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开展,许多新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出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开始应用于教学之中了,如何恰当、灵活、有效的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是当下教师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应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67-01
  历史教学自身有着过去性的特点,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可能再重新出现。因此要实现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思想就必须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论从史出,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和综合能力。仅凭以往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如果在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需要把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中,通常以课堂演示模式为主,在也就是边讲解边演示。如:采用动态视频、动画、图片和声音,在现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展示现实世界难以实现或不清楚的内容。如:在讲《美苏争霸》关于“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教学的主板书也可以通过屏幕按教学要求与顺序逐步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就把教学活动中动、声、色、形展示的淋漓尽致,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
  二、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时需要创设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历史思想教育。
  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一课时是设计了各班古代希腊考察团行程安排表。分为行程一: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行程二: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行程三:入乡随俗接触古公民。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研究,同时提供大量的资料图片及文字资料,给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
  三、电教媒体的应用需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强化思维力度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特点,决定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必须用有声有色的手段表现。经常向学生强调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利用视听等多种手段来再现“歷史”,以强化记忆。种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它通过剪辑来的影视画面,历史资料、图片及教师精心配制的解说词,不仅能在现历史现象“真实”的或“近似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记忆知识的质量。如:如教学世界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放录像,先播放一组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现实镜头,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后因势利导播放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重要镜头,从而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时我突然打出幻灯片《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这样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地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又出示幻灯片《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成就感令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既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由已知到未知的知识递进迁移。
  四、运用电教媒体,需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教学,并以此为默契,引导学生自觉对重难点进行思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历史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应注意历史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电教手段,准确把握电教使用的最佳时机,才能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电化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注意两者有机结合,注意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转化,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孙仁甲.新课程导学.2013(07).
  [2]论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历史教学[J].张孝楠.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
  [3]浅谈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新课教学的结合之应用[J].冷龙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1).
  [4]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地图教学中的运用[J].刘小玉.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8).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低剂量预照射对荷瘤大鼠抗瘤效果。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低剂量预照射对大鼠免疫功能、种植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影响,探索出最佳低剂量抗瘤效
【摘要】反思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反复强调过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反思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不能再维持以前的灌输式教学,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反思自身,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其重叠综合征(OS)的病理学特征。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l)与白介素-17(IL-17)自身抗体与原发性胆
研究背景: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发生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宿主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过程。机体对Mtb感染的免疫机制和TB的发病机制
【摘要】本文试图从一个普通教师及其教育教学的角度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62-02  如果说“爱学”是
【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前提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在充分研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层次的基础上,着力创设本土化、问题性、趣味性、直观性、思辨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中探索、领悟知识要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本土化;问题性;趣味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转变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为出发点,激发学生个人潜能,促使其在积极主动展开物理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为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奠定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理念的运用原则及具体实践方法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探究式
【摘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就是利用案例使学生能够针对一个案例探索不同的解决之法,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作为一个引导者,通过科学有效的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和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