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易天下浅析孔子“入世”思想的变化历程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J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春秋乱世,孔子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试图改良社会——“以道易天下”。可在他的政治生命中,自己的“道”不仅没有得到推行,反而在流亡传道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挫折,本文以孔子的仕宦履历为线索,浅析其“入世”思想由“外王”走向“内圣”的历程。
  关键词:儒道 入世 政治流亡 外王内圣
  面对春秋乱世,孔子努力推行自己的思想,积极入世,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宁为“避人之士”,不做“避世之士”,与当时老子的消极避世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孔子世家》和《论语》中看孔子漂泊流亡十四年及之前的政治理想,他是“以道易天下”的积极主张者,虽然说孔子带领学生离开鲁国而奔走天下有漂泊流亡的意味,但就时势来说,他奔走天下也是为了能够推行自己的社会学说和政治理想的,可惜的是他的仕宦生涯并不顺利——“累累如丧家之犬”,遭遇匡蒲之难,陈蔡之厄等困顿,根本没有政治实践的机会,长时间的奔波与压抑使他的政治理想有了变化,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篇第八》)的消极态度,“立功”无门,只好改为“立言”,晚年醉心于仁义道德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思考,整理“六经”,身任天下的“入世外王”开始偏重于个人仁义礼孝等道德修为上了,后世称之为“内圣”。可以说,孔子“以道易天下”的入世思想在其屡受挫折的政治实践中受到了冲击。生于乱世,道不得行,高远的理想在现实中变得举步维艰,“入世”的积极性难免受到挫伤,其学说由“易”社会转到“易”个体也就无可厚非了。
  一、孔子的“道”与“入世”思想的契合
  先秦时期是“天下共主”的时代,天命观念是社会“愚民”不易理解的,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并不明显,但是到了西周晚期,随着国邦战乱的频繁和人本思想的觉醒,人们开始重视政治与个人的关系,在混乱不堪的社会秩序之下,孔子“仁道”思想的兴起自然不是意外,况且孔子先祖在政治上多有建树,生来就有政治基因,年轻时关注天下大事,渴望治理国家,曾立志恢复周礼,这是孔子“入世”思想的社会原因和个人条件。以什么样的形式或思想入世则是他需要思考的问题,综观孔子的政治生涯和思想学说,在《论语》中多有记载的“道”是其“入世”思想的主导,主要分为两类:国家运作的政治秩序和个人遵循的修养及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是站在治世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应遵守的规律的阐述,其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道”达到一种大同和睦的社会,即“以道易天下”。孔子终生以“道”为志,《论语·里仁》中记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贯之”等都体现了他的“道”,通过仕途以道治国平天下。孔子“入世”
  是思想和行为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奔波列国,四处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可见孔子的“入世”之“道”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正是在积极“入世”态度的激励下,其“道”不仅成为了“入世”的手段,也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理想国,成为了国家命运的代称。
  《论语·微子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长沮、桀溺是隐士,即所谓的逸民,对孔子和他的学生鄙视,讽刺他们“易天下”的行为,并自诩他们这些“辟人”的“辟世”的优越和安逸,显然,孔子是不屑于这些隐士的,暗讽他们为“鸟兽”。最后阐述了他“入世”易天下的初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正是因为天下混乱,礼义秩序都丧失了,他才要躬身扶危,提倡改革,纵使“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他也坚定不移。
  以道易天下是儒家的应有之义,道易天下,这个“易”同时也意味着“不易”,即无道则易,有道则不易,这是孔子之意,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孔子的“道”就转而对个人修养的阐述了,反之,“以道易天下”就成为了他坚定不移的准则,难怪清代学者颜元对孔子的“入世”有这样的评价:“孔子与三千人习而行之,以济当世。是圣人本志本功”。同是清朝学者的唐甄对“入世”思想的评价更甚,说“儒者之贵者,能寇乱、除暴、安百姓也。若儒者不言功……何异于匹夫匹妇?”
  二、仕宦履历与政治理想的困顿
  政治思想的实现和社会学说的实行,唯一的方法就是参与政治实践。孔子的政治生涯的起始点有两种说法,第一是说三十岁起,他曾为代耕养亲持家,做过主管仓库出纳与豢养公牛的小吏,“以居贫亲老而仕”。这算是他的第一次做官;第二个说法是五十岁起,据《孔子世家》记载:“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孔子任大司寇时,贯彻自己“以德为政”的政治主张,正是《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任期間,非常镇定果断地促成了夹谷之会,使齐、鲁两国的外交由针锋相对成功转向合盟;他还精心策划把鲁国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所据有的都城拆掉,使权力集中于中央,消除了“三都”的潜在威胁。可惜好景不长,高官厚禄只有三个月,鲁哀公受人蛊惑,疏远了孔子,最后因得不到重用而去鲁适齐,做了高昭子的家臣,后因葬母又归鲁,自鲁定公十三年,孔子第二次离开鲁国,到鲁哀公十一年,他在列国之间漂泊了十四年。
  从卫国到陈国,从陈国到宋国,从宋国到蔡国……这十四年间,孔子遭遇了冷落、猜疑、嘲讽、战乱、绝粮等各种不幸,其真正“入世”的政治实践仅仅就是在鲁国短短三年,大部分的经历是在“无道”的困顿中度过的。可想而知,其“以道易天下”的理想在十四年的压抑中受到了怎样的挫伤!经历了波折的宦途,想必风烛残年的孔子对“入世”思想有了更多的思考,其“道”还能成为他为政出仕、改革社会、治理国家的手段吗?   《论语·卫灵公》中有记载;“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这与《论语·泰伯篇》中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相同的意思,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为政,天下混乱就隐居起来。《论语》这两则中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避世的思想,道还是道,可是孔子先前那种“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思想判若两人,天下无道的时候要躲避起来,任其混乱,天下有道的时候就要分一杯羹,出来为政,这与孔子倡导的“以道易天下”和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相差甚远,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大的差异呢?虽然无从考证以上《论语》中两则孔子言论的时间段,但是这确实与孔子在子漂泊流亡十四年及之前积极主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思想是相差甚远的,所以,这些话很可能就印证了是孔子在十四年漂泊流亡的宦途挫败后“入世”思想发生的变化。
  三、“入世”思想由“外王”转为“内圣”
  上文中推测的孔子“入世”思想在经历了十四年漂泊流亡宦途后的变化,从积极为政的态度转而消极避世,面对动乱社会无计可施的孔子,认为“危邦不入,乱帮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在高调的“入世”观受到残酷现实的冷落,不为执权者作为施政的思想,要么是当权者的昏庸无能,要么就是政治学说的不适宜和不实用,作为孔子来说,无疑他对自己的叙说是自信的,而事实也证明:春秋无义战。乱世之中,即使说孔子提出的“道”是绝对的真理,可是对于本身就在经历发酵变质的整个社會来说,它是无用的,无疑孔子的“道”放在一个接近和平的时代可以放射出灿烂的光辉,但是对与春秋,这只是动荡的开始,它必定要经历战争的交融,所以就当时来说是并不适用的,因为新陈代谢才刚刚开始,孔子对乱世自然也不会报以过高的希望,自己的理想抱负和生活状态就以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了。这样推断,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不难理解了。其“外王”的社会学说开始转为“内圣”的个人修养——“立功”转而“立言”。
  经历了宦途的挫折后,晚年孔子的入世心境渐衰,知道“立功”不成,从而转为“立言”。对“六经”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删定,并《诗》《书》《礼》《义》《乐》《春秋》的内容进行了德育上的美化和完善,使其成为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经典,使得“仁”“义”“礼“智”“信”成为完善个人修为的准则。“内圣”对后世影响极大,后来形成的“外王”说成为宋朝理学争辩的一个典型论题,这里所说的“外王”和“内圣”并不是指实质性的主张和特指性的思想,而是指“入世”思想的一种倾向性,或者说是一种特点,重在阐释“入世”思想动态的转变过程。
  孔子“入世”思想由“外王”向“内圣”的方向转变有着一脉相承的源头和过程,从春秋乱世的现实状态引发孔子“以道易天下”政治主张的倡导,到他短暂的政治实践和漫长的流亡漂泊中“入世”思想经历了困顿时期的影响,这个过程中的一条明线是他五十年的政治生涯和仕宦履历,暗线是其“以道易天下”“入世”思想的起承转合,但孔子“以道易天下”的主张和初衷是始终未改的,只是这其中的“道”从社会历史的层面转换到了个人修为完善的层面,以君子之道从内驱力上融合成易天下之道。
其他文献
摘要:认识这个男孩已经很久了,爱与无奈并存是我最真实的感受。经常在办公室里和老师交流,无计可施;经常拨通家长的电话,同样的无奈充盈着我们彼此的谈话;经常与他促膝交流,效果是——0……其实工作二十多年了,自认为遇到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在这个男孩面前,我的所有的“灵丹妙药”都失去了药效,怎么办?怎么办?  关键词:教育 成长 智慧  瞬间一:“跳楼”事件,令人心惊胆战。  普普通通的一天,普普通通的
期刊
2017年12月13日,将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怀念逝者!在此也请记住一个真相揭示的英雄:张纯如(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她因撰写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 
期刊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是施工的最后一个流程,是将建设投资成果转入生产或投入使用的过渡,是对建设工程的全面审核,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检验工作,竣工验收备案是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房屋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审核。  关键词:房屋建筑;备案档案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的15天内,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期刊
当我提笔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窗外突然又开始下起小雨,悉悉索索,滴滴答答,有节奏地拍打着阳台的遮阳棚。荔枝大厦孤零零地垂直于身后那条模糊不清的天际线,如同两条标准的坐标轴,背后的天空像是被调皮的粉刷匠抹上了不均匀的生石灰。  桌角的手机里循环播放着Eason的新专辑,一个人托着下巴,正对窗户,手指轻轻敲打台面,出神地看着雨。努力地睁大瞳孔,分辨着每一条雨丝。  七天的军训刚刚画上一个小小的句点,终于
期刊
摘要:写作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进行创造性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文笔者拟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提出作文教学的模仿与创新能力的课改背景下,简要叙述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模仿;创新能力  作文是高中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高中
期刊
“要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走路……”我怀着那颗诚挚的心在关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学习充满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用爱心給学生心灵减负。  “给我足够的奖牌,我会征服世界。”  每一个班级总有几个厌学、倦学、成绩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上进心,常常违犯纪律,怎样转化后进生,让他们昂起头走路?这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作关注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精心呵护
期刊
蝉,在我老家山东叫“神仙”、“知了猴”,这东西,好吃!  蝉一直是山东的名吃,以前也只有山东等少数几个地区的人吃蝉。如今,蝉的香味随着人员的流动传到了全国各地,其他地区的人,或尝鲜,或真爱,也渐渐开始吃蝉了。各地的饭店学着做蝉,有的配上葱,有的用油炸,甚至还有加酱油的。不过在我看来,那些做法都是异端,吃蝉,我只认自家做的。  我家做蝉,没那么多花架子。将快要长出翅膀的蝉洗净,晾干后放入热锅,加一点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是对于多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方面是语文基础和书面表达能力薄弱,很难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书面语言,另一方面语文教师没有采用恰当的写作训练技巧,导致许多学生所写的作文如同“流水账”,也就达不到预期的作文教学成果。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作文写作训练技巧,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特点;训练技巧  
期刊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从2012年3月开始历时四年,由30余位编者参加,经过20余次审查,从上百份材料中,并且有两次大规模的试教后,终于在2016年7月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全国亿万师生的眼中。就初中语文写作训练这个方面,专家煞费苦心,因为以往的中小学写作教材存在很多问题“仍在写作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中兜圈子,没有夯实写作的基础一阅读,忽视写作的全程训练和思维训练,没有形成科学的写作训练系统。”  “写作课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小学生不愿意写作文,也写不好作文。作文教学似乎处于有些尴尬的局面,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