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启示和运用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增强四力,是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需要下的苦功夫,也同样适用于书籍装帧设计。
  锤炼脚力。脚力,顾名思义,就是行走的能力。练脚力,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始终走在路上,在路上掌握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说的设计师“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都是强调要多走多看,胸中才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才能弥补书中有限的知识。书籍装帧设计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因此,锤炼脚力很关键。
  可在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做:一是多读书,除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更要有目的地去读和书籍设计相关的书。读书看报时留意一些介绍、评论图书设计的图片和文章,通过拍摄、记笔记、剪裁等方式积累下来,作为知识储备;二是要翻开所要设计的图书书稿。“脚下有泥,脑中才有料”。只有深入一线(书稿文本内容),在现场(书稿文本)调研,脑中才有形象,得到的形象素材才可靠;三是要摸清书刊印刷常用纸张材质的优缺点,才能针对不同的图书内容属性使用与之合适的印刷材质,让材料更好地发挥作用;四是要了解和把握书籍制作的工艺流程,才能根据设计需要来调动新的印制工艺为装帧增光添彩。
  锤炼眼力。练眼力,就是要锤炼一双“慧眼”,能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端倪知大势,不被错误观点和思潮所迷惑,具备很强的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和辨别力。设计师锤炼眼力,要在提高视觉素养能力上下功夫,通过教育训练等方式来培养视觉感觉、视觉思维、视觉表达、图像解读等能力。有着十多年书籍设计经验的知名设计师吴勇表示:“在中国,一个设计师如果没有经过美术训练,我相信他的毛病在他的设计中会很明显,因为他的视觉修养不够,像构图、色彩的运用等。”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非常广泛的领域,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图像、文字及材料于一身,没有相当的艺术修养,也没有图书的主题和设计的关系、书籍形态、图像组织、字体设计、排版设计、纸张特质、印刷装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就无法从眼花缭乱的图书里分辨出哪本书的装帧设计是优秀的,哪本书的装帧设计是平庸的。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画家靳尚谊所说:“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辨别一幅画是不是好,能辨别画的好坏,才能画出好画。”
  锤炼脑力。脑力,指人的记忆、理解、推理、想象等的能力。练脑力,就是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练就一种缜密的思维。书籍装帧设计工作本质上属于脑力劳动,需要设计师不断锤炼脑力,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在认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和现代设计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作多元化、多角度的延伸,并求新、求变,设计创意的灵感便自然而然地孕育生成。书籍装帧设计的灵魂是立意,立意是设计师通过脑力对原稿文本内容进行梳理、综合、提炼而来的。脑力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一件立意新颖,“不摹古却饱尝东方文化品位,不拟洋又焕发当代设计气息”,让人回味无穷的书籍设计作品,必须经过想象和反复的思考。“我是习惯于想的时间长,下笔时间短。你如果是想的时间少,落笔的时间多,这个作品恐怕不妙”,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在谈创作时如是说。
  锤炼笔力。笔力是完成设计的能力。练脚力、练眼力、练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书籍装帧设计的笔力,强调的是从内到外的整体设计效果,要求在准确传达图书内容信息的基础上,便于读者阅读并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因此需要很强的笔力才能做出形神兼备的美书,而很强的笔力来自设计师专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反复锤炼。练笔力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是手绘设计稿。设计师在阅读书稿文本过程中,脑子不断闪现形象,形象或许不是单一的,这时用手绘快速地记录不断出现的设计灵感,最后将手绘设计稿通过电脑把设计方案完美地呈现。当前,部分设计师从设计初期到最终设计定稿,直接使用电脑软件素材,省时省力省心,思维自然也就懒惰,离开了电脑就不会做设计。提倡设计初期手绘设计稿,对培养高度的概括力和敏捷的思维表现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广西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逐渐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和谐互补互信的媒体关系,以期在多样化媒体的交融中实现媒体时代信息资源“1+1>2”的效果。在如此发展态势下,融媒体经济应运而生。融媒体时代表现了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发展趋势,是媒体中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在这种媒介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不仅仅依赖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而更多的是在新媒体资源的基础上实现
期刊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流传的诗歌,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劳动、爱情、狩猎、婚嫁风俗等内容,反映了西周及春秋中叶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诗经》中田猎诗描写的主要是西周时期人们狩猎时的场景,在对这些田猎诗的阅读中可以对周人尚礼的精神窥探一二。  《诗经》田猎诗的特点  中国自古有田猎之礼。田猎是天子诸侯按时令季节举行的大型狩猎活动,这并非是单纯的娱乐活动,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英语学科成了高职院校教学课程中重要科目。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中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弱,具体如词汇量少,句式结构掌握不牢,难以了解文章中作者的思维等。因此,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工作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和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质量。英语原著阅读教学是西方国家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英语阅读能
期刊
经典文学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学精品,是文学艺术中的精华,具有极大的阅读价值。不同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餐”文化,经典文学凝聚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成果,并且也具有现实价值。然而在信息爆炸时代,阅读经典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被极大地削弱,传媒视觉形象的冲击远远超过了文字阅读的魅力,这对价值观、阅读观正处在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因此在充分认识文学经典阅读的价值和作用的同时,深入分析当代小学生文学经典阅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文本,探寻语言文字背后的魅力,最终让学生得出自己对文本的感知,提升语文素养。在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点拨,而以自身的意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不立足于文本进行解读,反以新奇热闹的组织形式妨碍学生的深入思考;不珍视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却以模式化的套话代替学生的“心里话”。新语文教育思想强调语文教学要弘扬真实、自由的人文精神
期刊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以下简称“教育局”)推行“跨课程阅读”的发展策略,指出语文学习的关键作用,以及与“从阅读中学习”的关系;本文认为文言教育有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增强身份认同、提高道德素养和提升语文素养;最后以香港蓝田循道卫理小学图书馆“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为例,从教材编制、实施策略和活动成效三方面,阐述如何透过阅读经典的文言作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跨课程阅读  “教育局”从2001年
期刊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接受党中央毛主席“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命令、向西藏进军七十周年,也是解放西藏重镇昌都七十周年。我作为十八军的后代,深切怀念为解放西藏、建设新西藏作出巨大贡献的十八军革命前辈们,包括我的老红军父母双亲。他们为解放西藏、收复大陆最后一块土地作出的丰功伟业,永远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  扎根西藏,建设西藏,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  根据当时西藏的实际情况,毛泽东主席指示“入藏军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小学语文使用部编版新教材,教材内容进行较大调整,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更加丰富,课文的选篇对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大大增加,同时也兼顾时代性,新的语文教材开始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强化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筛选优质阅读篇目,为学生讲解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开拓广阔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然而
期刊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将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语文课教学不只要让小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发展小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小学生从小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管理十分重要,有效的教学管理可以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阅读素养。如何规划并实施小学语文课教学管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严肃纪律,培养习惯。在教学管理中,要设
期刊
很多人都表示写作终其一生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尽管他们努力地去做。  葉圣陶曾说:“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法,不能空讲知识。”也就是说“写作是行,不是阅读的知”,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能力的,“写作要训练一副熟练的手腕”。  写作是行,阅读是知,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可知,要提高写作能力,除了不断地练习,我们还要从“知”上下功夫——那就是阅读。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积累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