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学科教学的关系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对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意在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注意力。本文介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阐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交流与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采用参考学术文献的研究方法,强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英语教学的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培养能力
  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无一不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来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带来的文化讯息多种多样,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
  1.1交际的概念
  交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行为表达、信息情感交流的过程,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自古以来,许多学者对交际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是“说服”派,认为交际是传递者传递信息以影响接受者行为的过程;另一派为“共享”,认为交际是信息共享的过程[1]。
  1.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简单地说,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1]。从这一概念来看,跨文化交际的构成有两个要素,一是交际双方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交际双方需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际。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掌握语言形式规则和掌握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1]。简单来讲,跨文化交际就是在特定的场合讲适合的话,并可以较为准确的使用目标语言,在语音、语法、语义方面都要较为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且符合该场合。
  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交际行为的得体性,还包括交际行为的有效性。在交际场合中交际得体,实现了预期的交际目标,交际双方都对交际结果满意,便是有效的、高质量的交际;交际行为不得体,交际结果既是无效的又是低质量的;交际行为得体但没有实现目标的,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需要考虑构成概念内容的基本要素的意义。交际技巧可以体现交际能力,但是行为本身并不是能力[1]。
  2.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2.1英语的“皮”和“馅”
  随着现今社会对学历的高要求,大多数的英语教学逐渐变成“八宝鸭”。之所以将其戏称为“八宝鸭”这道菜肴,是因为此物与如今的英语教学十分类似,第一,八宝鸭的历史悠久,原为糯米八宝鸭,清代宫廷名菜,原是江苏苏州地区的特色菜肴,是自乾隆年间传承下来的宫廷菜肴。[2]而英语是在1960年被确认为第一外语,但早在唐朝或更早之前就已经有英语的存在了,其历史同样悠久;第二,八宝鸭的肚子里填充了很多食材,看起来鼓鼓的,而英语教学是给学生灌输很多知识,也是将其撑得“鼓鼓的”,看起来呆呆的。这种“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成提线木偶,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将文化差异与内涵抛至脑后,学成了独特的“中国式英语”——“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我们虽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我们不能把其他国家的语言也带有中国风,毕竟语言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与习俗,我们学习他国语言,就要“入乡随俗”,去适应其他国家的文化方式。好在已经有很多教师意识到“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在积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应该是一个“饺子”,“皮”是它的形——语音、语调、语法,“馅”是它的神——文化、习惯、俚语。现在很多英语教师只教“形”,而忽略“神”。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但如果忽略语言中包含的“神”,忽视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就会导致很多误会,例如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突然想上厕所,他便问一个导游:”Can I go somewhere?”导游答:”You can go anywhere.”這里这个导游便没有理解外国人所说的“somewhere”是厕所的意思,只是知晓它表面意义,而并未真正了解这个词的其他意义,其实就是没有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忽视中文与英文的差异;再比如,提到将“鱼米之乡”翻译成英语,相信不少学生会将其翻译成“the homeland of fish and rice”,但正确说法为”the land of milk and honey ”,这是因为中国南方主要生产稻米和鱼,可外国例如英美都是盛产蜂蜜牛奶,而且中国文化中有鱼、有米是富庶的象征,而英美都是以蜂蜜牛奶为富裕的表现。
  2.2英语教师的“和面功”
  英语教学的“皮”跟“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应该被分割开来,而这样便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较好的“和面功”,即既重视语音语调和语法的输入,也重视文化的普及,然而普及文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学生的领悟与反馈。很多教中国学生的外教都建议学生多多接触英语语境,在语境中养成英语表达的思维,否则一直处于中文环境中的学生,是没有养成英语思维的基础的。
  中国学生与说英语国家人的对话,就是跨文化交际,用中国思维说英语的学生与说英语国家人交流,就演变成谁都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这时候就需要英语教师去“拨乱反正”,把英语的“皮”跟“馅”揉好了,教与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交流,达成有效的、高质量的交际。
  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方法
  英语师范学院所教授的王蔷英语教学法,语言学,英美文学都是很好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
  3.1英语教学法中的任务型教学法[3]
  3.1.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也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游戏活动得到激发,并在与教师积极主动的社会交流和认知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支持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充分挖掘幼儿发展的最大空间,需要教师运筹帷幄,及时把控好游戏中的互动,既要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下一定要把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作
管理与禅,一个追求效率,一个推崇心性;一个注重结果,一个偏重过程;一个视纪律为上,一个以自由为魂。但如能将二者紧密结合,用一颗本真之心对待科研管理工作,将会创造出迥异于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方法。“大纲”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
内容摘要:面向运用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为我国英语学习者测评其英语能力提供全国统一的标准,也将推进高职教育界对英语教学与测评的深度改革。针对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所需人才相脱节的现象,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团队应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指挥棒,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制定更科学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和测评的内容与方法;最终促进高职英语教师团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我们也一直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学习可以
【摘 要】文章从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出发,论述了区域经济中旅游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旅游产业结构中各要素的现状,提出了河南区域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旅游产业结构;旅游要素;优化调整;河南省       1.旅游产业的概念  1.1统计定义  国家旅游局旅游统计当中,旅游业包括: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旅游涉外饭店
内容摘要:有感于有的大学生英语词汇量不错却很难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本文探讨了英语的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感叹句以及从句中的疑问句的层层递进的关系,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笔者建议教学工作者在讲述这些基础句型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而牢固掌握基础句型。  关键词:疑问句 感叹句 从句中的问句  随着现代化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日益多样化,很多的学习软件注重培养测试学生的口语
【摘 要】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品行差、学习差或品学均差的学生,在一所学校里后进生的人数虽少,但他们的影响辐射却是惊人的,危害性影响力较大。无论为了教育本人或是维护集体利益,都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做好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关键词】学生;心理问题;思想转变;措施     1.掌握心理,积极引导  后进生一般都有其显著的特点与缺陷,这往往是使他们落后,走极端的重要根源。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就要针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现阶段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提出可行的就业能力提升指导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就业 高校 培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正冲击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多数企业结合互联网正进行深度转型,使得如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