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数学教数学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1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智慧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58-03
  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以学生能否学好“数学”为依归。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是数学课堂理应追求的教育形态。要想形成这样的教育形态,教师必须具备“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意识与能力。“跳出数学教数学”,并不是要脱离数学本身去开展教学,而是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以“精中求简”“返璞归真”的教育理念去审视、理解、改造和运用教材。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三下《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实践】
  板块一:选一选
  出示信息:(1)4个班举行跳绳比赛;(2)每班3组学生参加;(3)每组有10人;(4)三年级共有234个男生。
  师:哪些信息与跳绳的总人数有关?为什么?
  …………
  师:生活中的信息有很多,我们要学会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通过呈现杂乱的信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信息,从而筛选出有效的信息。
  板块二:连一连
  1.出示图1。
  师:这里有三个信息(如图1),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吗?拿出练习纸,先把有联系的信息用线连起来,然后写出你想到的数学问题。
  生:我根据“每袋5个乒乓球”和“每个乒乓球2元”想到了“每袋乒乓球多少元”,根据“每袋5个乒乓球”和“买了6袋乒乓球”想到了“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课件,如图2。)
  师:根据“每个乒乓球2元”和“买了6袋乒乓球”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不能,因为这两个信息之间没有联系。
  师:是的,只有找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得到新的信息。
  2.师:观察这里(如图2)的信息,你还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生:买6袋乒乓球需要多少元?
  师:要求“买6袋乒乓球需要多少元”需要用到哪些条件?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先思考再讨论、汇报,得出两种解法:(1)5×6=30(个),30×2=60(元);(2)5×2=10(元),10×6=60(元)。
  师:你是怎样思考的?
  (学生说出思考过程,教师相机出示图3和图4。)
  师:如果这样列式2×6=12(元),12×5=60(元),你认为怎么样?
  …………
  解决数学问题离不开分析信息之间的联系,学生连线的过程实则是寻找联系、分析关系的过程。借助树形图,信息之间的联系得以直观地呈现。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思考中深刻地体验到: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建模生成新的信息,而这个新的信息也可以为下一次建模提供必要的条件……至此,学生对条件之间的联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有效的建构。
  板块三:比一比
  师:5×6=30(个),30×2=60(元)与5×2=10(元),10×6=60(元)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相同之处?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它们的解法不同,计算的结果却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种方法去检验另一种方法。
  生2:不管选择哪种解法,关键是要找出信息之间的联系。
  生3:这两种解法都是从条件开始想起的。
  …………
  师:解决问题时,我们不妨先通过“选一选”选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再通过“连一连”找出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通过“比一比”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板书:选、连、比)
  师(小结):在数学学习中,同一道题目,解决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种;在生活中,处理同一件事情,解决的方法也可能有很多种。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比较的过程就是提升经验、建构模型的过程。在前面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比较问题解法的异同,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对经验进行了提升,通过“选”“连”“比”的提炼,学生明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了“两步连乘”模型的建构,毫无疑问,这样的建模过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加生动、有效。
  【教后反思】
  1.“跳出数学教数学”,就要洞悉教学内容的本质与核心。
  本课属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范畴,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两步连乘”这些文字作为课题出现时,学生的学习状态立刻就有了松懈,他们认为接下来学习的无非就是“a×b×c”类型的题目,无需过多思考,只要“依葫芦画瓢”就可以了,于是,不少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思维定势——遇到含有3个数量的题目,一律用两步连乘的方法去解决。教学本课时,教师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很容易就会忽视对教材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从而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停留在“做题目”的层面上,最终使原本的新授课变成练习课。
  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就是构建模型的过程。因此,教师结合小学生擅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设计了“选一选”“连一连”“比一比”这样的教学活动。借助这些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的动作指令,教师引领学生经历了“了解问题情境—明确条件目标—寻求解决方法—求得解答并检验”的过程,学生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中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实现了“两步连乘”模型的建立与拓展。
  2.“跳出数学教数学”,就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和谐与统一。
  数学科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它有着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为了教学的需要,人们常常将其分割、细化为一个个知识片段,这难免会造成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以及学生的误读与曲解。因此,教师必须从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出发,在把握教学内容核心的基础上提炼出教学的突破点,并依据某一思想线索将这些点串成线、连成片、形成块,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
  教学活动中,教师从知识的本质出发,以建模过程为核心,以知识生长为主线,形成了三个教学板块,有效地保证了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使得建构“两步连乘”模型的过程变得更直观、更有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掌握了方法、培养了能力、感悟了思想。
  3.“跳出数学教数学”,就要寻求知识背后的精神与力量。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陈士文认为:数学是一种智慧,我们要“为智慧的生长而教”。数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智慧不断萌发、生长、超越的历史。对于每一个学习数学的人来说,把未知内化为已知同样伴随着智慧的萌发、生长与超越。为了让学生享有智慧,教师必须跳出知识的文本,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生长智慧。
  智慧的生长离不开适时的点化。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反思与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两步连乘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读题……不可否认,这些学习经验很有价值,然而,经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感悟与体验上,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如前述教学,这里,有贯通知识的点拨之语,有融合方法的概述之语,有凝结思想的提炼之语,还有感悟人生的启迪之语,它们引领着学生从数学知识走进了数学方法,从数学思想走向了人生智慧。
  【参考文献】
  [1]潘淑芬,王卫东.有效的教学设计需整体性的教学主线[J].小学教学研究,2013(4):49—51.
  [2]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M].毛正中,美素华,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其他文献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科室主任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青年委员会秘书  她弯弯的笑眼会让你感受到春天吹过你发梢的风。她的课堂,是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想要再回童年坐进去一次的;她的成果,是让特级教师袁浩撰文由衷夸赞过那其中的心血、激情、才智和创造的;她的钻研,是让特级教师孙双金一提到就不吝赞美之词的。  她就是朱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内阅读;阅读一体化;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56-02  南京市鼓楼区力学小学李琳名师工作室与琅琊路小学周益民名师工作室曾联袂举办了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为专题的展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诵读与欣赏”。在学习苏教版五下
【摘要】校务委员会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学校办学资源,共商学校发展大计,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破解困扰教育改革发展难题,更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管理水平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但在转型期,社会参与办学尚待成熟,其真正得到实施还在于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相适应的领导力。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校务委员会;社会参与  【中图分类号】G471
【关键词】英语;板块整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1-0054-03  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江苏省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全部启用译林新版教材,新教材按照活动板块的结构和形式设计,每个单元由Story time、Fun time、Letter time(三年级上册)、Sound time(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道条形磁铁的南北极位置未必都在两端,但磁极都指向南北方向。  2.尝试用新的解释替代旧的观点,形成更合理的解释。  3.感受科学探索的快乐,明白科学的解释要有证据的支持。  【教学过程及意图】  课前预热:  师:知道今天上什么课?科学课是干什么的?(梳理出关键词:研究)  你们做过哪些研究?观察到什么现象?研究出什么结论?  用一句话总结科学是干什么的?(科学课就是搞研究的
郭初阳的《弟子规》课堂实录(见2011年第8期《人民教育》),为我们从教学的角度探讨有质量的“读经课(堂)”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  建构有质量的“读经”课堂,需要丰富的教育智慧和一定的教学技艺。“读经课堂”对教者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者对教学内容,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做到“知之深”。引导儿童读经,教者首先自己要走进“经”中,对教学内容要有深切的体验,然后才可以谈引导学生如何读。郭初
【摘 要】颜回是孔门众弟子中和孔子相知最深的弟子。孔子对颜回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颜回的直接个别化教育,二是经典有趣的“三人行”——颜回在讨论中受教育,三是孔子以颜回作为教育其他弟子的榜样。  【关键词】颜回;孔子;教育艺术;相知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3-0028-05  【作者简介】李如密,南京师
名帅档案  周益民,任教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2002年起倡导并践行以“语言与人之存在关系”为核心旨归的“诗化语文”主张,《半截蜡烛》《小王子》《童年的月亮爬上来》等多个课例引起广泛关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150余篇,著有《步入诗意的丛林》《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周益民讲语文》。先后5次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中获奖。2007年获南通市第九届优秀教育科研成
个小正方形,这样做太浪费了。如果像图6那样,将左边的两个小正方形铁皮割下来,然后补在右边,再做成一个长方体,则它的体积是:(40-5)×(20-5×2)×5=1750(立方厘米)。  3.将近5%的善于创新的学生这样思考:如图7,将长方体的底面做成一个正方形,不仅材料无浪费,而且体积可以变得最大:20x(40-5×4)×5=2000(立方厘米)。    反思:    1.上述三种解法,学生的思维方
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是无锡市锡山区的一所窗口学校,她充满活力。2016年,柏小百年,站在历史节点上,现任校长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思考呢?周玲棣校长近日接受了专访,并提到了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  问:周校长,您好!柏小百年,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传承、积淀,传递的文化因子,您认为是什么?  答:文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