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世纪,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蓝蓝的威尼斯》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对威尼斯只有耳闻但无目睹的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随作者一起到威尼斯,欣赏美丽的水上城市风光。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及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陶醉于瑰丽的奇景中,时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令人神往的水城——威尼斯,使他们看到了从未看到的景色,他们怎能不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呢?
  
  二、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旧式教育只是把学生当做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唯唯诺诺、平庸驯服的“书呆子”。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启疑”,即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变动时间跨度和环节,并不意味着某一节课一定要具备所有环节。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突破书本限制,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扩充教学知识量,丰富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
  在教《月光曲》时,使用月光曲的音乐,并从网上下载与课文内容完全匹配的情景剧,让学生们和着月光曲朗读课文,这样,大家就可以沉浸于其中了。既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果。
  
  三、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整体素质和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 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应用的能力
  计算机给阅读带来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网上连通就能实现文本节点的跳跃,向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学生驾驭了这种超文本的写作,也就完成了“换笔”(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及鉴别,对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形成网上获取知识、加工、反馈、整合、应用的能力。
  (二) 培养学生适于网络交际的语言能力
  传统的写作是以文字表述为主,而在以多媒体为手段的电子文本中,除文字之外,符号、声音及三维动画,都成了构成电子文本的表情语言、有声语言。尤其在电子邮件和聊天室中,人们采用脸谱语言,表情达意。这种脸谱简洁、含蓄、形象、幽默,给电子文本增添了无限情趣,并与文字语言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网上交际任务。
  21世纪是个性张扬的世纪,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有主见,有观点,不人云亦云,不盲目服从;要善于向常规挑战,勇于向权威挑战,不满足现有结论;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哲理性语言、独特句式,选用独创词语等。
  (三) 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信息社会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它的培养需要有特定的教学环境支持,而多媒体正好为它的培养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1.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一个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和对获取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开拓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必须告诉学生怎样思考问题,教会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去寻找答案的方法,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恰好具备了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他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紫藤萝瀑布》时,让学生小组设计问题,学生可以根据网上的资料有选择地利用,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最后大家评议哪一小组设计的优秀,教师表扬优秀小组。
  2.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1世纪,写作将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电脑网络交互式小说的兴起,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充分驰骋自己的想象,随意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结局;其次,多媒体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又将影视艺术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蒙太奇等手法运用于电子文本的合成中,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提供的“教”与“学”这“双重资源”的作用,实现自身素质、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如在教《鱼和潜水艇》一课,可以让大家说说还有哪些东西是模仿生物造出来的。让大家介绍自己从网上或资料中找到的信息,并且让学生发挥想象,你能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生物,将来发明哪种东西?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手段的变化,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变化,不仅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对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认知平台。(焦作市武陟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5G将为智能包装带来的发展契机,并介绍了两个智能包装实用案例。
1月30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接到南宁市疾控中心通知,所辖机关大院住宅楼一业主之弟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另有7位亲戚与他同住一屋。他们虽然都不是民宗委干部职工,但是同住一栋大楼的数百名干部职工以及同一大院内办公楼值班的上百名干部职工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以及干部职工无法工作、生活困难的尴尬境地。  “疫情在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党员干部就战斗在哪里。”民宗委党组立即行动起来,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
摘 要:数学语言教学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智障儿童大多数都具有不同程度上的语言缺陷,有的儿童构音困难,有的儿童词汇掌握不足,在抽象的数学语言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语言错误,有些智障生吐字不清、词不达意,语言的缺陷不只是数学语言教学开展过程中的障碍,还是制约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想要有效的补偿智障儿童的语言缺陷,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问题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知识内容。  关键词: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经典诵读不仅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促进中小学生文学修养以及综合素质
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让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自主的学习,这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达到目的。一是改变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二是创设情景,引人入胜。三是激活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四是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注重激励评价的时机性。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激发兴趣;主动探究;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随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一门乡村课程,以其独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给农村学生带来了好奇与欢乐。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由好奇转为探索知识,由兴趣产生创新思维呢?    一、 给出目标,教给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以前在进修的时候,总听到我们的教研员提到“任务驱动”教学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任务驱动,因为没有教学实践,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5G时代的到来必将带来AR包装的普及,带来包装行业的变革。本文介绍了AR包装的多个应用。
本文分析了胶粘剂流平性在复合不同阶段的表现、相关性及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造成复合外观问题的真实原因,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一、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化学中奇妙的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五彩缤纷的色彩变化,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时,学生兴高采烈,兴趣盎然。学生的思想活跃了,形成了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更加深刻
摘 要:基于陶行知先生“全人型”教育理念,促进乡村教师全面成长为目的,建设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四大分享圈:学习圈、充电圈、发展圈、交流圈。乡村教师在这样的圈道上发展“全素养”,拥有“全自信”,他们在无私分享中相互影响、关联成长。乡村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推进了乡村教师教育的真性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全人思想;乡村教师;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