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每名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  
一、背景  新教材中开设了一种新的作文课式——小练笔。小练笔,就是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中的有关写作知识,进行仿写型的作文小练习。它是中年级作文练习形式中的一种,其目的是增加小学生作文的次数,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它是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着手,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一般被编排在阅读课后。可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练笔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进行扎实的
耳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聋校教学的难点,作为主要阵地的语文课堂教学为耳聋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有效平台,课外教育资源的应用为耳聋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起到了巩固和提高的作用。笔者认为立足课堂,放眼课外,尽可能地将聋生课堂的语言学习同认知世界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是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课堂为基点,利用有效资源  教材是聋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重要载体,也是聋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句口号已喊了多年,但我认为至今也没能真正渗透到教学的“骨子”里去。我从事语文教学已近九年,回首过去,总有些事浮现眼前,总有些话想要倾吐。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成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一些体会。  一、我们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刚走上教学岗位时,年龄上与学生比较接近。作为班里最年轻的老师,我遇事总爱与学生商量,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他们的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