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交互推进” 再研“阅读新路”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j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老师们提得最多的是大阅读,什么是大阅读?大阅读的“大”是“數量多”的意思,即海量阅读;取“范围广”的意思,即广泛阅读;取程度深之意,即深度阅读;取“敬重”之意,即让学生看到阅读就尊重并热爱阅读。如何大阅读?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说:“我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那能不能交互推进呢?
  因为大阅读的提出和学生的需求,这两年,很多学校在推进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分别展开了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讨,老师们觉得在实际操作中,一会儿群文阅读,一会儿整本书阅读,感觉抓得不够深入。难道就是为了提倡而展开阅读吗?在这几年的尝试中,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有效结合已让老师们尝到甜头。那么群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能结合起来吗?怎样有效地落实,又齐抓并进呢?这是我们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让学生能真正海量阅读,且有深度地阅读?只有通过阅读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读过的书融在他们的气质里,谈吐里,胸襟里,和他们融为一体,成为他们精神生命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历经半年时间,联合4个学校,涉及一、三、四、五、六5个年级围绕“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的交互推进”展开教学策略的研究。
  教学策略一:用整本书中的章节与章节进行群文的对比阅读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一般按照“阅读前激发兴趣,吸引学生走进书本—阅读中进行指导,讨论交流,推进阅读—阅读后组织讨论,分享感悟,再次阅读”这样的流程进行。我们在不断的整本书阅读的实际教学中,惊喜地发现群文阅读其实为整本书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于是,我们三至五年级组选择了《我是白痴》这本书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索。《我是白痴》是《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中的一本,适合中高年级学生阅读。
  1.导读课。首先从“人物”“其他人物对待主人公的态度”“题目”三个方面让学生猜测主人公和故事内容,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再从整本书中,围绕主人公彭铁男,精选文段《发数学试卷以后》《就是白痴,也会生气》《妹妹跌倒了》,将不同人物对彭铁男的态度与看法、他们与彭铁男之间发生的故事作为引子,带领学生读深读透这组文章,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要走入整本书阅读。这样,群文阅读就为整本书阅读打下了基础,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阅读整本《我是白痴》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2.推进课。推进课是整本书阅读的关键,我们如何结合群文阅读研出自己的特色,同时让两种阅读互助共进呢?在导读课时我们留下的“阅读小书”成了研究的载体,利用好群文阅读的对比阅读让《我是白痴》这本书更加深入地推进。
  具体的研究过程如表1。
  在推进课中,每一位教师从整本书中精选文段,设群文阅读课,剖析式阅读,引导学生把书中最精华的篇章读透,读出自己的理解。全程中学生充满了兴趣,也为整本书的阅读推进助力。
  综上所述,用群文助力整本书阅读,多角度地解读主人公,加深了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用群文阅读能有效地推进整本书阅读。
  但整本书又如何体现群文阅读呢?怎样和群文阅读有效结合呢?我们进行了第二方面的探究。
  教学策略二:用整本书和整本书进行群书的对比阅读
  文章与文章之间我们能比同求异,书与书之间也存在着故事、人物类似的情况,也可以比同求异。不过这样的阅读肯定有难度,我们首先从篇幅不长、内容易懂的绘本入手。
  一年级的绘本《跟屁虫》和《别学我》写的是弟弟、妹妹如何模仿哥哥、姐姐,不正是两篇相似的书吗?引导学生阅读时,抓住书中的句子写作,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区别两本书不同的句型,让学生仿写、发现这样来展开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也别有一番滋味。
  有了一年级的成功,我们把整本书与整本书的对比阅读放在六年级进行实践。我们找到了和《我是白痴》类似的书籍《亲爱的汉修先生》,从内容上看,故事的主人公年纪相仿。一个是六年级的学生,一个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一个是单亲家庭的男孩儿,一个是智力低下者,他们都是被别人歧视的孩子。两个孩子与其他同学虽然话不多,但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在书本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从写作上看,两本书的叙事手法,都是以第一人称的个人独白展开的。因为是两个智力很一般的孩子,语言上也极其平实。当然不同的两本书,也有明显的差异。从题目上看,《我是白痴》是我们平常不可能对自己的认知表达,充满吸引力,自然引发读者兴趣。而《亲爱的汉修先生》,正常、朴实,不容易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从目录上看,《我是白痴》中每个故事的题目,都让人感受到情节曲折,层层深入。《亲爱的汉修先生》中每个章节的名称单一、明确,但看不出故事发展。我们引导学生抓住两本书的异同,深入感受两位被歧视主人公的内心和人物善良、纯真、快乐的品质,并从题目、目录、人物、情节、写作方法上进行对比,更加深入地品词学句,抓关键词体会重点段落,最后学习两本书用第一人称进行个人独白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研究中,整个过程是辛苦的,但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是幸福的。
  通过这学期和上学期的努力,我们两个团队在各自的研究中都看到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的交互推进是可行的。老师们在研究活动中进一步推进课外阅读,把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打好阅读的“底色”。整本书与整本书的对比阅读,能让学生提炼出相似书籍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与再创作。
  在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我们感恩课外阅读教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更感恩我们共同的教学载体——读书。我们在这样高尚而有益的活动中进行阅读教学实践,整书中的群文,群文中的整书,两者交互推进,让跨校的我们齐心协力,共同研讨,探索出一条新的“阅读路”。来自不同学校的我们也在进行探索“阅读路”的过程中进一步成长。
  每个班级的学生和家长一起亲子阅读,能深深感受到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更感受到阅读带给家庭的影响,并纷纷为老师们的行为点赞。
  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交互推进,有效地解决了老师们的困惑,而且落实了两种阅读的结合和齐抓并进,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大阅读。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设计初想】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习作策略单元,主题是续写故事。围绕这一主题,通过编排的课文,体现出“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渐进发展过程。本单元中的活动设计,如看题目预测内容、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口语交际预测“名字里的故事”均与预测方法的学习紧密相关。单元习作“续写故事”就是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预测方法续写故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合理预测”同学们如何帮助李晓明
朗读是一种深度的“理解”,唯有真正理解语言内容之后,才能情由心生、以声传情,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情韵;朗读也是一种特殊的“表达”,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字正腔圆,也不是通常说法上的正确流利,它是通过语气、节奏、重音、停连等,把朗读者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移情体验,借助自己的声音媒质个性化地表达出来,是对文本的一次“二度表达”。因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教学手段,也是把语言文字、内涵思想,由此岸推
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学生的“内心美德”,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神圣使命并非与学生未来的就业挂钩。语文是一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祖国语言魅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学科。教语文除了教给学生“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法文”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听的习惯、说的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书的习惯和思的习惯。
【设计初想】  本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浅近、朴素,文风恬淡、清新。“搭”是“乘、坐”之意,可以搭船、搭车、搭飞机………搭配的对象众多,可主体都是人。但本文搭船的主体却是一只小鸟,一个“搭”字,赋予鸟儿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本文文字浅显,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经验的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  本课所在的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
一、语文教育的现状  在目前的教育大背景下,“素质教育”依旧带着“应试化”的味道,语文教学从低年级开始便应该抓实抓牢基础知识。以提高学生智力发育水平,实现“看得见”的语文能力的提升。然而,为应对各级“质量检测”,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多教师直接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对文化知识的识记、解析上,大量做题削弱了学生对语文的体验与感悟,忽略了语文的“审美与艺术价值”,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无趣,语文学科的功能
诗教,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最早倡导诗教的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他认为“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两千多年来,诗教培养出了一批批有影响的“大家”和“普众”。诗教能使人修炼德行、明理学文、熏陶心志、启迪智慧。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诗词是最具中华语言特色的文体,统编本教材中大量增加
大量古诗文的入选是当下统编本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对于各学段的古诗文教学目标,课标有着不同的说明。如第一学段是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除了展开想象之外,增加了“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关注“语调、韵律、节奏”,从中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给我们的日常古诗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高年级古诗文教学中,笔者抛开传统的“直译、冠情、背诵”的刻板流
一所学校的文化和基因决定了学校的成长样态,学校文化既体现在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上,更体现在学校成员的行为活动中,还表现在学校显性和隐性的规章制度上,也蕴含在学校的各种符号和物质产品中。学校文化的价值必须通过一定的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對此,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基于文化管理的“养正教育”学校特色,对学校养正育人文化进行梳理、探究,以凝聚学校的发展动力,规划、引领学校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为进一
【探究目标】  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2.通过品读赏析,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支架策略】  从诗歌富于想象的特点出发,针对诗歌的修辞手法、意象、押韵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评价要素】  五个方面:想象丰富、充满童趣、语言生动、修辞恰当、意境优美。  
【选文再现】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