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课内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初探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内阅读;阅读一体化;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56-02
  南京市鼓楼区力学小学李琳名师工作室与琅琊路小学周益民名师工作室曾联袂举办了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为专题的展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诵读与欣赏”。在学习苏教版五下《七律 长征》的基础上,我确立了诗词诵读与欣赏的目标:整体诵读与欣赏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五首——《清平乐 会昌》《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 六盘山》《忆秦娥 娄山关》《沁园春 雪》,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这段革命历史,初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进而尝试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精神世界。
  一、从课本出发——诵读《七律 长征》
  在请学生读一读、背一背《七律 长征》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历经两年的长征岁月里,毛泽东写下了多首诗歌,今天就让我们诵读这些诗歌,重温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七律 长征》,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与自豪之情流淌于字里行间。编者选择了《七律 长征》,也就定格了一段光辉的历史;教者选择了《七律 长征》,也就重温了那段如歌的岁月;学生吟诵了《七律 长征》,也就走进了那应该铭记的时空!编者、教者、学生,一起从课本出发,携手向历史的更深处追溯、行进!】
  二、在精选诗词的基础上,努力建构“我的学习”,整体感知诗词风貌
  我课前给学生分发毛泽东的《清平乐 会昌》等五首诗词,并进行相关的说明和注释,以期学生能够更好地展开学习。面对这五首经典诗词,我这样设计了“我的学习”过程——
  第一步:请朗读讲义中与长征有关的五首诗词。
  第二步:从五首诗词中,选出最感兴趣的一首进行精读(包括说明和注释),同时把你对毛泽东诗词的感受,用关键词写在诗词旁边,并划出最能表现这种感受的诗句。
  第三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建构整体性的儿童阅读”是“从课本出发”的重要策略,也是促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因此,面对《清平乐 会昌》等五首长征系列诗词,让学生从“整体朗读—研读一首—练习有感情朗读”等学习过程中,展开真正自我意义上的个人学习活动。开展真实而深入的个人学习活动,既要确保个人学习真实而深入地发生,又要为后面的交流奠定基石。】
  三、在“伙伴对话”的过程中,选择开放性的儿童话题,初步领略磅礴的气势与乐观的精神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结合儿童的选择,我依次开展了以下教学——
  1.略读《清平乐 会昌》《十六字令三首》。面对毛泽东所写的这两首词,我选择了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2.诵读《清平乐 六盘山》《忆秦娥 娄山关》。面对毛泽东的这两首词,在和学生一起读、说的基础上,我还请其他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3.精读《沁园春 雪》。在交流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以此展开教学。
  师:刚才许多同学都选择了《沁园春 雪》这首词,假如让你来拍摄《沁园春 雪》的视频,你会选取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音乐呢?下面前后四人组成拍摄团队,讨论讨论。
  (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
  生:我会选择那绵延万里的长城作为背景。我觉得长城是中国的象征,长征是中国革命的缩影,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画面一定让人非常震撼!
  生:你选择长城,我就选择长江,长江最能代表中国!
  生:我会选择黄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代表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
  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拍摄的纪录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其中涉及《沁园春 雪》这首词,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沁园春 雪》)
  师:当我们脑海中呈现这样的画面、回荡这样的旋律时,你又会怎样来读这首词呢?
  (学生齐读)
  【教者选择“假如让你来拍摄《沁园春 雪》的视频,你会选取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音乐呢?”这样一个颇具开放性和整合性的话题,原因有三:其一,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应该有一体化的统筹安排,“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应该是课内外阅读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其二,让学生去想象合情合理的画面,让学生去选取契合主题的乐曲,定会让学生从一个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视角去理解诗词、诠释诗词,并描绘自己眼里的诗词。其三,清晰而有层次的画面、流动而有意味的旋律,有利于创设一种具体而又鲜活、灵动而富有色彩感的情境,而类似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定是大有裨益的!】
  4.回到《七律 长征》,请学生读一读。
  5.从诗到人。引导学生由诗及人,谈谈对伟人毛泽东的认识。
  四、推荐毛泽东诗词的相关书目,拓展学生课外阅读
  我给学生进行了四个“一”的推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诗词选——《毛泽东诗词选》;由三联书店出版、斯诺等著的一本传记——《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由中央电视台等摄制的一部纪录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由中央电视台等拍摄的一部电视剧——《长征》。此外,我还精选了毛泽东有代表性的九首诗词,并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与欣赏中,领略诗人毛泽东的魅力,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魅力!
  【从一首《七律 长征》到五首长征系列诗词的学习,再到四个“一”的主题式、立体化、全方位的阅读推荐,依托的是课内阅读的成果,丰富的是课外阅读的天地,提升的必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从群体性阅读到个体性阅读,从师生共读到独立阅读,从文本式的阅读到形式更加多样、视角更加丰盈、材料更加翔实的阅读,这是“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建构的必然举措,符合儿童阅读规律,更满足了儿童阅读的迫切需要。】
  五、在学生评教中聆听自主性的儿童评价
  当诵读与欣赏结束后,主持人以“你觉得张老师这节课上得怎么样?”为话题,让学生“即兴评教”。
  生:张老师好像是那个时代走出来的人,带着我们走进了毛泽东的诗词。
  生:老师准备很充分,但让我们讨论的时间比较匆忙,我们的发言有点儿一带而过,其实还有很多有真才实学的同学没有发言。
  …………
  【立足课内、课外阅读一体化的建构,课堂中学生的评价是一种对课堂、对教师、对文本的阅读方式。具体到这节课,在学生的发言中,有的评价的是教师这个人,有的评价的是这节课……不同的声音,那是教师与学生的共振;不同的评价,那是心与心的碰撞;不同的表达,那是来自内心的渴求!引入学生的评价视角,是课堂确立儿童主体地位的重要一环,是儿童主体性真正彰显的有益实践,更是改变教师“一言堂”这一格局的有益尝试!】
  从课本出发,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于一体,让儿童阅读始终以儿童的方式行进,使儿童阅读从狭小的教室走向无垠的天地,从单一而扁平的课堂走向如火如荼的生活。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
其他文献
乘法分配律一直是小学阶段必学必教的内容。苏教版教材从购买“成套”衣服的生活情境入手,在产生分开算与合起来算这两种方法后建立了等式,依此展开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究。这种编排和以前的教材相差不大。有所不同的是,现在有些版本的教材中不再出现乘法分配律的文字表述。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包括定律、规律等)重在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而不拘泥于文字语句的新走向。此外,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时将核心词从6个变为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同一层次的不同班级,以是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作对比,结合数据分析,研究微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通过与学生的访谈了解学生对微课的认识,并给出总结展望.  [关键词] 微课;研究过程与方法;个人访谈;讨论与结果;研究展望  随着教学模式的实践,对于微课程的研究,由浅入深,现今已深入师心. 微课的作用是巨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在为微课如何与学科的课堂教育完美融合绞尽脑汁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读、会说单词:birthday,eleventh,eighth,April,together,game。  2.能听懂、会读、会说短语:a birthday cake,eat noodles,have a party,play games。  3.能听懂、会读、会说日常用语:When’s your birthday?It’s on ...  4.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课文
课堂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恰当而又巧妙的课堂理答,能引领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促使学生获得对问题全面、深刻而正确的认识。笔者在听课中发现,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执教者大都能注意到理答,但更多的是部分教师在应对学生的回答时会出现无效理答或者低效理答的现象。试举几例如下:  片段一:  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中学始建于1978年,历史并不算长,却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在坎坷起伏的发展进程中,不变的是实中人对事业追求、职业精神和生命质量的顽强坚守。在坚守中等待,在等待中坚守。“坚守·等待”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始终,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因此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坚守使命办好优质平民学校    淮安市楚州实验中学创办的时候,楚州城区没有纯粹的初级中学,只有三所高中的初中部。当时城区优
古诗教学的流派与策略可谓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渐渐明晰:古诗教学须用心呵护古诗的美妙整体,向发展学生整体感悟能力的方向行进。古诗教学的课堂更应该是一个充盈着诗性的处所,亦是一处充满童性的场地,在追求价值的历程中,需要理性的回归,只有回到“古诗整体”的家园、回到“整体感悟”的疆域、回到“童真童趣”的世界,古诗教学的课堂才可走向一片亮丽的境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稚”“侧”
【关键词】】阅读教学;表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55-02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六下的一篇课文,作家章武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朴实无华、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我有幸学习了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对这一课的讲读,下面结合他的几个教学片段,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畅说游玩,仿说无痕  教学片段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在几个核心概念中排在第一位,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尤为重要。不久前听了特级教师吴汝萍老师执教的《认识整万数》一课,感触颇多,整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
【设计理念】  诗词教学的高耗低效历来备受诟病,课堂上教师一味在诗词“讲了什么”即诗词的意思上发力,而忽略了对诗词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意象的把握、意味的品悟和意境的探寻,致使本应灵动的诗词教学变得了无生趣。学习诗词如登山,应少些已有景色的告诉和讲解,多些未知风景的探险。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一直在理解诗意这一平面上打转,诗词学习终究将在原地徘徊不前,而缺了沿波讨源的历险,少了峰回路转的精彩,失了柳暗花明的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科室主任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青年委员会秘书  她弯弯的笑眼会让你感受到春天吹过你发梢的风。她的课堂,是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想要再回童年坐进去一次的;她的成果,是让特级教师袁浩撰文由衷夸赞过那其中的心血、激情、才智和创造的;她的钻研,是让特级教师孙双金一提到就不吝赞美之词的。  她就是朱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