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化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允许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行选择仪器和药品,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完成实验。允许和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新思维,鼓励 并要求家长配合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如夏季清凉饮料的制作、碘盐中碘的检测、清除水垢、米汤中淀粉的检验等。在实践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与人们衣食住行的密接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热爱化学,对化学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怀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怀疑性表现为不迷信,不盲从任何权威理论,敏锐地发现权威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勇于质疑是产生独创性见解的前提。原子结构学说就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现代原子结构学说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细心的发掘学生细小的创造火花,创造条件使其闪烁发光。如学生在做硫酸电解质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凝聚实验时,有的学生见到了氢氧化铁胶体溶解成了黄色溶液,教师及时称赞他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鼓励同学们分析探究其原因。当学生初步推断可能是凝聚成的氢氧化铁沉淀被足量的硫酸中和成了可溶性铁盐时,再指导学生进行该实验证实此事。这样,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更浓,并达到了质疑引导探索,探索促进创造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就是根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測、想象,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进行重组和加工,产生和获得新信息的方法。 
  例如:在复习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取乙烯?鼓励了学生广开思路,学生最终想出了以下三种方法:
  通过发散式问题的训练,激励了学生广开思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变性与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就是要让学生不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大胆地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在教学中我尽量用一题多解的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 /L,其中含碳元素85.7 %,求该烃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首先请一位同学谈他的解题思路并将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
  常规解法:
  (1)该气体摩尔质量为:1.25g/LX22.4L/mol=28g/moL
  则该气体物质的相对子质量为28
  (2)求最简式:    C:H=-_85.7_:__14.3_=1:2
                                                12           1 
   (3)求分子式:(CH2)n=28  14n=28  n=2 
   分子式为:C2H4           结构式为 : 
  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又提出了用(1)(3)组合法,二元一次方程组法,碳元素质量分数特点确定为烯烃等 三种方法解这个题,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通过这种解题方法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又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得到了提高。
   五、培养学生的 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性是在创造性思维中,既要善于大量吸收前人与今人智慧宝库中的精华,又要善于将大量概念、事实及观察材料综合在一起,加以概括和整理,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系统。更要善于对现有的材料进行深入辩证的分析,把握它们的特点,然后从这些特点中概括出事物的规律,最后还要善于把不同的知识、信息有效   的结合起来。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所出现的无机框图题,有机框图题需要有综合的思维能力。
  笔者在复习无机框图题时采用了06年全国二卷28题:以下一些 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可用已知条件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为突破口,首先确定氧化物(Ⅰ)为三氧化,高温炼出单质铁(Ⅰ),顺理推出用还原剂一氧化碳(Ⅱ)反应生成产物之一氧化物(Ⅳ)为二氧化碳。再根据框图及已知条件逐一将氧化物(Ⅱ)、氧化物(Ⅲ)、单质(Ⅲ)、单质(Ⅱ)推导出来 ,最后考题要求所答就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对材料进行深入辩证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求解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开放式化学教学的探讨  刘学文  2007.2.11
  [2] 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彭云霞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课改第一线的实践者,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深刻领悟新课程教改思想,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恰当运用创新改革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学与反思,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 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具体到调整课程结构、制定课程标准、
摘 要:中学阶段中的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地理学科作为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是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融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对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其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代替的。本文对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常规进行了初步探讨思考,使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愿与各位同行交流学习。  关键词:初中地
摘 要:由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接受能力上、学习习惯上等有一定差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毕
摘 要:情境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在现实体育教学中情境创设却存在着许多误区。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本文从笔者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试着为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情境创设提些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健词:情境创设 体育教学 误区 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来促进学生体育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人认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探究性学习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观察与思考  心理学认为,认知从感知开始,
本文以商品实务课程“商品表现”课堂实操教学改革为研究起点,设计针对行业岗位及市场销售中对商品表现的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融入实际情境,学生以实际岗位人员的身份嵌入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风靡全球的今天,网络购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顺着网络购物的发展,团购接踵而至。团购,顾名思义就是团体购物,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顾客以尽可能少的财富来最大可能的换取自己想要的利益,这里的财富多数为钱,而利益可以是任何自己心仪的任何物品。从“团”购我们可以看出,购物成“团”可以节省成本,那么在疯狂讲究“团体合作”的今天,我们的体育课何不也“团”一下呢?  关键词:师生团 学生团 团结 团队
摘 要: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站在边境教育的角度,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关键词:政治课 德育 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实
当前正值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点,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怎样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成为了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学生的中学阶段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正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能否成才,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明灯,教师的素质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