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培养策略谈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作为一们小学基础学科,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还是大纲的要求,都含有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挖掘,通过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达到”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于归宿的统一和学生独立探索与创新意识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适应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人才发展的根本需要。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行之有效?
  一、激发创造喜好,鼓励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以为假如没有学习的愿看,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校。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喜好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看。
  二、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了过往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非凡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多关注些,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学生从细微处心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学生心情愉快,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共鸣,增进了相互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喜好。
  二、凭借课文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统一的东西使大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的自由,其实是牺牲了个性、牺牲了创造、牺牲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牺牲了学习语文兴趣,有百害而无一利。语文教学其实需要着力鼓励求异。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词句,概括课文的段意和中心,对问题的回答等等,都不必强求一致,而要鼓励多种答案并存,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不断闪现创造的亮点。我在执教《称象》一文时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的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有助于在发展语言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小学生天生爱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根据自己有的知识经验,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师讲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对教师大胆提出疑问。对此,教师首先要热情鼓励他们的独到见解,并随机指导。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个学生认为,课文中用桃子等物与花生作对比好像不合适,它们同样有用,只是用处不同而已,桃子外表好看也有用,他觉得桃子等物比花生更可爱。学生观点独到,但与教师的思想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的独特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严重受阻。反之,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就会感受自己思维创新的成功,而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射。
  四、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少一些教条,多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即使学生回答出现偏差,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指正。如果加以斥责的话,他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种“安全”防护意识,今后很难再畅所欲言。语文课堂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还有以扬代抑的“黄金原则”的应用,是用褒扬赞美取代斥责批评,这是最具“人情味和凝聚力”的,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学生也就不会因为错误而尴尬,也不会因批评而失意,只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这样创新就有了动力支持。
  总之,教学中应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创造和谐的气氛,激发兴趣,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位学生将来进行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正】1概况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下游,县域面积4442.3km2,总人口9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5万人,是个历来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近些年,桃源县以粮食安全、农业
讲到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商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及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等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事实上
王晋元先生(1939—2001)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新中国第一代中国画知名。画家,河北乐亭人,原云南画院院长、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国家一级画师;徐悲鸿先生早年倡导的中国画艺
乍一听“批评”二字.挺严肃的.往往与政治和哲学有关。实际上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它的内涵是:遵照一定的道德尺度,评价事物。使事物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生活指数是指人与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氛围,增强学生的信心,帮助学困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伽利略开始,物理就与实验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物理教师很少去关注思考学生物理实验的创新。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是重复教材上规定的实验,这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全国高考的分析,以及对部分学校进行的调查,反映出:虽然经过实验学习和实验操作,但部分学生的实验能力还达不到大纲的要求,尤其是设计实验的能力相当欠缺。  新课标理念下强调实验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把教师
本文简要阐述了北方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新建桔园的栽培管理目的在于促进速生快长,迅速扩大树冠,为早结、高产打下基础。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2001年北京最好的季节金秋时节隆重推出,给舞蹈界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的确,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值得庆贺的是,这次会演调动了全国各地少数民
假面(包括面具和脸谱)在我国的传统表演艺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诸多仪式中常会出现利用假面进行装扮表演的行为:戏曲脸谱是中国戏曲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手段之一。属于