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母语水平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研究的两大主流,两者在当前的研究中彼此脱离,形成对势,这一现象阻碍了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而中国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在研究中应求同存异,彼此促进,以助力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要想彼此成就就要消除当前彼此脱离的状态,这就要立足于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与创造性,考虑提高母语水平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必要性,进而促进本国语言的教育。
  【关键词】母语水平;外国语言学;思考
  【作者简介】吴云(1985.12-),女,河北清苑人,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及教学。
  随着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脱离现象加剧,成为了我国语言学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也是阻碍了本国语言的教育,因此,我们要重视当前的问题,从提高自身母语水平出发,学好语言基础,有效的助力外国语言学研究。
  一、我国关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现况
  我国关于外国语言学的研究一直是按照划分学科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划分学科的语言学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益于我国语言学研究的扩展与深入,根据当前的学科划分,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主要包括中国语言学研究、外国语言学研究、运用语言学研究,这中划分下就形成了各研究间的彼此脱离,相互对峙的状态,造成了语言学研究的怪象。例如,研究外国语言学的学者从不关心中国语言学的研究,脱离本国语言,使母语无法与外国语言进行真实的、有效的沟通与碰撞,致使我国语言学研究脱离于世界语言学研究,蜗居于自己划分的单学科研究圈中,相比当前国际语言学研究的形势,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尚处于自己划分的研究圈之中,无法与国际形势接轨。
  目前我国关于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尚处在浅显层面,多数学者都致力于对外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很少探究外国语言学的文化内在,没能将外国语言的结构、功能、应用与外国语言的历史根源、文化内涵相联系,这种与历史根源和文化内涵脱轨的研究,无法深入了解外国语言学,更不能有效的将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应用到中国语言学研究之中,实现两种研究的促进与融合。
  二、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1.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彼此脱离的原因。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形同陌路在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长期存在是因为中国语言学的研究者外语能力有限,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者汉语能力有限。随着我国对本国语言的重视和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多,大部分人的汉语能力和外语能力都有所提高,可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彼此脱离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改善。对此我们要从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特有现象出发,深入探究与思考其根源在哪里。由于中国语言和文字的特殊性,我们无法从其他国家找到答案,只能从自身找原因,在中国的语言与文字背后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等诸多方面,很多研究者穷其一生也只能研究中国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从而没有额外的精力去研究其他东西。另一方面,外国语言学理论日新月异,我国研究者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长期忙于紧跟不断更新的外国语言学理论,耗其多年精力只能弄懂少数外国语言学内容,且随时可能被排除在潮流之外,所以没有多余的精力研究中国文学的深奥内容,由于中国语言与外国语言在各个方面都不同,研究外国语言学的学者,不能用外国语言学的理论理解和阐述中国语言学,从而只能用自己仅有的中国语言知识进行列举论证,来证明自己的研究理论拥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像这种自欺欺人的外国语言学研究始终无法融入中国语言学。甚至有学者认为关于外国语言学的研究不需要举中文例子,此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相脱离的状态,因此要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要寻找和考虑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联合点和共通处,利用某个合适的连接点,将两者联合在一起,要足够了解中国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的共性,考虑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突破口,以达成利用外国语言学研究,发展中国语言学研究的目的。
  2.研究外国语言学应以服务中国语言学研究为最终目标。有些学者并不赞同研究外国语言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服务,觉得那是中国语言学研究者的事情,研究外国语言学只研究外国语言学理论就够了,和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没有什么关系。这就出现了为了研究而研究的外國语言学研究,虽然有很多所谓的理论做支撑,但这种研究若脱离本国实际,仅存在理论层面,是无法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处的。
  这种想法对于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有些过于狭隘了,我们的外国语言学研究不是处于封闭的环境,独立存在的,我们不能只研究外国语言而放弃自己的母语,毕竟外国语言不是我们的母语,没有母语的支撑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就无法推广和应用。究其根源外国语言学研究应该是对本国人的外语教学的研究,既然是对本国人的外语教学的研究,我们应该承袭中国语言学研究者的传统,以王力、吕叔湘、赵元任、马建忠为先锋,把为中国语言学研究作为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从中国语言学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更好的发展中国语言学研究。如今全球都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此种情形下,中国语言学研究和外国语言学研究更应当求同存异,共同促进,利用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将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
  3.开展有创造性的外国语言学研究。随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紧跟时代步伐,做有创造性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做中国化的研究。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以本国文化和观点为基础,寻找外国语言与中国语言的共通之处,将两种语言学联合研究,使我国的外国语言研究有基可依,符合本国实际。
  (2)问题中求突破。关于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将问题寓于研究中,以了解和掌握中国语言为基础,结合中国语言的现实问题,利用外国语言学理论进行理解和创造,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进而达到两者相互融合的状态。
  (3)用发展的眼光做母语式的外国语言学研究。外国语言学理论现呈多样化发展,更新速度快,外国语言的研究者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世界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变化,基于汉语基础开展普通语言学研究,将翻译学理论性研究与汉语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突破。同时,要为外国语言学研究做好基础准备,提高外国语言学研究者的母语水平,让母语成为研究的基础,研究者母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理论翻译完成度的好坏,因此,要重视研究者的母语水平,使母语成为外国语言学研究的语言支撑。
  (4)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寻找中国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的互通处,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在全球汉语热的大潮下,外国语言研究者应在引进外国语言学理论的同时,借助自身的母语能力,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实现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三、结语
  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一直是在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外国语言学研究相脱离的状态下进行的,中国语言的独特性和研究者过于狭隘的研究导致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要想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就要明确外国语研究的终极目标,从我国实际出发,将母语融入外国语言学研究之中,为研究提供语言基础,结合我国实际问题,进行开创型的有中国特色的外国语言学研究,实现两种研究的融汇贯通,进而推动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颖.基于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
  [2]曹凤静.论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视野[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
  [3]李茜.关于外国语言学的思考与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4]潘文国.大变局下的语言与翻译研究[J].外语界,20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倍受人们的关注。未来社会的建造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当然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我们课堂教学中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也是当代教育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初中教育的重点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除了在学校里的学习几乎不能受到其他形式的英语熏陶,单凭低效率的课上时间,
Climate change is a concerned problem for scientists and policy makers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 are a lot of factors resulting in global warming, such as anthropogenic CO2 emissions including transpo
【摘要】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学习辅导的各类网课也是层出不穷。互联网学习工具与传统课堂教学互有利弊,各有所长,本文主要从个人英语学习角度来谈谈如何取长补短,发挥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优势,取得英语学习优异成绩的经验。  【关键词】英语学习;互联网;课堂授课  【作者简介】张紫辰,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当前,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學习辅导的各类网课更是司空见惯
【摘要】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及人文性的双重属性,信息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要以听说的形式来实现,听说技能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英语老师要十分关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听说课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听说课  【作者简介】翁志祥,莆田第八中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听说课(背景)  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
【摘要】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通过相关实例分析了广告翻译的特点及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即通过直译、意译、增译、及仿拟等方法,在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最高目标,使译文适应译入语人们的接受能力,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  【关键词】目的论;广告翻译;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石伟萍,广东理工学院。  一、目的论及其原则  Scopes Theory是德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听”是输入,而“说”是输出,输入和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两种基本途径。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听不懂、说不出,直接影响和制约读和写的发展。文章基于这个实际,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听说训练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训练;听说能力;主要策略  【作者簡介】龚宇轩,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听和说是语言教学的输入和输出的不同的途径,但二者相互
【摘要】微信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运用微信来辅助课堂教学,加强教师同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强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联系。本文将概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采用微信辅助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的调查,反思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利弊,总结反思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微信辅助;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作者简介】 吴尚(1984.03-),男,
【摘要】英语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掌握英语的人才也是新世纪最需要的人才之一。初中英语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应运技能,获得语感和打下基础。初中英语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句子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学习句子的几种方法展开分析,提出了以句子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实践工作提供理论
【摘要】作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近几年来,在中国已经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西藏地区也加强了对英语的重视,积极地展开了英语教学的探讨。本文就西藏地区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对现阶段藏区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实用性的意见作为参考,以帮助藏区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建设。  【关键词】 藏区学生;初中英语;英语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唐俊,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
【摘要】在目前的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这种写作的方式没有能充分激发学生自身想表达的情感,属于填鸭式地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翻译式作文,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后,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是厌倦写作文,而是厌倦了这种写作方式,从而导致长期以来作文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由于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篇基础,而且高中阶段是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相对大学而言,是基础,是前奏;相对初中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