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大家“团”了吗?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风靡全球的今天,网络购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顺着网络购物的发展,团购接踵而至。团购,顾名思义就是团体购物,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顾客以尽可能少的财富来最大可能的换取自己想要的利益,这里的财富多数为钱,而利益可以是任何自己心仪的任何物品。从“团”购我们可以看出,购物成“团”可以节省成本,那么在疯狂讲究“团体合作”的今天,我们的体育课何不也“团”一下呢?
  关键词:师生团 学生团 团结 团队 合作意识
  
  “团购”一词的出现并非偶然,当网络购物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之后,消费者为了以尽量少的钱买到尽量好的物品,商家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量变的过程中产生质变的利益,“团购”一词便出现了,简单来说,团购就是一群消费者一起来买商家的某一种商品,由于消费者量的积累,商家可以在积累的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利益发生质的变化,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那么,言归正传在我们的体育课上何不也采取“团”这种方法呢?
  我们知道,体育课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跟着做”这个模式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大家要团结同学,团结集体。那么,体育课上学生为何不像糯米一样“团”在一起去完成所学技能,这样得到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合作精神。在此,我就从师生团和学生团两方面来重点介绍一下体育课堂上的“团”。
  师生团
  师生团其实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也就是将老师和学生“团”在一起,教学即就是“教”与“学”的有效结合,师生配合的默契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异与否。师生间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和学生能聊在一起的话题是不可少的,作为一名老师可以不读郭敬明和韩寒的作品,但他一定要知道郭敬明和韩寒是谁,他们思想和写风是怎样的;可以不看《海贼王》和《火影忍者》,但他一定要知道和动漫界相关的一些话题;可以没有网购过东西,但要知道网购是怎么回事,就像现在说的“团购”。现在的中学生多数为95后00后,他们对信息的掌握和了解程度或许不亚于老师,师生之间要有互动就一定要有共同的话题,这样就可以避免交流障碍,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抽出适当的时间和学生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配合老师以及课堂上的活动,就不会觉得课堂是死板教条的,师生间的交流是愉快的,学生在收获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收获到了快乐,师生间的默契和合作就会表现的恰到好处,一节课的内容很容易就会得以实现,这不正是“团”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吗?
  学生团
  学生团主要体现在学生间的团结以及团队内部的合作两方面。
  首先,学生间的团结。团结同学是每一名学生入学时的必修课,体育课堂上,老师也不妨以此来考验学生。体育课是一门体力和脑力并用的课堂,脑力劳动拼的是大家的智力,课堂上老师不妨把学生分成小组来做一些小游戏,比如猜谜语、讲笑话等等。有了体力的参与学生就难免会受到伤害,这也正是学生表现团结的一种方式,比如说拔河比赛,两队的队员人数相同,在实力相当力气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去努力才可能获胜,而在这过程中如果配合不当,或许就会有人受伤,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团结一致,是否关心同学,是否能将自己“团”入这个队伍当中,包括比赛完成后大家的表现均可体现出学生是否用心在“团”,比如有些同学在抱怨,而有些同学在帮助其他同学宽心等,“团结”在此便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就是团队间的合作。我们知道团队的构成要素是5P,即就是人、目标、定位、计划和权限。也就是说,人是团队构成的基本构成要素,既然组成了团队就是为了一定的目标也是共同的目标去奋斗的一群人,每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同的,同样在团队中的角色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定位是不同的,定位不同权限也就有所差异,为了达成某一目标,团队整体及各个成员的计划分工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会是一个配合的默契的团队,队伍中的队员一定都会有“向心力”,合作意识也是各个成员必不可少的精神,在这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中,团队合作才是永恒的话题,也就是说,唯有“团队”才是“竞争”和“合作”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关键的要素。
  下面我们就拿简单的篮球比赛来谈谈体育课上的多个“团”。篮球比赛是一个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的话题,老师和学生有了共同话题,师生间的“团”就算是有了眉目,课堂也就有了趣味性和吸引力,然后再选学生分组,也就是将学生分成两个团队,各个队里需要队长来管理指挥队员,需要有前锋、中锋和后卫来专心致力于比赛,需要替补这样的后备力量,需要“啦啦队”来助阵,需要“粉丝”来做后勤工作,因此老师或队长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技能来分配不同的工作,让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大家的定位也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权限也有了初步的划分,然而每个队伍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取胜,各队的成员只有全力的配合自己的队友才可能获胜,团队间的配合最忌讳的就是孤军奋战,因此大家的合作意识便会由此而生合作精神也会逐渐树立起来。这样师生间的“师生团”、学生内部的“学生团”都展现的淋漓尽致,一节课的收益和效率便不得而知了。
  在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合作是一个永不磨灭的话题,师生间需要默契配合,学生之间需要团结互助,这样课堂上的收获就是以最少的“付出”来换取最大的“效益”,这不正是“团”的核心价值所在吗?在此呼吁大家,体育课上,师生一起来“团一团”,“团”出技能,“团”出快乐,同时也要“团”出合作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其他文献
行业类高等院校科技体制改革是当今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热门话题。本文就科技体制改革与学科,专业调整,转变观念与扬己之长,“稳住一头、放开一片”以及“内联”与“外联”等几个有
该文选用可生物降解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将rhGH制成长效注射微球,考察微球在体内外的缓释效果,并探讨rhGH-PLGA微球的降解特性和其中包裹的rhGH的稳定性.采用复乳-溶
摘 要:本文对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内涵与功能加以初步探讨,认为在倡导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实现课堂教学艺术化是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为英语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艺术,利用教材中语言的内在美营造课堂教学艺术化的氛围,促进形成语言技能的心智和躯体的感官活动,促使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上升为美的欣赏和创造,那么,我们就能让学
摘 要: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课改第一线的实践者,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深刻领悟新课程教改思想,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恰当运用创新改革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学与反思,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 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具体到调整课程结构、制定课程标准、
摘 要:中学阶段中的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地理学科作为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是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融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对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其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代替的。本文对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常规进行了初步探讨思考,使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愿与各位同行交流学习。  关键词:初中地
摘 要:由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接受能力上、学习习惯上等有一定差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毕
摘 要:情境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在现实体育教学中情境创设却存在着许多误区。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本文从笔者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试着为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情境创设提些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健词:情境创设 体育教学 误区 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来促进学生体育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人认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探究性学习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观察与思考  心理学认为,认知从感知开始,
本文以商品实务课程“商品表现”课堂实操教学改革为研究起点,设计针对行业岗位及市场销售中对商品表现的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融入实际情境,学生以实际岗位人员的身份嵌入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