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语文学习的习惯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既是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又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对于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朗读是语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种读的能力的培养中,是处于首要地位的。这不仅因为朗读是默读、速读等各种形式的读的基础,而且朗读还有用力于培养使用普通话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朗读还有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汉语的语言节律性比较强,书面语言的组合往往带有一定的音韵要求,尤其是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更能体现汉语独特的魅力。
  背诵能丰富人的知识储备,特别对于学习运用语文、丰富词汇更是十分必要的。教材中选入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语言运用上都是极有功夫的。让学生认识到,把其中的藉此篇章或优秀的片段背诵下来,无论对口头表达或是写作,都会大有帮助的。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青少年正是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的时期,让学生养成自觉背诵名篇,而不拘泥于语文课本中的些许,自觉积累、丰富储备,必定终身受用无尽。
  二、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不仅是初中生练笔的好形式,而且也是积累材料、储存知识的有效途径。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同时日记还可以为学习、思想和工作的总结提供充分材料。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说现实点,能够让“作文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指导学生写日记,千万不要给内容的限制条件。写日记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能力和对自己表达能力,因此事无巨细,只要有利于练笔就可以写。在写时要把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就会逐渐有所提高。
  写日记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把自己的真实思想告诉老师并没有什么坏处,这样只能增进老师对自己的了解和信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要求学生都能提高对写日记的认识,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将来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定会领会到无限的乐趣。
  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做读书笔记的好处是很多的。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广泛搜集、积累知识。零星的知识经过长期积累、整理,有的就可以成为系统的理论。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他把自己的笔记称为“万宝全书”,他创作的许多材料都来自其中。由此我们不難想到勤于做读书笔记还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勤于写读书笔记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既然要写读书笔记,阅读时必须动脑思考,考虑书中提出的问题,归纳书中的观点,整理自己的看法,找出需要记的内容,并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赏析、评议、质疑,甚至从中受到启发而创新。这些,不动脑筋是不能做到的。这样无疑会提高分析、判断和概括的能力,会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再次,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一般的读书,读一遍就过去了,有些问题不容思考,即或有时停下来想一想,但由于不用写下来,想过就完了,想得也不一定深刻。而写读书笔记,就时就不能只看一遍,要看它二遍、三遍,重要处可能要反复看上许多遍。这样必然会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并留下较深的印象,不容易忘记。
  写读书笔记通常有如下几种形式:
  (1)书中标注。这是一种不需要准备笔记本,直接在书中标记或评论的方法。它只限于在自己的书中使用。就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所讲的勾画圈点和旁批,用符号,用文字,甚至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进行,以示内容的区别。这种形式的读书笔记简单易行,方便省事,节省时间,可以边读边画。
  (2)摘录笔记。书中标注只能用于自己的书,如果是借来的书则只能采用摘录笔记。对书中的重要内容、基本观点、精辟论述、生动描绘、格言警句等则可以摘抄下来写成摘录笔记。摘录时一是要抓住重点,选择精华,不要泛泛地抄;二是要准确可靠,不要丢字错字,包括标点符号都要准确无误;三是抄写要清晰、工整,易于辨认。还要分门别类便于查找。
  (3)心得笔记。心得也就是读后感。心得笔记就是将读书时产生的体会、感受、启迪或疑问、不同的见解等记载下来。心得可以是一点一滴,也可以是针对某方面长篇大论。可以不拘泥于原文,要侧重于谈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这种笔记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但在写时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写得好,就可以成为很能 好的文章,甚至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对于初中学生,大多是从书中标注和摘录笔记做起的。有的学生觉得写读书笔记太麻烦,占用的时间也多,因此心里总是有些犯难。从现状来看,好些写读书笔记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做给老师看的,极少有人能主动自觉地读书并做读书笔记。要引导被时下的快餐文化毒害太深的初中生主动读经典做笔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语文的工具书有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等。它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不但可以帮助识字、解词,而且可以查找典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某些疑难问题,所以有人把工具书称之为“无声的老师”。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对于语文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不然的话,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或不清楚的问题,胡乱猜测,结果读了之后不留什么印象,甚至有时还会曲解书中的原意。这种不求甚解的毛病必须克服,必须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语文学习才能有所长进。
  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僻的人名、地名或典故,当借助于一般的工具书难以解决时,还可以求助于网络,可以利于“百度”或其他搜索引擎来查找相应的信息,求得相应的知识。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上的信息是良莠不齐的,一定要学会分辨和筛选,不能受到垃圾信息的误导。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语文学习是学习的基础。希望如上关于语文学习习惯的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周均”,古玺印,较为古雅.两字篆法形式上作并列三部分,印面均散,横向显得有些局促.今将中间“立”部上移,印面中下部留出些许空地,“均”字“匀”部也有所放松.如是一变,印
摘 要: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计算机的使用已经给课堂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已经把静止的内容变成了活动的形象,让学生们都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课堂学习达到了“快乐学习”的效果,实现了快乐学习和成功学习的和谐统一。所以,老师们应该充分利用现在先进的教学技术,使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手段不断改进,从而更新学生们的理念,更好的面向全部学生们,全面的提高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记忆能力;教学方法;记忆方法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那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良好的美术教育中来,培养他们的感受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美术课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原动力充分利用美术教学丰富多彩的内容,不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坚持启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学
目前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不管从大的方面训练学生在学习生物课堂中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从小的方面应对高考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基本理论为实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掌握它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实验的基本准则有:假设验证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衡控制原则、实验对照原则、真实客观原则。实验设计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 
摘 要: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过渡;环节;问题;体会  自学能力是学生自己主动独立进行学习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概括等多种能力。就中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不能脱离物理实验结果的验证。而多媒体的应用,为物理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原本受到时间,空间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呈现的事物,现在可以通过多媒体得到清晰,直观的展现,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就多媒体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作一些阐述,分析它的利于弊,为将来更好的利用科技造福于教育做一些努力!  关键词:物理学;物理实验;多媒体应用;课后总结  
初学书时宜『专』.先守住一家一帖,把所学字帖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写准、吃透,并溯其源、穷其理,分析书家这样处理的原因.同时查阅文献,了解书家生平、师承等,方能更好
摘 要:词汇是英语学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词汇教学效果不理想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词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不得当,导致学生感觉词汇学习很枯燥,使许多学生在词汇的苦海中苦苦挣扎。因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一些手法,借助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词汇学习枯燥。一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词汇教学效率将会得到大大提升。  关键词:
摘 要:根据问题教学法的相关优势,教师可以运用其在物理教学中,这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将从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问题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原则、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反思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物理教师  新课改之后,我国为了完善以往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