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hoxy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演示实验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挖掘实验素材、创设情景,有的放矢地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时,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达不到1/5的原因是什么?质疑之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在争辩中极大地激发了发散思维,由争辩而得到结论:水的体积达不到1/5的可能原因是:装置不气密,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的温度未冷却到室温等。化学实验多数是在试管中进行,小小的试管中所发生的变化现象要让后排学生看清楚是不可能的,这样就会使后排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我应用实物投影仪,提高观察的细微变化程度,使一般难以观察的细微变化清晰地展现在全班学生的面前。演示实验既直观又有趣,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间我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注意是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讲电解池两极反应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我抓住“阳”、“氧”有相同的谐音,让学生迅速记住两极发生的反应。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对任何知识都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形成学生实验技能的实验是学生实验。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首先是布置实验预习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严肃实验纪律,在实验前强调操作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在实验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如在做二氧化碳倾倒实验时,我不仅要求学生用玻璃片挡住,而且要求学生倾倒时动作要慢,低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一现象使学生对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是培养学生对实验成败的分析和根据所掌握知识情况进行实验的增改。如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时,我用注射器改进实验,学生兴趣大增,且掌握了气密性检查的简便方法。我通过认真上好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用实验来论证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正确性,在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实验模式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将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验证性实验所无法替代的。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细致地记录,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
  情感是开发人智力的源泉。没有情感的发展,思维就不会发展;没有持久的热情,思维就不能深化;没有成功感和失败感,学生的智力就不能发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我们首先要有正确的化学科学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精心准备教案;讲课时注意表达的艺术性;实验时注意语言科学性与形象性相结合。其次要正确对待“好、中、差”三类学生。对“好”的要严,“中”的要引,“差”的要补。特别是对待“差生”我们不但要热情关怀,还要循循善诱,具体帮助。这样才能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感情平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以前没有做过实验,但经我们耐心指导,他们的成绩及实验技能进步很快。
  
  四、开展实验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具、实验板书、板画模型、比喻等来描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在实验上下功夫,提高实验的艺术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贯穿讲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苯”的结构时,我介绍凯库勒通过梦的启示发现苯的环状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听课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化学上常有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若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如“电子云”。在教学中教师也可让所教知识与现行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如講“物质的稳定性”,某村组农民不懂化学知识,见到NH4·NO3结块,不好施肥,就用铁锤去砸,结果引起爆炸。如讲“铝盐明矾”,举炸油条的例子,学生会听得津津有味,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化学实验的现象很复杂,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而且要求学生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只有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出来,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更好地适应今后日益发展的社会。
其他文献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给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控制和消灭布鲁氏菌病的前提,但目前常用的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
本试验研究了干奶后期添加阴离子盐和镁盐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找到了能有效预防奶牛产褥热的阴离子盐和镁盐添加量,为进一步研制奶牛阴离子日粮提供一定的依据。
开放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封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建立开放的地理教学已成为中学地理教研教改的中心工作。但对于高三地理教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量多面广,若实施教改的话,则担心进度无法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基础较薄弱,许多教师不敢放手,因此,教学改革一直相对滞
一、 有关问题教学法    物理是生活的科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但就物理学发展过程而言,它其实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呈现出一种螺旋式辩证上升的态势。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互动的过程,其本质也充分体现了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于初中生而言,如果教师能够以自己为主导,以问题为“二传手”,以学生为“主攻手”,真正把学生置于物理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那么学生就能真正掌握
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支付能力的提高,各种娱乐场所消费市场迅猛发展。由于娱乐场所人员众多繁杂,因此有必要强化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措施。
我国地下磷矿、金矿、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随着开采深度的下降,矿体厚度和倾角变化很大,有的矿体在围岩中孤立地产出,往往为岩石夹层和表外矿石所间杂,给开采造成很大困难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实验既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又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验有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如何应用实
Mary Meeker(摩根·斯坦利女明星股票分析师): 事实在于,股票分析师有必要冒一定的风险,并在思维方面打破常规。在过去几年里,这一点似乎或多或少地遗失了。 (随着美国投资者
思维方法与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其思维能力的标志,是个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方面。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对提高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通过教学中遇到的实例探究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些做法
合成了一种新的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固定相,以硅油Ⅱ为稀释剂,成功地制备了高效手性毛细管柱,对几类手性化合物进行了拆分,同时考察了其色谱性能 A new chiral stationary ph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