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与探究中去解决问题。如此,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206-01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国家的教育部门对我国的教育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个越来越倡导创新能力的时代,在化学的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是,化学这一学科也有很多知识是需要记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不可与其他学科一样,要做到推陈出新。
  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厚积而薄发,有丰富的知识的累积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的涌现。学生积累的知识越丰富,产生的灵感会越多。知识积累是灵感产生的基础,是思维灵活与广泛的前提。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的产生离不开他对已知元素的丰富积累;波义耳的“酸碱指示剂”也离不开他对已知酸碱盐性质的认识。所有这些成果的产生都是以丰富的知识累积为前提的。化学这门学科离不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谨记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有广泛的积累,无论是所见、所闻抑或是课堂中所学的知识,都是学生获取灵感的源泉。如在化学教材中有关物质的用途等学科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总结探索。对学生的亲身实践教师应该适时给予鼓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章后小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知识点,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串联成一张知识网。那么知识就会变得更加有序,也易于理解记忆。如此坚持下去,学生会自觉的形成知识积累,他们的知识积累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课上及课下的学习与探索。学生有效利用课上时间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教材中提及的知识,这样主动探索比被动接受更能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拓展。在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拓展离不开学生细心的观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是反应之前、反应中还是反应后,学生都应该细心地观察物质的变化。如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的实验中,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学生在课上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实验的全程都需要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同时,在化学课堂上对学生渗透实践与探究思想的教育及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
  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解法,学会一题多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讲出自己的不同的见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快乐地接受新知识,感受同学们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尤其注意教师角色的适时转换。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者,同时也是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加重要,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举一隅而已三隅反”。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提出问题,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树立信心,克服一切障碍。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较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爱动脑去思考,敢于迎难而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三、树立具有创新型榜样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榜样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会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坐标。教师的创新性思维对学生会有重要影响,教师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榜样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无论是何种角色,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四、结语
  创新意识引领创新性实践。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及时地抓住机会,启动自身的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良好的环境更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实现,良好的家庭环境及学习环境都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学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互助互爱,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由发展。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在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里,学生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敢于推陈出新、标新立异。
  【参考文献】
  [1]杭国英.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 2008(10).
  [2]王晓安.如何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技资讯,2013(34).
  [3]刘丽莎.浅谈高职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
  责任编辑:杨柳
其他文献
期刊
思维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而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操作,才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此谈谈浅见。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就是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来实现的。由于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高质量的问
期刊
[摘要]珠心算是珠算在发展过程中与心算结合的产物。培养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是珠心算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从课堂教学、区别对待、合理奖励、家园互动等几个角度对如何调动幼儿学习珠心算学习的积极性做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 珠心算 趣味教学    珠心算是珠算在发展过程中与心算结合的产物。它主要是依靠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把抽象的数字变为直观的珠算映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以珠算运动进行计算的技能,是珠算的
期刊
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迫切任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将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校本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校本教研指导思想,制定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并实施多项管理措施。具体做法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活动,强化了干部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学科,但很多农村小学对此学科的教学只限于表面说教,教学的开展空洞乏味,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难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开展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识,我认为导致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门课程得不到重视;二是教师本身素质偏低,不能全面把握课程的内涵,发
一、引言rn心理辅导是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帮助个体达到心理优化的过程.
164 bryophyte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12 karst caves in Yunnan Province, P.R. China. We found 25 species in 18 genera and 10 families which were listed 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